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笔记(6月18日)五庄子的来历

1.

五庄子

六坝镇五庄村是由五个自然村合并成的村子,就叫了五庄子。这个好理解。分别是双达、姚庄、喇嘛庄子、树富庄子、洋湖滩五个自然村。但具体到五个庄子的名字,却有些传说和意思。询问村上的老人,有些能说清,有些说也不清楚。

喇嘛庄子据说是曾经有喇嘛住在这个村子的玉皇庙里曾经住过从青海来的喇嘛,后来一个喇嘛因病死在了这里并葬在这里,村民给喇嘛修了亭子,慢慢地就叫了喇嘛庄子。

姚庄据说是这一带还是东乐县管辖时,有一户姚姓人家最早从东乐迁到这里定居,并打了庄子,此后便就叫了姚庄。

洋湖滩,据说很久以前这里水很多,是一片旺洋湖滩,水草丰茂,就叫了洋湖滩。杨满堂征西时,放火把草烧了,后来慢慢地没有了水,成了荒滩。这只是传说,估计是随着气候的变化,降水减少,湿地变成了荒滩。

双达。没有什么准确的说法,有人说是有两个大庄子叫了双达,但为什么不是大,而是达。有人说这个地方最早叫黄达咀子,简称黄达,慢慢地叫成了双达。我怀疑这是一个少数民族的音译。

树富庄子。不知什么来历。从字面意思理解,可能有些现代,想到“要想富快栽树”,这里缺水、干旱,栽树意义重大,是不是有这个意思。可能也没有这么简单。

五个庄子的来历,还请知道情况的民间达人们提供资料,补充纠正完善。

2.

一个知青的记忆

在五庄子插过队的知青Z先生对这里情有独钟,每年都会来这里一次, 去看当年插队住过的房子,平过的地,打过篮球的球场,圈过羊的老庄子,放过羊的滩,存放过小提琴的小场房。如今,他们当年打篮球的球场已变成了荒地,住过的房子还在,但已破败不堪,门窗都没有了,房顶也已塌。门面有两截断了的石磙子,Z先生想放在车上拿走做个纪念,我说那是个新的,估计是八十年代的东西,你去也没有地方放,放在家里也不合适。Z先生放弃了拿走的想法,感觉有点遗憾。那个存放小提琴有小场房还在,Z先生说估计是后来又修的。那个圈了羊和老庄子里面长满了荒草,里面放着许多废弃的旧彩钢板、破旧的门窗、破拖拉机、孩子的玩具车、废旧木料。

Z先生还是一个收藏家,从字画到奇石到民间的老物件都收藏。

Z先生说,这些旧房子、老庄子说不定那一天就不见了。

Z先生说起当年的知青生活,觉得还是有收获,并说了一句老话:人的一生三两上要站,一斤上也要站。走到那一步说那一步的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他们最早是在南丰何庄,由于气候太冷,搬迁到了五庄子。有一次他去县城办事,错过了班车,从县城跑到了王庄子,30公里的跑,一口气跑了回来。 如果是现在不要说跑想不不敢想。

Z先生说当年在民乐插队的多数是省交通系统的知青。在头墩农场插队的多是天津知青。在酒泉插队的多数是铁路系统的知青。

Z先生站在当年的涝池边上,有些深沉和伤感。当年那个涝池已没有了水,但涝池的痕迹还在,长满了荒草。Z先生说,当年他们年龄小,大多都是16左右小青年,不大懂农村的习惯,并不知道涝池里的水是人要饮用的,曾经在涝池里打过澡,村书记在大会上批评说在涝池里打澡就好比在锅头上尿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