雪球结构在销售中有什么猫腻?
2021年春季后无论是指数、个股还是基金都出现了大幅的回调。在这样的环境下,拥有下跌保护的雪球结构让人感觉“更加安全”。随着市场波动率的升高,券商给出更高的报价,一些销售机构将营销话术修改成:当前券商急迫地需要雪球进行对冲,所以不赚钱把所有的点位都给到投资人。希望以此营造出投资人的“饥饿感”。
雪球类期权的本质是投资者向券商卖出带障碍价格的看跌期权。券商买入看跌期权并向投资者支付期权费——投资人获取的票息便是权利金的一部分(注意,并不是全部)。票息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券商的情况,一方面取决于资金的情况。对于大资金的投资人,议价能力更强,因此能够获得更高的报价。
比如某平台销售的2年期雪球结构,敲出103,敲入80,产品上的收益是22%。相同券商相同标准的雪球结构,在3月16日的报价则为38.58%。所以,零售端的投资人只能拿到属于你自己的价格,永远拿不到“最好的价格”。
对券商来说,22%的报价要比38.58%低16个百分点。如果这不是有利可图,那么请问:什么是有利可图?
雪球结构中,投资者作为期权的卖方,是要履行义务的——价格下跌后要买单。所以在报价清单中,波动大的标的价格就相对高。风险越大,对应的风险补偿就越大。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