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东大寺,京杭大运河畔最大的清真寺古建筑
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在济宁市区中陡然拐了一个90度的弯,就在京杭运河的拐弯处,坐落着一座古老的清真寺建筑,这就是有着五百多年历史的济宁东大寺。
从市区的人民公园往南穿过秀水城便是东大寺。东大寺的东门正对着老运河,西门正对着济宁历史文化名街竹竿巷。
东大寺位置图
济宁东大寺位置图
流经济宁市区的老运河
流经济宁市区的老运河
流经济宁市区的老运河
济宁东大寺也叫顺河东大寺,因为这座清真寺沿着古老的京杭大运河而建。据说在东大寺的西侧曾经还有一座规模相仿的著名寺院,所以一座被称为东大寺,另一座被称为西大寺。如今的西大寺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只剩下这座东大寺讲述着大运河的故事,讲述着济宁城几百年的沧桑往事。
东大寺桥
东大寺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
东大寺东门
东大寺简介
关于东大寺的始建于何时,东大寺中保留的几通古碑上留下了记载,不过记载的时间并不太一致。据民国时期的公建顺河东大寺碑记载,东大寺创建于明成化年间,清康熙年间当地穆斯林集资重建,重建的东大寺规模宏伟,有“南北回教寺院之冠”的美誉。清同治元年的古碑碑文记载,东大寺于清乾隆年间钦赐重修,始具今日规模。同治六年的古碑碑文记载,东大寺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成化年间迁址到现在的位置。
东大寺西门
东大寺西门
东大寺西门
尽管东大寺的始建年代记载不一,但基本肯定东大寺在明初就已经初具规模,经过清朝康熙和乾隆年间的重修后才逐渐形成为现在的规模。
元代开通京杭大运河后,济宁逐渐发展成为大运河上的一座重镇,据相关资料介绍,南通江淮、北达幽燕的济宁通则全河通,济宁不通则全河停,由此可知济宁对于京杭大运河的通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批回民就是那个时候经过大运河移居到济宁的,他们大部分居住于大运河的两岸,继承了穆斯林经商的传统,在此地经营皮毛加工等手工业生产。出于穆斯林宗教信仰的需求,运河之畔的清真寺便应运而生,西大寺和东大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东大寺
东大寺
东大寺
东大寺
东大寺
据说济宁的清真寺最多的时候有多达9座,这座东大寺是9座清真寺建筑中规模最大和建设最豪华的一座。明代的东大寺是什么样子我们已经无法看到原貌,但是从现在保留下来的清代重建的建筑来看,东大寺应该继承了它之前的规制和结构,并且规模有了进一步的扩大。这座坐西朝东的东大寺总占地面积将近一万平米,建筑面积四千余平米,木栅门、石坊、大门、邦克楼、南北讲堂、大殿、望月楼从东到西依次排列在东大寺的中轴线上。东大寺中的建筑大多以砖木结构为主,也有部分建筑是砖石结构或者砖木石结构。
雪后的东大寺
雪后的东大寺
雪后的东大寺
东大寺
大殿也叫礼拜殿,是东大寺规模最大的一座建筑,也是东大寺的主体建筑。据东大寺的资料介绍,大殿包括7间15檩,进深约42米,宽约28米,整个大殿的建筑面积将近1100平米。
不同于其他阿拉伯建筑风格的清真寺,济宁东大寺的建筑有着浓郁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比如石坊就是中国的传统建筑,在清真寺中很少出现。歇山顶、卷棚、黄绿色琉璃瓦、飞翘的翼角等造型让东大寺中的建筑和中国的宫殿建筑非常相似。所以,如果不是走进内部参观,单纯从东大寺的外部观察的话,你很难想象这片中国传统建筑造型的场所是一处清真寺。
雪后的东大寺西门
竹竿巷
竹竿巷
1992年6月,东大寺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东大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大寺的西门正对的就是山东省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竹竿巷,它承载着老济宁几代人的记忆,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寻找老济宁记忆的最佳景点。所以,游览完东大寺,不要忘了在竹竿巷中逛一逛,感受最地道最浓郁的济宁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