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与唯物辩证法的相遇——体认语言学在中国的诞生和发展

体认语言学将“体认观”贯穿于语言分析的各个层面,力求运用“体认”认知方式统一解释语言现象的各个层面,可囊括语音、词汇、词法、句法、语篇、语义、修辞、翻译等各个维度,可谓既统一又简明。

体认语言学(Embodied-Cognitive Linguistics)这一概念,是中国学者王寅2014年在《后现代哲学视野下的体认语言学》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体认”二字来源于对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中“认知”(cognition)这一术语“名不符实”现象的诘问和思考。“认知”本与“心智”(mind)相关,涉及“大脑活动、思维能力”等心智运作。在认知语言学领域,“认知”所涵盖的范围则更宽,不仅包括“无意识性”的一系列认知活动,还主要强调了五官感知和互动体验性认知等内容。由于“认知”与“心智”的紧密关系,转换生成语法运用形式化的心智运作手段解释语言与心智关系,这种研究也当属于“广义认知”的范畴,这无疑给认知语言学在学科定位上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同时,“认知”二字也不能完全突出“体验互动认知”在认知语言学中的基础性地位。

为能更好地凸显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取向和研究内容,王寅提出使用具有汉语特色的“体认”这一术语替代西方的“认知”,并提议将西方“认知语言学”修补为具有本土特色的“体认语言学”。“体认”原义为“体察认识”,其含义不仅可以涵盖语言的“互动体验观”,也能够体现“语言是认知加工的结果”的观点。“体认语言学”的提出,不仅突出了“体验”和“认知”在该学科中的基础性地位,同时如贾娟和彭志斌所言,“凸显了语言研究中的'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也充分彰显了其与第二代认知科学的亲缘关系。

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

为突出语言学研究中的体验性和人本性,体认语言学提出“现实—认知—语言”的核心原则,即心智和语言都是来自对现实的“体”(互动体验)和“认”(认知加工)。王寅提出,体认原则强调“语言是在人们对现实世界进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基础上形成的”,凸显在“语言”与“现实”联系过程中人的“认知”的主导作用,倡导语言研究中的体认性人本精神。其中,“体”和“认”分别对应核心原则中的“现实”和“认知”,也分别体现了体认语言学所坚持的语言唯物观和后现代哲学的人本观。

在现实和语言之间增加“人”的认知,目的在于阻断现实世界与语言表达之间的直接联系。理想派语言哲学的语言同构论(isomorphism)认为,语言与世界同构,虽然各理想派哲学家(如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塔尔斯基以及维也纳学派学者等)的实践方案均有所差异,但仍如G. Lakoff 和M. Johnson所言,坚持了“客观主义哲学观”。弗雷格为解决词语与对象之间不能直接相联系的问题,提出“含义”(sense)概念,认为语符通过含义指向对象。基于弗雷格的语义三角(Semantic Triangle)体认语言学的“体认原则”将“含义”修改为“认知”,在现实对象与语言符号之间加入人的“认知”,彻底否定“语言是对外部对象的镜像反映”的客观主义哲学观,将具有主客互动二性的“认知”拉入语言哲学和语言学研究的中心,形成“现实—认知—语言”的核心体认公式。由此,王寅提出体认语言学是“对20世纪语言哲学研究的一个延续”,认为“语言学与哲学原本就具有唇齿相依、同生共长的关系”。

因此,体认语言学倡导的是“意义的体认观”,认为语言符号的意义只有在“体”和“认”二者的辩证互动关系中才能获得,是集客观性与主观性、外部性与内部性为一体的语言学理论。

体认语言学的哲学基础

体认语言学是对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思想和乔姆斯基形式语言学派的反叛,它彻底抛弃唯心论的束缚,强调“唯物论”在语言学中的核心地位。可以说,体认语言学是以体验哲学为基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具有本土化特色的语言学理论。

