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诗歌传统中学习艺术手法

陶大明

中国诗歌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创作方法上,既有《诗经》、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又有《楚辞》的浪漫主义传统;在表现手法上,既有汉魏诗人借古题写时事的经验,也有六朝诗人描写田园山水以及运用声律对偶等技巧的经验;在艺术风格上,既有唐诗的庄正,又有宋词的瑰丽,元曲的通俗……具体地看来,其中最值得当今学习的,有以下几点:

(一)巧用比兴,使诗词生动形象

比兴是中国诗歌传统最典型的表现手法,始于《诗经》,继承与发展于《楚辞》,后世逐渐扩大、成熟。如《孔雀东南飞》的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就运用了起兴的手法,由孔雀因顾恋配偶徘徊不前的情形引出诗中主人公仲卿和兰芝不忍分离的故事。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全诗用比兴,表达了对友人遇难无力救援的悲愤心情。正始诗人阮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多用比兴手法。唐代李白在比兴的运用上更是炉火纯青,他的诗歌运用新奇的比喻和拟人手法抒写情感,表达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杜甫诗歌在抒发忧国忧时的情感时多通过感物兴怀来表述,例如《登高》,由于兴的运用,使得全诗更显悲怆沉郁。苏轼《海棠》中“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将海棠比喻成一个睡美人,表达对海棠的喜爱之情……历代诗人,尽管诗风各异、手法各长,大都创造性地继承了前世的比兴手法。运用比兴,能增强作品的形象性,增添意趣、韵味,使之有含蓄委婉之美。

(二)借景托物,使诗词含蓄优美

中国诗歌传统在抒情技巧上的又一典型方法就是借景或者托物抒情。如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描写边塞景象,展现边疆将士的别离之情;杜牧《齐安郡中偶题》“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寓情于“绿荷”,写出芳时不再、美人迟暮之恨;王勃《山中》“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以景作结,余味无穷。情景交融,关键在融。王维的《山居秋暝》达到了客主一体、物我相融的境界。贺铸的《青玉案》词所写“月桥花院,琐窗朱户”“一川烟草,满城风絮”诸种景物,皆由情派生,为情之物化。

物是景的特例。托物是将欲言之志,寄托在某物之上。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作者借咏蝉以喻自身的高洁;王安石《孤桐》“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托孤桐抒怀,表达自己正直向上、坚强不屈的人生追求以及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的精神;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全词以梅自喻,借梅花的悲惨遭遇,寄托作者报国无门的不平心境。

情景交融的诗词含蓄优美,像浸透情感的图画。当今诗词写作,常见有平淡记事或者写景与抒情剥离、咏物抓不住特点的现象,所写尽管语言通顺、符合格律,但不形象不生动,索然无味。学习借景抒情、托物抒情手法,追求诗情与画意融合,可以使诗词含蓄优美,文采灿然,提升表现力。

(三)虚实结合,使诗词空灵有味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虚与实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运用比较多。一是以实写虚。例如景云《画松》:“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思量记得无?忆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将所画松树指实为“石桥南畔第三株”,表现画师传神技法。二是以虚写实。例如苏轼《涵虚亭》:“水轩花榭两争妍,秋月春风各自偏。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空无一物的“涵虚亭”被写成一个虚灵的空间,能“坐观万景”,视野无限。以实写景,用虚传情,是虚实结合的成功表现。例如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诗中将幽静的小庙幻作世外桃源,由桃花大胆想象出“渔郎来问津”,先实后虚,曲折地表达作者避进深山的孤寂之情。

虚实结合这种表现手法,可以丰富诗的容量,开拓诗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再创造的想象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还能产生渲染烘托的作用,创造空灵美,营造诗意,突出中心。

(原载2019年《中华诗词》第10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