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说文解字·叙》之十五
解读《说文解字·叙》之十五
原文:
《说文解字·叙》:“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
注:
文是导向性的信息,导向性的信息以物象为依托就变得实在而可以把握。《说文解字》:“字,乳也。从子在宀下,子亦声。”。刚出生婴儿是子之范式。交覆深屋是宀之范式。子、宀两范式叠加。犹言深广之屋所共同孕育之子是字之范式。
中文的字是史官所造。字最初的一个功能就在于承载历史。这里有一个理念,即字犹如是族群之子。没有文字的族群几乎等同于没有历史。没有文字的族群是难以进步的。要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对待字。子是我们肉体基因的延续,字是我们精神思想的拓展。没有子,肉体基因就到此为止。没有字,精神思想就闭塞落后任人宰割。
“文”孳乳而浸多而成为“字”。将“导向性的信息”规范并注音而使其“六义相生无穷”是字的来源。古人将文字著于竹帛谓之书。书就是将文字抄录下来以便于阅读传播。
我们现在所见出土最早的竹简大概是在战国时期的。从甲骨文中可以看见就已经有“册”这个字。说明甲骨文时期就已经有竹简写的书册了。从现存甲骨文来看,大部分是记载巫卜之辞。而那时的竹帛之书很可能都腐化了。那么可以推想,最早的文字可能就是写在竹木上的。因为竹木容易腐烂,所以我们看到最早的文字只能是在不易腐败的物品上的。而那些不易腐败的物品上的字,所记载的却不是正规的书册。但却是我们研究的凭籍。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