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存在主义者萨特去世 人类智慧的一盏明灯熄灭了
法国哲学家萨特
1980年4月15日,奔波一生的存在主义一代宗师萨特在巴黎停止了呼吸。萨特的死不仅在法国而且在世界上都引起了极大的震动。4月19日出殡时,巴黎约有5万人自动护送萨特的遗体到达墓地。灵车到达时,墓地已是人山人海,如此壮观的送葬场面,在法国是作家雨果逝世以来绝无仅有的。法国总统德斯坦与总理巴尔都对萨特的去世表示沉痛哀悼,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德斯坦说,“萨特的逝世使我感到人类智慧的一盏明灯熄灭了”,并称他是“当今时代最伟大的哲学家”。
让·保尔·萨特,1905年生于法国巴黎,从小智力超常,被视为神童。1929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933年和1934年,他先后在德国随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学习现象学与存在主义哲学,这对他以后的哲学思想发生了很大影响。回国后,萨特发表了哲学著作《想象》、长篇小说《恶心》和中篇小说《墙》等作品,初步表达了他的存在主义思想。1943年,萨特发表了《存在与虚无》。这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奠基之作。萨特指出,人是荒谬的,人生是虚无的,强调“存在先于本质”,人生的课题就是“选择”,而这种选择是“绝对自由”的。
存在主义哲学既反映了西方许多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资本主义世界处于严重危机和战争危险的年代感到悲观没落,但又不甘灭亡而企图挣扎的心情;也反映了他们在饱受法西斯蹂躏的欧洲可望获得自由解放的时刻,向往“绝对自由”,渴求“自我发展”。萨特的以人为出发点的哲学使战后一代找到了他们急于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寻求个人出路的理论归宿。因此存在主义哲学在战后西方世界的知识阶层中风靡一时。
作为文学作家,萨特发表了大量的小说和剧本。他的前期作品不少反映了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如《苍蝇》、《密室》、《缓期执行》、《心如死灰》等。后期作品偏重于结合现实生活,表达他对社会政治的见解。萨特那深刻的思想,敏锐的洞察力,犀利的笔锋,感人的艺术性,使他的作品成为当代文坛的优秀作品。1964年,瑞典皇家学院决定授予萨特诺贝尔文学奖。但是萨特立即宣布拒绝接受,他说,“我的拒绝并不是什么仓促的突然行动,我一向拒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
萨特并不是那种幽居于象牙之塔的文人学者,而是密切关注国内与国际政治生活的社会活动家。萨特曾参加过法国共产党,后因苏共二十大及匈牙利事件而退党。50年代,他谴责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声援阿尔及利亚人民反对法国殖民主义的斗争。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法国政治经济危机严重,社会矛盾尖锐,学生运动如火如荼,特别著名的是1968年5月发生的“五月风暴”。萨特积极支持这场运动,并担任《人民事业报》和《解放》两报的主笔,为学生运动摇旗呐喊,他成为这次运动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直到他晚年双目近乎失明,行动非常不便,仍经常关心法国的学生运动。
萨特对中国人民始终抱有热烈诚挚的友情。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后,他以巨大的喜悦和殷切的希望表示赞赏。1955年9月,他访问了中国。他在离开中国之前,曾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对新中国的观感》一文,表达了他对中国之行的感受。他恳切地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化是一个生死存亡的问题。……中国必须或者灭亡,或者走向社会主义……变成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
萨特是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与作家,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人民敬佩和怀念的一位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