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坛皇后”看《苏州书坛》

《姑苏晚报》2021年06月19日 B07版

  陈永生

  近代史上,目前可查证的专论评话、弹词的报刊,最早的期刊是《说书杂志》,于1930年在上海创刊;最早的报纸是《弹词画报》,于1941年在上海创刊。1948年中后期,上海又发行《书坛》《书坛周刊》等专论评话弹词的报纸。苏州筹备创办书坛相关的报纸略晚,第一种《书坛周讯》是周刊,于1948年10月13日创刊,仅仅出版4期就停刊了。第二种《苏州书坛》也是周刊,于1948年12月23日创刊。

  1.

  《苏州书坛》的创刊号,报头内容包括主编者(黄启之)、社址(苏州养育巷225号)、每期售价(金圆貮元整)、出版周期(每逢星期四出)等。创刊号上标明每期周四出版,实际并不固定。如第2期改在1949年元旦周六出版,第7期又在星期日出版,此后都改为星期一出版,但不能够保持每周都出刊,如1949年1月20日出版第5期后,到了1949年3月13日才出版第7期,其中相隔近两个月。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编辑与发行的随意性。该刊的停刊日期不详,笔者目前能够读到的分别是:1-5期、7期、9-11期。

  报头是了解刊物动态的重要窗口,这几期的报头内容变化多少传递出一些信息,比如社址后来从养育巷迁至观前街储备大楼,比如改聘了宫晴初担任社长,又比如在第9期增加了“本刊经苏州光裕社、上海评弹会赞助”说明。报纸售价也值得注意:1949年元旦售价2元,到3月13日改为200元,到4月11日改为1000元——不到四个月,上涨了500倍,这也是当时物价飞涨的写照。

  2.

  从《苏州书坛》刊登内容及栏目设置可以看出,这份周刊是以报道评话弹词艺人的演出行踪、演出活动的社会反响、演员逸闻趣事,各地书场及演出书目等为主要内容。

  各期头版头条:第1期为《书坛小鸟张丽君新收女弟子》,第3期为《各书场年终会书十四日开卷》,第4期为《年终会书响档云集》,第5期为《书迷好消息严雪亭应聘来苏》,第7期为《中央书场重整旗鼓即将复业》,第9期为《各书场年二档阵容大调动》,第10期为《四一愚人节各报大弄玄虚》,第11期为《张少泉陈燕君师徒大斗法》……各期刊登的文章、新闻,每版都有十余篇,每篇文字从数十字到数百字不等;该刊还设立专栏,如长篇连载、书迷信箱、各地书讯、人物专访、评论,读者提问等。全刊行文口语化明显,未见关于评话、弹词历史和艺术的研究文章。

  值得一提的是,《苏州书坛》还举办了“书坛皇后”大赛,相关事项占了刊物相当篇幅。

  3.

  1949年元旦出刊的《苏州书坛》(第2期),在头版显著位置发布了“书坛皇后”的举办启示:本刊郑重举办:“公选书坛皇后,请书迷投票!”从第3期起,《苏州书坛》分期刊登被选举者名单及得票数,以此吸引书迷的关注。第11期(1949年4月11日出版)还公告:凡4月15日前寄出的选票有效;将在12期公布选举结果;第一、二、三名,分别为皇后、亚后、公主等;并有计划举行加冕典礼,13期还将出版“书坛皇后专辑”。

  在笔者所能看到的《苏州书坛》最后一期(11期)上,看到该刊公布收到选票4145张,被选举者54人,其中前5名分别为:朱雪琴496票、杜剑华387票、张丽君363票、范雪君292票、钱云仙264票。这是最后结果吗?笔者查询苏、沪、宁等地图书馆、档案馆和一些数据库,均未发现,是11期后未再出刊?还是未能检索到?尚待考证。唐力行主编的《中国苏州评弹社会史集成》附录中,关于《苏州书坛》选举书坛皇后事项,最后引用了该刊1949年11期的数据——但这些显然不是选举的正式结果。

  笔者后来发现,苏州《民报》于1949年4月18日刊登了《苏州书坛盛举,朱雪琴当选书后》一文,其中提及:《苏州书坛》编辑部聘请光裕社负责人以及律师等,于4月15日在办公处召开“选票整理座谈会”。确认选票4522张,其中朱雪琴775票为皇后,杜剑华396票为亚后,张丽君368票为公主。座谈会决定不再举行加冕典礼,改为授证仪式(日期、地点另定)。不难看出,选举书坛皇后的规则执行很不严谨,若观当时的时局,当时距离苏州解放已近,一张小报,匆匆停刊,也在情理之中。

  4.

