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的草莓栽培更加精细化——不同做畦方式对草莓栽培的影响

不同做畦方式对草莓栽培的影响

为了明确不同做畦方式对草莓栽培及产量的影响,分别比较东西向机械做 畦、南北传统人工做畦及南北平畦3种模式对草莓生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东西向机械做畦和南北平畦模式均比南北传统人工做畦省工省时;开花期和采收期最早 的为东西向机械做畦方式;在定植株距相同的前提下,东西向机械做畦比南北传统人工 做畦单株产量高;采用东西向机械做畦方式,11 月 ~ 次年 3 月 10 cm土壤深度最高温 度和最低温度较适宜。因此在草莓种植生产中,建议使用东西向机械做畦方式。
为了提高草莓果实的品质和产量,现多采用起 垄栽培方式。起垄栽培有如下好处:①合理 密植能促进高产。草莓植株长在畦面上,垄沟可 以作为通风的走廊,发挥增产优势。②节水节肥, 增加土壤透气性。起垄栽培采用滴灌浇水方式, 大大节约水肥,同时可避免因浇水过多而引起沤根 。③便于田间操作管理。垄沟充当人行道的 功能。结果后草莓果实紧贴在畦两侧的侧壁上, 人在垄沟里行走,不至于踩果,便于疏花、疏果、 打叶和采摘等田间管理。④有利于有机物的转化 和积累。起垄栽培将土壤表面由平面型改为波浪 型,地表面积比平地增加约 20%~30%,使土壤 受光面积增大,吸热散热快;昼间土温可比平地 增高约 2~3℃,夜间散热快,土温低于平地。由 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
另外,随着农业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轻简化省工栽培越来越受到生产者关注。日光温室草莓栽培受到栽培空间小、对光照要求严格、机械化操作受限制等因素影响,生产中农机应用较少,为了突破草莓机械化作业瓶颈,使草莓栽培向省工省力化栽培发展,昌平地区从 2012 年不断对东西向机械做畦进行改进试验探索,2018年进行3种做畦方式的比较试验。
材料与方法

试验设计

试验于 2018 年 8 月底 ~2019 年 5 月初进行,温室长 50 m、宽 8 m。定植品种为红颜,采用地栽栽培模式。2018 年 8 月 20 日进行做畦,将温室平均分成 3 等份,设置东西向机械做畦、南北传统人工做畦以及南北平畦 3 种模式,行距均为 90 cm,随机排列。东西向机械做畦方式使用K802P 型号草莓起垄机做畦。

测定项目与方法

做畦时对 3 种模式进行用工用时及成本的记录。定植后,对每个小区定植的株数进行汇总统计,3 次重复。开花期,对不同处理的开花率(不定期对不同做畦方式进行开花株数统计)进行统计,记录。草莓生长过程中,采用紫藤连线多功能无线数据采集器 ZWSN-C-A 对不同处理 10 cm土层的土壤温度进行测定并记录。采收后,每个小区选取 20 株草莓进行产量测定。
结果与分析

不同做畦方式用工成本的分析

为了比较不同做畦方式的用工和成本,在做畦过程中分别进行记录统计,通过表 1 可以看出,东西向机械做畦及南北平畦做畦方式均比传统南北人工做畦方式节省人工及成本,传统南北人工做畦需要 4 个工人工作 6 h,成本为 600 元 / 栋;东西向机械做畦需要1个机手工作 1.5 h 及后续1个工人进行畦面的平整工作 3 h 即可完成,成本为 220 元 / 栋(一栋温室面积共 400 m2,为 50 m×8 m),比传统南北人工做畦节省成本63.3%;南北平畦需要 2 个工人工作 3.6 h 完成做畦工作,成本 90 元 / 栋,比传统南北人工做畦节省成本 85.0%。

不同做畦方式对定植株数的影响

在定植株距一致的情况下,按照不同做畦方式对定植株数进行汇总对比,东西向机械做畦每667 m2定 植 6210 株,南北人工做畦及南北平畦每667 m2定植株数均为 7245 株,东西向机械做畦每 667 m2定植株数比南北向做畦少定植 1035 株。

不同做畦方式对草莓开花及植株长势的影响

缓苗后,不定期对不同做畦方式的开花率和始收期进行统计,通过表 2 可以看出,10 月 26日,南北人工做畦的开花率最高,为 9%,东西向机械做畦及南北平畦开花率均小于 3%;11 月9 日,东西向机械做畦开花率达到 51%,在3种做畦方式中最高,其次为南北人工做畦方式,达42 %;11 月 19 日,东西向机械做畦方式开花率达到 80%,其他两种方式则在 50% 左右。

在盛花期(有 75% 植株开花的日期),对 3种做畦方式的植株进行长势的测定,通过表 3 可以看出,3 种做畦方式对植株长势的影响差距不大,叶片数均为 8 片,株高、叶长、叶宽之间相差也很小。

