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去远方》:年轻人,还要继续闪躲吗?
曾有一句网络流行用语相信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身体和心灵总要一个在路上,要么旅行,要么读书。”初看电影《我要去远方》便想起了这句话。
作为国内首部聚焦地震人题材的电影,《我要去远方》讲述龙潭地震监测台台长安杰年事已高,一直期待有年轻人来接班。来自大城市的大四学生杨凯被分配到了这里实习,未到龙潭地震监测台时,一直幻想这里的山水秀丽,初到这里,何曾想如此寂寥且荒凉……杨凯只想实习赶紧结束,回到城里与女友相聚,继续都市中五光十色的生活。
事实上,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都会有杨凯的这个阶段,学业、工作、爱情,所有的矛盾交织在这个年纪,千头万绪拎不清。有一部分人这个时候或主动或被迫放弃了爱情,但杨凯没有,他从好哥们口中得知自己女朋友已另结新欢,顿时心急如焚。回到北京,这个坚定的信念在杨凯心中愈发强烈。
电影故事中最主要的矛盾冲突在于同在龙潭地震监测台工作的海归女孩廖星,她与杨凯互相瞧不顺眼,打心眼里看不起杨凯的娇气。其实杨凯身上的这种娇气在时候普遍存在,男孩子的担当他们在这个年轻并没有学会,或者说男孩子比女孩子更晚熟。
杨凯与廖星之间的关系因工作的缘故变得越来越微妙,杨凯肤浅的认为廖星是村姑,却未曾想她其实是海归。廖星选择来到龙潭做地震勘测员,其实是志向所在,她懂得不动声色的慢慢攒自己的力量。杨凯在与廖星一起做地震勘测时,从工作中感受到这个女孩的真诚与善良,同时也感受到这个女孩因为工作上的专业精神而彰显出来的魅力。
在实习的过程中,在与廖星相处的摩擦中,杨凯渐渐的成长起来,有时候当人安静下来,其实也是成长得最快的时候。剧情也在这个时候得到了反转,杨凯坚定了做地震勘测员的决心,也坚定了留在龙潭的决心。
当下的年轻人,鲜有人将工作定义为一种修行,大部分将其认为是一种生存的工具。未料到自己如何从工作的过程中学会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完善自己。正处在毕业季的杨凯即是如此,更何况他要面临的工作又是地震勘测这般艰苦卓绝的事业。从小在家长的保护中长大的90后、00后们,哪里知道将生活变成自己想要的模样是需要付出努力的。
担当,两个字,正是电影《我要去远方》的内核所在。初初毕业的我们,刚刚步入社会的我们,一直在躲,一直在逃,一直不知道自己是谁,一直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当机会摆在眼前时,未必会懂得珍惜,正是这些一次次的迷茫,一次次的放弃,让我们逐步从同龄人当中掉队。
黑格尔曾说,心无旁骛,专心于事业的追求,就会忘掉很多烦恼。当杨凯逐步找到了自己在工作中快乐,他也与整个地震勘测台产生了无法割舍的感情。在工作中找到努力付出的快乐,并且开始懂得享受这种付出,默默耕耘的人其实是最有智慧的人。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任何一份平凡的工作都不容易,更何况是艰辛枯燥的地震勘测工作。电影《我要去远方》不仅致敬了攻坚克难的地震人,也给每一位走出象牙塔走向工作岗位的年轻人上了一课。
句单单现已入驻
今日头条 | 大鱼号 | 搜狐号 | 豆瓣 | 时光网 | 知乎 | 一点资讯 | 兴趣部落 | 网易云阅读 | 新浪看点 | 北京时间 | 趣头条
微博@句单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