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不离肝!千古调肝第一方,上治头痛,中治胃炎,下治便秘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看到本文题目,你可能会想,为什么说百病不离肝呢?这么说是不是太过夸张了?
我告诉你,还真就不夸张。
中医讲,肝主疏泄。人的气机运转正常,离不开肝的疏泄之能。肝有了问题,疏泄失常,人体五脏六腑、上下内外的气机都会被遏制,人不生病才怪呢。
怎么证明这个论点呢?来,你先看这个配伍——
陈皮、柴胡各6克,川芎、枳壳、芍药各4.5克,炙甘草1.5克,香附4.5克。水煎服。这个配伍啊,最早出自《证治准绳》,名字叫做柴胡疏肝散。它的作用,在于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它是治疗肝郁气滞证。
方才我说了,肝郁气滞,会导致很多病。百病不离肝。那相应的,用这样疏肝解郁的配伍,就能治好多病。我们看看,不同的医师是怎么在不同疾病的身上,利用这个配伍的。我们从中可以真切感受到“百病不离肝”的含义。
我给你讲三个小医案。
第一个医案,关于头痛。
说有这么一个小患者,年33岁,女性,一年来反复发生头痛,两侧阵发性跳痛,每天发作3到4回,而且伴随失眠、乏力。西医诊断,说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血管性头痛。针对性用药之后,发现无效。
没办法,来看中医。中医一瞅,发现患者精神抑郁、沉闷不乐,最初发病是因为单位职务晋升的事儿,整天叹息不快,同时呢,舌暗红,舌下有瘀点,脉象弦细。于是遣方:柴胡、香附、枳壳各15克,白芍、川芎各20克,丹参、葛根各30克。总体来看,就是柴胡、香附、枳壳行肝气、白芍、川芎养肝血。丹参和葛根活血化瘀。
结果,药用12剂,诸证悉平。
怎么回事啊?很简单,肝郁引发头痛。你看她闷闷不乐,脉弦,善太息,这就是肝郁气滞吗?气滞血瘀,则发生头痛。咱们把肝气调畅了,气行血行,不就好了吗?
第二个医案,关于胃疼。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性患者,年43岁,胃部胀痛反复发作四年,经过检查发现是慢性浅表性胃炎。投西药无效。
中医见胃脘胀痛,食后加剧,情志抑郁,闷闷不乐,伴随全身乏力,恶心纳呆,嗳气。舌淡苔薄白,脉象弦细。
于是,遣方如下——
柴胡、陈皮、川芎、枳壳、香附、川楝子、延胡索各9克,鸡内金6克,谷芽、麦芽各30克。结果,药用5剂,症状大大缓解。为了进一步改善恶心欲呕症状,加入半夏,终获全功。
怎么回事啊?很显然,他抑郁不乐,伴随脉象弦细,这是明显的肝郁气滞之象。肝郁气滞,肝胃不和,所以胃疼、胃胀、嗳气。医师用柴胡、陈皮、川芎、枳壳、香附来疏肝解郁,再用鸡内金、谷芽、麦芽助消化,配延胡索、川楝子来止痛。这就是基本意图。
最后看一个便秘的。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性,当时年28岁,自述大便干燥。就诊的时候,已经有五天没排便了,腹部胀满。她以前就有便秘的毛病,虽然经过调治,但效果不理想。
刻诊,见双乳胀痛,头晕目眩、频频叹息、心烦口干,舌红苔黄,脉象弦细。医师遣方如下——
柴胡、陈皮、香附各10克,芍药15克,枳壳、牛膝各12克,川芎8克,桔梗6克,甘草3克。结果,药用3剂,大便通畅,诸证悉平。
怎么回事?她的情绪体验以及脉象,都告诉我们了,她肝郁气滞啊。肝经走乳房,所以她乳房胀痛。肝郁气滞,肠道之气不行,故而便秘。医师还是用疏肝解郁的办法,调畅气机,于是大便就通了啊。
所以你看,这三个小医案,虽然病症不同,但是都通过疏肝解郁的配伍来调治,这是不是说明,百病不离肝啊?
我写这个,有两点用意。
其一,我希望我的读者朋友,对柴胡疏肝散这个配伍,有个基本了解。以后啊,可以在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借鉴应用。其二,我希望大家一定要开开心心的。因为肝郁这事儿,真的可以引起很多麻烦啊。不开心、总生闷气,就是引发肝郁的重要因素。
好啦,就说这么多吧。欢迎关注“微门诊”,文君然每天和你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