不同做畦方式对根系温度的影响

对插入不同做畦方式内的温度记录仪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重点分析土壤 10 cm 深度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以及平均温度。从最低温度来看,除了 2 月份南北人工做畦的最低温度高于南北平畦之外,从 2018 年 11 月 ~2019 年 3 月,最低温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东西向机械做畦 > 南北平畦 > 南北人工做畦。从最高温度来看,除了2月和 3月南北平畦最高温度大于南北人工做畦最高温度之外,最高温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南北人 工做畦 > 南北平畦 > 东西向机械做畦。从平均温度来看,平均温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东西向机械做畦 > 南北平畦 > 南北人工做畦。

不同做畦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每个处理选取 3 个小区进行产量的测定,通过汇总并折合每 667 m2产量得出表 4,单株产量和棚产量最高的为东西向机械化做畦方式,比南北人工做畦增加 8.8%;其次为传统南北人工做畦,棚产量最低的为南北平畦做畦方式,比传统南北人工做畦减少 1.5%。若根据定植株数折合成每667 m2产量的话,产量最高的为南北人工做畦, 每 667 m2产量为 2463.3 kg,其次为南北平畦, 比南北人工做畦减少 1.5%,东西向机械做畦产量比南北人工做畦产量降低 6.7%,主要原因为东西向机械做畦方式比南北人工做畦及南北平畦每667 m2定植株数少 1035 株。

结论与讨论
从用工成本角度比较,南北平畦做畦时使用 的人工最少,其次是东西向机械做畦,最后是南 北人工做畦。在操作管理中,南北平畦用工比东 西向畦面和南北向畦面多,因在植株生长过程中, 大量叶片相互遮挡,会增加打叶去叶的用工量;其次在采收过程中,需要在畦面中间位置采收操 作,用时较多。

从开花期和对植株长势的影响角度进行比较,虽然南北人工做畦草莓植株率先开花,但 是 在 11 月 19 日,东西向机械做畦方式开花率 能达到 80%,而其他两种方式只达到 50% 左 右。在盛花期调查植株长势,这3种做畦方式 对植株长势影响不大。影响草莓花芽分化的环境因子是温度和光照,不同品种对光温的反应 各不相同,但总体上,低温短日照处理能够促 进草莓的花芽分化 。草莓可在一定温度范围 内(5~24℃)完成花芽分化 ,由于南北人工 做畦和南北平畦处理日间温度高于东西向机械 做畦,日间高温可能会抵消部分夜间低温促进 花芽分化的作用,因此与其他两种做畦方式比 较,东西向机械做畦开花较早、开花率较高。从经济效益来说,东西向机械做畦有利于草莓 提早上市,促进种植户增收。

从对草莓根系温度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2018 年 11 月 ~2019 年 3 月,除了 2 月南北人工做畦的最低温度高于南北平畦之外,最低温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东西向机械做畦 > 南北平畦 > 南北人工做畦。东西向机械做畦方式最低温度范围是 4.56~11.75℃,南北人工做畦的最低温度范围是 -2.5~5.82℃,南北平畦的最低温度范围是 0.03~10.25℃。有相关研究表明,大豆和玉米采用不同的做畦方式,南北人工做畦栽培各土层温度高于东西向机械做畦,与本文最高温度结果一致,南北垄向两种作物叶面积系数各生育期都高于东西垄向 。由于南北垄向叶片遮挡面积大于东西垄向,所以阳光照射到东西畦的面积较大,这可能是东西向机械做畦平均温度高于南北人工做畦的原因。关于南北人工做畦最高温度高于东西向机械做畦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探明。除了 2 月 和 3 月南北平畦最高温度大于南北人工做畦之外,最高温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南北人工做畦 > 南北平畦 >东西向机械做畦,其中,3 月南北人工做畦和南北平畦的最高温度都突破 35℃,而草莓根系生长适宜温度为 15~20℃;因此,3 种做畦方式中,只有东西向机械做畦的土壤温度利于草莓根系生长。
从产量方面进行分析,单株产量和棚产量最高的是东西向机械做畦,比南北人工做畦增产8.8%,其次是南北人工做畦,产量最低的是南北平畦。若根据定植株数折合成 667 m2产量的话,产量最高的为南北人工做畦,为 2463.3 kg,其次为南北平畦,比南北人工做畦减少 1.5%,东西向机械做畦产量比南北人工做畦产量降低6.7%,主要原因为东西向机械做畦方式比南北人工做畦及南北平畦每 667 m2 定植株数少1035 株。

综上所述,与南北人工做畦和南北平畦相比较,虽然东西向机械做畦每 667 m2 产量略低于二者,但其用工成本、开花率以及根系温度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因此东西向机械做畦方式值得在草莓栽培过程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祝宁,宗静,李震,等(北京市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

本公众号欢迎分享,凡转载文章,除了为作者署名外,还请在文章最前或者最后注明:本文转载自:温室园艺农业工程技术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