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和家庭在教育上需要志同道合——读《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有感(4)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阅读书评,第四篇,继续中.....

第四篇

01 JANUARY 2019

“如果家长都能像你一样在孩子身上用心,我们做老师的就省心多了。”不管是在朋友圈上还是圈外,有几个当老师的朋友跟我说。

我想老师说这话,也许因为他们接触了有些家长是这样的认知:“我不是老师,我不懂怎么教育,教育孩子是你们学校和老师的责任,我把孩子交到老师手里,责任就是老师的。”如果老师们也这么认为: 孩子是你的孩子,你不关心他(她)的情况,不主动找老师沟通,你指望老师跟你定期汇报吗?那可是你自己的孩子呀!

那我们听听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怎么说的,他说:教育的完善,它的社会性的深化,不是意味着家庭的作用的减弱,而是意味着家庭的作用的加强。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他更是进一步深刻指出: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作出多大的努力,都不会收到满意的效果。学校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反映出来。

我对苏霍姆林斯基这一说法,很认同。学校和家庭就像同一战壕里的战友,是一起在承担教育的责任。孩子上小学的这六年以来,我深有体会。父母用心程度有多少,孩子在学校表现如何都实实在在地体现出来。孩子在家时如学习习惯好,确实在学校同样也就表现好了。

关于孩子的教育方面,我喜欢和老师之间有互动,比如在班级家长QQ群,每天会认真关注,老师一有什么信息发上来,我总是积极的回应。哪怕是每天发上来的作业,当看到时第一时间我都会热情回应“好的,收到”。孩子小学的六年当中,什么春游秋游运动会等,我会放下手中的工作,积极参与投入进去,当个热心家委。

如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呢?就比如做作业的习惯问题,在一年级的开始,他做作业的时,我坚决做到不看电视不刷手机,安静捧着一本书在他身边。我们还喜欢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比如他看到一本好的书看到有趣的地方,他会开心的和我说,而我读到精彩的地方,我会喊他一起过来看,从小给他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每个学期学校发新书的时候,他会打开语文书是从头看到尾,既入迷又那么津津有味,那是他真的喜欢读书。

有了学习力,专注力,自律性,以致后来哪怕有客人过来聊天,他都已不受影响,管自己埋头学习。现在我开的是图文广告店,每天放学的时候人来人往。人声嘈杂时,他也管自己安心做作业。我想如果当年最初的一两年的时候学习习惯没养好,那么今天我们再来谈专注力等都已经有点晚了。毛主席当年读书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去读书,每天故意让自己坐在闹市口看书。以培养自己看书的静心、恒心,锻炼自己的意志,使自己在学习时心绪不受外界干扰,在任何时间和场所都可以很好地学习。心中一旦有了定力,真的可以做到心无旁骛了。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和老师,对这个绝大多数的父母都认同了,因为我们是在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了,我们在陪伴孩子成长中需要在不断完善着自己。但是苏霍姆林斯基更是向我们指出了:家庭和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形成学生对于做父亲和做母亲的道德准备,培养道德的成熟性。没有这种准备,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不可设想的。对于当父亲和当母亲这一崇高使命的准备,是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公民素养的最重要的方面之一。要善于把儿童、少年、男女青年看做是未来的父亲和母亲。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永远也不要忘记我们的孩子,也要当父亲和母亲,这件事不应该是我们感到出乎意料。

但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一提法,确实是让我感觉既新鲜又出乎意料,也让人很兴奋。

如果我们秉承这样的教育理念,树立道德教育,积极的义务感,把教育成一项崇高的使命。孩子们在我们言传身教成为他们的榜样。在20年后,他们也会同样思考如何更好地教育他们的孩子,成为一个有能力有担当的优秀家长。而当他们为人父母时,真的不需要什么所谓的培训和上岗证了。因为在他们一路成长中,一直在朝着未来他们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成为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人在努力着。美国著名的爱德华家族八代人都具有优秀的品质,给了我们生动的说明。

读《苏霍姆林斯基选集》,当我掩卷时,我都会陷入思考,我需要细细领会反复品味这位著名教育家所传递出来的教育精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