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迟开学,家长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自己才是
推迟开学,客厅变成教室,手机变成书本,屏幕变成课堂,你我虽目光相视,却又相隔千里。
这堂课你有没有在听,这道题你是否真的会做,打开的直播页面是否像昔日的上课铃一样唤回了你的思绪,变化的PPT背景是否如黑板粉笔般引起了你的注意。
你听到的记住了吗;你记住的学会了吗;你学懂的会用了吗;你会用的用对了吗?
这些都牵动着我们的心,还有比起这些更让我们忧思难寐的:屏幕那端的你,够专注够自律吗?
我们明白,再精彩的课堂也抵不过游戏的魔力;再精心的设计也吸引不了左右游走的眼神;再精巧的技术也捕捉不到那些天马行空的思绪。
这些不是你的错误。这些是少年人的天性,也是线上教育的缺陷。
有人说:“既是如此,家长该是此刻孩子最好的老师”,这样的话无奈也无力。
此时,单是叛逆关系和长久假期造成的矛盾就已经够让人焦头烂额,哪有精力当什么老师。
“去上你的课”,莫种意义上成为对家长的一种解脱;
“去上我的课”,多数情况下变成了你不得已为之的义务。
谈何特殊情况下的“家长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乖乖,不打起来就已是万幸。
所以现在,家长不是你的老师,也不该成为你的老师,你的老师只能是你自己。
至于为什么,希望这三个理由能让你信服。
首先,回答我,我们为什么要上网课?
因为迫不得已吗,不是,恰是主动出击。人类跬步前行的道路正是战胜灾难,反躬自省的道路。越是灾难的时刻,我们越能看到知识和人才的力量,谁挽狂澜于既倒,谁扶大厦之将倾,谁救苍生于累卵,谁解生民于倒悬?
这已经到来的一节节网课,并不是我们此时面对困难的无奈之举,恰是我们寄梦想于未来,添薪烛于火种的希望之行。你们上过的每一节网课,学会的每一点知识,做会的每一道习题,记住的每一首古诗,引发的每一次思考,获得的每一番收获,都将成为未来我们面对灾难的勇气和底气。知识就是力量,有些知识和力量是一致的,有些知识和力量是相通的,有些知识和力量是转化的。
那么,我们上网课为了什么?
我们是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上这一节节网课,怎么能不上,又怎能不好好上。此时的一节节课,比以往任何时候的课,都更能凝聚我们的报国心,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因为课堂之外笼罩着疫情,课堂之上竖立着责任。“剑阵横眉,刀丛冷对,烈烈英风正气扬”;处处丰碑,英雄回首,我辈学子责任当。
这个民族的前进靠的是一代代矢志报国的伟大灵魂,未来不会把机会垂青给一个没有同情心的人,时代更不会把责任交到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手里。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们帮不了这个国家,精致到与时代脱节的懒惰的利己主义者们会害了这个国家。
最后,我们上的网课是什么?
此刻,全民抗疫,我们能做什么?能上好这一节节网课,也必须上好这一节节网课。这就是我们的担当与抗疫,做好现在就是做好了未来,做好我们自己就是在减少很多人的麻烦。这些课,既是应当应分,力所能及;也是责任担当,竭尽全力。这场灾难是给所有人的考验,也包括求学路上的你,此时,你们自由也当自律;自主更当自律。
假如未来灾难卷土重来,谁会成为我们的力量和光明?
答案有且只有一个,就是你们。
你手中的笔将成为刺向夜空的剑,你眼前的屏幕也将成为点亮星火的灯。
你此时的自律是铸剑的铁,也是点灯的火种。
学校会开学,铃声会响起,教室里会重新坐满学生,网课时代会很快结束。
但在这场灾难中思考过、学习过、担当过的你,会长大并成为这个社会的柱石,这个民族的脊梁。
那些浸染过责任的知识会发芽,长成参天大树,为木为材,为国为民。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们需要这样的你,这个民族需要这样的你。
理想 情怀 温度
一个教育者的心路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