  《苏州书坛》的广告,约占版面20%左右。平时刊登的广告中有:面粉厂、药房、浴业、钟表、纺织、百货、医疗、酒业、饭店、无线电商、空中书场等等。广告中亦有怪者,如一则广告:“哲学家马晋轶根据哲理解释休咎”,这是算命先生自命哲学家占卜吉凶。该刊广告虽然五花八门,但没有低俗的文章图片。

  该报为扩大发行,设立了上海、无锡等办事处;开办有常熟、松江、东山、甪直、荡口、泗泾、常州等分销处。《苏州书坛》还在第9期公告,聘请董事,钱景章、范寄舟、王燕语、赵秉章、严雪亭、姚荫梅、杨斌奎、张鸿声、潘伯英、蒋月泉、韩士良受聘。他们中有上海评话弹词研究会会长和吴县评话弹词研究会理事长,以及书坛响档、社会名流。这些都表明,《苏州书坛》已得到苏州、上海两地评话弹词行会的支持,在业内亦有相当的地位和影响。

  苏州作为评话弹词的发祥地,从上世纪初起,书坛的活力渐渐落后于上海,到二三十年代,上海书坛的繁荣明显超过苏州。演员也看出来,只有在上海书坛演出走红,才能成为真正的响档,于是纷纷云集于沪,力争出档。当时,上海书坛的行会组织、出版界、演员、广告商、电台、书场经营者等都认识到,书坛扩展演出场所、包装演员,也需要大力报道演出相关,创办书坛专门报刊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商机,所以早在1930年就创办了《说书杂志》,此后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上海地区先后发行了8种书坛报刊,其中《上海书坛》《书坛专刊》在新中国成立后,还持续发行二、三年。

  苏州评话弹词界在这种形势的推动下,也分别于1948年10月、12月出版《书坛周讯》《苏州书坛》,可惜的是,前者发刊不到四周,后者亦仅仅四个月。

(0)

相关推荐

  • 曲艺种类介绍(5)——鼓曲(弹词类)

    说与唱结合.叙事性与抒情性结合是鼓曲类曲种的共同特点.它的说带有音乐性,唱带有口语性,说中有唱,唱中有说,自然而贴切.器乐的伴奏在其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于鼓曲类包含的曲种多而且复杂,所以又分为八种 ...

  • 盛小雲《姑蘇水巷》

    评弹又称苏州评弹.说书或南词,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是一门古老.优美的传统说唱艺术. 评话通常一人登台开讲,内容多为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弹词一般两人说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 ...

  • 新市古镇“书码头”的艺人逸事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新市古镇"书码头"的艺人逸事                           作者:张明儿 百年沧桑的新市&quo ...

  • 以复古为解放:金石学视野下,看清代书坛的“碑学”兴起

    梁启超 清代做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社会朝代,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全面梳理总结和集大成的时期.梁启超在他的<清代学术概论>中曾系统的总结了清代二百多年的学术发展思潮,"以复古为解放 ...

  • 光绪快要咽气的时候都不让隆裕皇后看他,难道隆裕丑的如此地步?

    光绪快要咽气的时候都不让隆裕皇后看他,难道隆裕丑的如此地步? 文 | 韦爵爷 在清朝末期的时候,慈禧直接垂帘听政,当时的光绪皇帝就像一个木偶一样,任由慈禧摆布.可以说慈禧的政治手腕是非常的强悍,是一个 ...

  • 为什么说10个人看苏州博物馆,却有9人读不懂贝聿铭先生?

    说起普利兹克奖,就不得不令人想起去年逝世的贝聿铭先生,他留下了很多令人惊艳的作品,在国内最闻名的要数苏州博物馆新馆,这个被誉为"半部江南园林史"的博物馆,到底有什么特殊的魅力,今天 ...

  • 连续四个涨停板的深大通盘口拆解,看苏州帮游资的恶劣吃相(图解)

    近来有一些庄游性质的资金,模仿当年锒铛入狱的山东帮,其中以苏州帮为甚,人神共愤,义愤填膺. 这批资金,结合市场喜好,寻找超跌小盘股.结合题材炒作规律,打造换手龙. 以今天(8.22)深大通为例,深大通 ...

  • 85岁的他用30万张照片带你看苏州

    卢承德70岁时,老年生活多了一项重要活动--拍照.他背着相机,穿梭于大街小巷,记录苏州的市井生活,一拍就是15年.在他的镜头下,古城苏州散发着别样的魅力. 2021年,他迷上了手机摄影,小米11是他拍 ...

  • 穿街走巷看苏州——七里山塘,千年历史

    穿街走巷看苏州--七里山塘,千年历史! (本文所有图片均为会长现场拍摄) 苏州本地老师告诉我们,山塘街和苏州城的运势是息息相关的,它的发端.兴起.鼎盛到落寞伴随与见证了苏州城发展的千年历史,所以这里是 ...

  • (原创)第三只眼睛看苏州下篇

    上篇讲到一九九二年江苏老领导江渭清模仿邓公南巡也在江苏搞了南巡,视察苏州吴县时强调苏州未来要向南面发展,于是吴县市也就是后来的吴中区在苏州城南树起了模仿巴黎埃菲尔铁塔的高塔,先是沿着人民南路一路向南建 ...

  • (原创)第三只眼睛看苏州城市建设四十年

    很多来过苏州的外地网友问老城,苏州的市中心在哪里?首选答案是观前街,中心点是玄妙观和小公园,四十年前小公园四家电影院一起散场的时候人流如潮水般漫延,这次蓝领导搞的姑苏八点半在周末和星期天晚上再现了小公 ...

  • 从《申报》看苏州的私钱与禁私(1872—1877)

    清代实行银钱平行本位, 大数用银, 小数用钱.制钱是民间主要的流通货币, 银两只不过是国家财政和大宗贸易的计算出纳单位以及富裕人家的储藏手段.在清朝统治者入关前, 就曾铸有"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