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雅生活】下榻处,清风徐来
一天二十四小时,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几乎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会在床上度过,将其定义为最重要的家具,恐怕也不会引起过多争议。若在古代,这简直是不争的事实:毕竟那时候的“床”,兼有卧具和坐具两项功能。
人类社会最初肯定是没有“床”的,古人会坐在那里?
“席地而坐”暴露了答案:最早的坐具就是“席”,竹席草席不一而足。后来,我们的“地位”不断升高:从地面拔高到了床。比如李白《静夜思》中就有一句“床前明月光”,其中的“床”指的正是“交椅”的前身“胡床”,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马扎”。只是伴随着标准坐具的出现,卧具才正式与坐具“分道扬镳”,但偶尔的“藕断丝连”也不可避免。
古人的卧具,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床”大致有四种:榻,罗汉床,架子床,拔步床。
最名贵的当然是拔步床,据说明朝首辅严嵩最后被抄家时竟然在家中抄出六百多张拔步床......拔步床究竟有多值钱?在明朝,一张普通拔步床,可以买三个有手艺的丫鬟。六百多张是什么概念,很难想象。
相较于拔步床工艺的繁复,“榻”是卧具中最简单的一种,出现的也最早。东汉刘熙《释名》中就有对“榻”的定义:“长狭而卑曰榻,言其榻然近地也”,狭长低矮,这是“榻”最基本的特征。
“榻”在古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东汉时期,南昌俆孺学识渊博,淡泊名利,愿意助人却不愿为官。陈蕃在江西担任太守时十分敬重他的学问人品,经常拜访或邀请他促膝长谈。为表达敬意,陈蕃还专门为俆孺准备了一张“榻”。每当俆孺前来,陈蕃都会铺陈一新,以供其留宿;俆孺离开之后,陈蕃便将榻高高挂起,直至俆孺下次再来。——我们耳熟能详的“下榻”一词,正从此来。
唐代大诗人王勃在自己的《滕王阁序》中就有“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之句,以此来赞美聚会的主办者。
再简单的形制,也可以有豪华的高配,“榻”也不例外。《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描写贾府除夕夜宴场面的同时,对贾母的“榻”也进行了描写:
“透雕夔龙护屏矮足短榻,靠背、引枕、皮褥俱全”......
《遵生八笺》对这种“短榻”有更详尽的描述:
“矮榻......三面靠背,后背稍高如旁傍......甚便斜倚,又曰'弥勒榻’。”
显然,贾母的“短榻”,正是这种“弥勒榻”,会有靠背和围栏。不然老人家也说不出“恕我老了,骨头疼,放肆,容我歪着相陪吧”这样的话。贾母的“榻”,称得上是“榻”中珍品了。
贾母弥勒榻精雕细琢,铺陈华贵,胜在享受;读书人的短榻,造型简单,结构舒展,重在陪伴。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矮榻就成为文人隐士的必备家具。或将其安放在禅堂书房,或亭台楼阁,或竹林水边......三五知己相聚,吟诗作赋;亦或读书写诗,独坐参禅,静观山河万物,自得其乐。
对风流名士们而言,榻,早已超越了家具本身,成为他们清高风骨的象征了。
仔细想来,我们对家具的选择,哪一件不是自己内心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