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教师备课的“操作性” ——再谈“如何让学生真在课堂最中央” (备课杂谈之三十六)

图片选自网络

聊一聊教师备课的“操作性”

——再谈“如何让学生站在课堂最中央”

(备课杂谈之三十六)

(2021167)

  6月6日曾贴出一篇文章——《如何让学生站在课堂最中央——备课杂谈之三十四》(原文链接),谈了我对“让学生站在课堂最中央”这一话题的认识,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思考:
第一,研究学生,知道如何让其站在课堂最中央;
第二,点燃学生,让其渴望站在课堂最中央;
第三,助力学生,实现知识与生活、生命的融合。
其实,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教师要具有“让学生站在课堂最中央”的理念。只要具有这样的理念,那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一定会注重“操作性”的设计,即必须有大段的时间,让学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相对集中的学习活动,学习活动的方式包括读、画、写、试、问、议、辩、练等。
我曾在文章《从一个精彩案例看教学设计的完整性(附视频)——备课杂谈之三十二》(原文链接)中举过范建建老师执教《赶海》一课的案例,从教学流程我们不难看出,范老师的设计就是紧紧抓住了“操作性”——设计了许多让学生“操作”的环节。
比如,一开始让学生“猜字”,并列举生活中的例子。
比如,学习动词的的时候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把有趣的事情画下来,在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动词有什么相同点,动词能不能换一换,接下来让学生读课文,思考好玩不好玩,好玩在哪里等等。

再比如,学习叹词的时候,先让学生比较两段文字并找出不同,再体会加上这些词的作用,接着让学生展示生活中的积累,进行专项训练等等。

大家看,范老师的设计是不是非常注重学生的“操作”?这样做,便是“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最中央”。

谈课堂的“操作性”也离不开教师的作用,因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没有教师的“穿针引线”,课堂就不能可顺利地进行。但是一定要切记,教师坚决不能霸占课堂,抢了学生的风头。教师的作用,不是进行知识的罗列,而是恰到好处的“穿针引线”,内容包括激趣、指令、说明、讲解、激励、点拨、小结等等。

总之,教师备课的“操作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方面,做到“穿针引线”即可,为学生的活动做铺垫;二是学生方面,让学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相对集中的学习活动,真正让他们“站在课堂最中央”。

2021年6月17日夜
===========================

更多教师备课精彩内容,

欢迎参与好老师学院系列课学习

——《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做好教学设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