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考验人性?你可想好了

人性泛指人类最初的原始本能和本性,这种本性往往与现代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公序良俗并不一致。比如贪利好色就是人类生存繁衍的本能,而生活在现代社会更需要的是与他人的分工协作,就像中国人讲的抑己而敬人谓之礼。如果硬要以诱惑的手段去激发这种本能,考验他人抑制这种本性的能力,那确实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最狗血的剧情是让漂亮闺蜜去色诱自己老公,以考验其忠诚和定力。但不知道这些糊涂老婆有没有想过,中国几千年就出了一个柳下惠,更可怕的是万一那一个柳下惠也不是什么圣人,只是性无能呢?那这个剧情的大结局就可能非常刺激了。

再有就是利益诱惑。丹麦著名医学家、诺贝尔得主芬森晚年想培养一个接班人,在众多候选者中,芬森选中了一个叫哈里的年轻医生。但芬森担心这个年轻人不能在十分枯燥的医学研究中坚守。芬森的助理乔治提出建议:让芬森的一个朋友假意出高薪聘请哈里,看他会不会动心。

然而,芬森却拒绝了乔治的建议。他说:“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俯瞰别人,也永远别去考验人性。哈里出身于贫民窟,怎么会不对金钱有所渴望。如果我们一定要设置难题考验他,一方面要给他一个轻松的高薪工作,另一方面希望他选择拒绝,这就要求他必须是一个圣人……”

最终,哈里成了芬森的弟子。若干年后,哈里成为丹麦著名医学家,当他听说了芬森当年拒绝考验自己人性的事,老泪纵横地说:“假如当年恩师用巨大的利益做诱饵,来评估我的人格,我肯定会掉进那个陷阱。因为当时我母亲患病在床需要医治,而我的弟妹们也等着我供他们上学,如果那样,我那还会有现在的成就……”

三国时期,曹操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后,缴获一堆信函,很多是自己的属下和袁绍私下的通信。大家建议曹操按着信抓人。曹操说:“当时袁绍强大的时候,我都怀疑自己能不能赢,何况那些下属。”于是一把火把信都烧了,既往不咎。

曹操和芬森无疑是拥有大智慧的人,但我们普通人也可以从这些事例中,找到分析这个问题的另一个角度。也许我们应该考虑的不是该不该考验或是怎么考验人性,而是要努力创造出适合人性抑恶扬善的环境和土壤,让人性循善而进,也许这才是这个问题的终极解决之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