“体”指的是语言形成过程中身体与现实世界的互动体验,批判以客观主义哲学为基础的语言天赋说,体现了语言研究中的唯物论思想。它所倡导的互动体验观,不仅强调人对现实世界的体验,同样外界环境也对人的认知具有决定作用。这种现实与认知(即存在与思维)之间的互动关系正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体现。

基于互动体验观,王寅特别提出主客主多重互动模型(SOS),阐述人的认知与外界环境的互动关系。可以说,体认语言学倡导的是语言唯物辩证观,认为现实世界决定“人”的认知,同时人对现实世界的体验具有主观能动性,“体验”和“认知”的共同作用是语言形成的根本原因。人类对生活世界的体验是语言具有普遍性的基础。人类身体结构是实践体验活动的最直接参与者,实践主体和客体(现实世界)的大体相同是语言具有“普遍性”的基本前提。此外,基于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神经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体认语言学还提出了语言的体认起源论,论述了“身体决定心智”的认知过程,分析了人们如何在体验的基础上通过神经模拟逐步形成心智思维和认知方式的过程。

“认”强调的是语言主体对现实世界的实践体验内容在心智中的认知加工过程,特别体现为认知过程中人的主观识解作用。不同于激进派所提出的激进人本观或者悲观人本观,体认语言学将主观和客观有机结合,其对“人”的关注更加凸显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人本观的继承和发展。因此,体认语言学所持的是一种生态人本观,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强调的是一种体认性人本精神。在“现实—认知—语言”的体认原则中,人与现实并非对立的关系,语言是在人与环境的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良性关系中形成的,语言通过人的“认知”作用与“现实”发生联系。

如果说人类大致相同的“体”的实践过程是确保语言普遍性的基础,那么“认”就是让不同语言具有差异性的源泉。差异性源于“认”过程中的主观性,即体验方式的不同致使相似体验内容具有不同的语言表征方式。语言来源于对现实世界的体验,但绝非所体验世界的翻版,而是打上“人”之烙印的认知加工后的产物。

“体验”与“认知”作为语言建构过程中的两种主要认知方式,在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下可以相互转化和联系。认知以互动体验为基础,互动体验通过认知得到转化和升华;同时,认知的结果又可以反作用于人的体验过程,对实践产生影响。整个循环是一种螺旋上升的过程,体现了“存在与思维”的一种唯物辩证关系。

体认语言学的发展前景

当前,在高校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背景下,语言学学科如何做到研究和教学中的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做到知识与思想的辩证统一,是值得每一位语言学研究者深入思考的问题。体认语言学是秉承中西互鉴而又立足于本土特色的一次典范式理论性探索。体认语言学在中国的滥觞和发展,充分彰显了语言学研究者提炼国家精神、民族精神、社会文化等思想政治元素并将其融入专业研究的文化自信心,可谓是语言学研究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典范。

体认语言学致力于解释语言表达的体认机制,具有非常强的学科包容性及对语言现象的强大解释力。体认语言学就如王寅所言,“是跨学科的语言理论,它不仅是单纯的(英语)语言学,更关涉哲学、逻辑学、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生理学、认知科学、汉语语言学等学科”。体认性遍布于语言现象的各个层面,国内部分学者以体认语言学的基本思想为基础,结合语言实际,已经开始从体认观入手寻求对诸多复杂语言现象的统一解释,并尝试建立以体认语言学为母体的子学科,如体认音位学、体认词汇学、体认句法学等。如此,有望进一步拓宽学科领域,建立和完善体认语言学学科体系。此外,体认语言学所倡导的语言体认观与语言教学的实践性之间具有先天的联系,在“体验教学法”“体认教学法”等方面的探索研究将会大有作为。

体认语言学将“体认观”贯穿于语言分析的各个层面,力求运用“体认”认知方式统一解释语言现象的各个层面,可囊括语音、词汇、词法、句法、语篇、语义、修辞、翻译等各个维度,可谓既统一又简明。目前,体认语言学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期待更多基于体认原则的语言体认性研究在中国大地开花结果。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基于语料库的对话句法共振与语用推理关系研究”(17XJC74000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