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发展期
新中国电影一开始就与政治有着紧密联系,它在展现中国革命史的同时,也强化着并成为国家话语的意识形态。到“文革”时期,电影则完全称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新中国电影
一、革命正剧
1949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了第一部长故事片《桥》
十七年电影主要是革命的正剧,也称“革命的抒情正剧”。它的题材是表现人民革命斗争生活,通过影片的情节、人物和电影语言抒发革命情怀,以对观众产生认识、教育和审美作用。它还吸收民间叙事艺术,是以戏剧冲突为基础的戏剧式电影。
这一时期的代表影片有《中华儿女》、《战火中的青春》、《红旗谱》、《林则徐》、《聂耳》、《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等。
《青春之歌》(导演:崔嵬 陈怀凯)
《青春之歌》(英文版 作者杨沫)
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塑造革命知识分子形象和成长命运的优秀长篇小说
《林则徐》(导演:郑君里 岑范)
《聂耳》(导演:郑君里 主演:赵丹
二、第三代导演
这一时期,中国电影形成了“第三代”导演,主要有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凌子风、谢晋、王炎、郭维、李俊、于彦夫、鲁韧、王苹、林农等。
谢铁骊(代表作品:《早春二月》)
谢晋(代表作品《芙蓉镇》)
谢铁骊与谢晋被称为“南北二谢”。
谢铁骊代表作有《暴风骤雨》、《早春二月》,谢晋此时期代表作有《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等。此外成荫的《钢铁战士》、《南征北战》,水华的《白毛女》、《林家铺子》,崔嵬的《青春之歌》、《小兵张嘎》,凌子风的《中华儿女》都是这一时期的杰作。
王苹代表作品《柳堡的故事》;陈凯歌《黄土地》致敬之作)
王苹
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是王苹,她拍摄的《柳堡的故事》,显示了女性独到的眼光,被称为“新中国的一缕温柔”。此后她还执导了《永不消失的电波》、《江山多娇》、《霓虹灯下的哨兵》等。
2017翻拍《永不消失的电波》作品《密战》
三、难忘的1959年
1959年国庆之际,文化部举办“国产新片展览月”,展出了《老兵新传》、《林则徐》、《林家铺子》、《五朵金花》、《战火中的青春》、《冰上姐妹》、《红旗谱》、《青春之歌》、《聂耳》等17部影片,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并且走向世界。其中《五朵金花》先后输出到过46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电影在这一年出现了空前的盛况。
《林家铺子》(导演:水华)
此时期喜剧电影创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影片有《大李小李和老李》、《女理发师》、《哥俩好》、《锦上添花》等。
“文化大革命”电影
“文革”期间,电影为政治操控,完全失去了独立品格和审美价值。树立革命样板戏的政治要求、“斗争”哲学衍生的叙事模式、“三突出”理论指导的表现原则和影片整体呈现出的“矫饰美学”风格,是“文革”电影的突出特点。这一时期除了《创业》、《海霞》、《闪闪的红星》等几部较好的影片外,电影创作成绩寥寥。1966-1972年,占据整个电影荧幕的是八部“样板戏电影”。电影史上出现了“八亿人民八个戏”的畸形文化现象。
“三突出”原则,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中心人物。
八个“革命样板戏”:包括五部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两部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一部交响音乐《沙家浜》。
“文革”期间,在八个“革命样板戏”出台之前,国内一度只能看到“三战”片:《地道战》、《地雷战》和《南征北战》。
1974年后,才出现了几部较好的影片,如《创业》、《海霞》、《闪闪的红星》等。
《闪闪的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