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亮 | 民国学人马学灏的家国情怀
往期回顾
· 人生六十一辈子,辛勤工作四十载,二十六年似春秋,来年退休度晚年
史载,北宋至和元年(1054),司马温公(司马光)任职并州通判时,督办西河防务水务,其官邸濒临虢义河畔,这里水波不兴,芳草萋萋,远山如黛,逶迤苍茫。为保平安,在其周边南中北三边屯兵设防,概值辛日,故曰“辛安”,千秋古镇“司马”由此而得名,驻地周边村庄即为如今的南辛安、中辛安和北辛安。中辛安村内有马家,耕读传家,书香不断,周边闻名。从清乾隆年间,马家始祖马应德迁于中辛安以来已历十代。三百年来,马氏家族矢志不渝地秉承祖辈的训诲教导,以儒家传承、以经商立足、以仁道处事,家族得以兴旺发达。
马学灏(1873-1944)又名马炳文,字士魁,自幼好学不倦,博览群书,精通四书五经,成为晚清拔贡。废除科举后,于1902年考取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第一批大学生。山西大学堂是中国近代史高等教育的开端,是以中西教育相结合的国立最早的新型大学之一。马学灏与汾州冀贡泉为同窗学友,与大孝堡举人李元晋是至交,三人在学界齐名,相交甚笃,常相聚虢义河畔,谈国命多舛 ,举业之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为虢义河平添了许多风骚。
冀贡泉夫妇同子女合影
(右一为冀朝铸,中为冀朝理,左一为冀青)
马学灏思想解放,为人做事不拘旧俗,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他看清了在顽固、守旧、闭关下的清王朝的腐败和虚弱,高扬反专制旗帜,从事以个性解放抗争为特色的思想启蒙活动。要求思想自由、人格平等的见解,在晚清民国之际不乏其人,但马学灏是最勇敢最坚强的杰出代表,是孝义首批第一个剪辫子的人,两个女儿三个侄女均不缠足,这在等级森严的专制帝制下,具有振聋发聩之效,表现了对君权、男权的叛逆精神,反映了人性的自由光芒,使其成为汾州府和孝义县进步思想界的最强音和时代号角。
千百年来,我国许多学人奉行“学而优则仕”的信条,把“致君尧舜上,成为帝王师”作为最高理想,不满足于仅仅在学业上取得成就,还想在官场上有一番作为。然而,我国历史上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民国学人无官瘾,表现出难得的淡泊境界。马学灏也是一个把官职看的特别淡的学者,作为一个名满三晋的学者,他有很多机会进入政界登堂入室谋个一官半职,但他不但不跑官要官,即使对找上门来的做官机会,他都视而不见,主动放弃,刻意与官场保持距离,以便保持知识分子的自由独立。“官是一定不做的,办事是一定不可不做的”成为马学灏的人生价值信条。
新教育的曙光
美学大师张载在谈到知识分子的使命时曾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马学灏及其家族最光彩最为后人称道的事情是一生致力于兴学办学,为孝义兴办新式教育。
第一任校长冯济川,山西孝义人。
随着“庚子之乱”,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清政府危在旦夕,马学灏积极参加维新运动,力求挽救垂危的民族。他把中国衰弱的根本原因归结为教育不良,文化落后,认为救亡之道须从教育入手,“中国维新,振兴学校;宗旨救人,爱国为要”。本着“教育救国”的初衷,马学灏随冯济川在孝义和兑九峪独立自主开办学堂,由冯举人为督办,马学灏为总教习。他目睹很多民众思想愚昧、麻木不仁的状况,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设立新学堂、教育有用之学”的办学思想,确立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方针,由冯举人专教中国学问,马学灏主持近代学问。一方面按私塾的老规矩先教老书,即《三字经》、《论语》、《老子》、《孟子》、《中庸》、《古文观止》、《增广贤文》等;另一方面开办新课程,建立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仪器室等。当时学生们没有一个学过数理化,特别是物理实验和化学实验,学生们兴趣最浓,感到格外新奇。随着新教育的熏陶,学生们的封建思想有所淡化,而且对推动工矿企业发展起到重要影响,侯佑诚先生就师出其门。至今当地老百姓对冯举人,马学灏开办的新学堂念念不忘,在周边引起不小的震动和响应,成为推动孝义教育革命的曙光。
虢义河的记忆
河流滋养着人类,人类的文明史都诞生于河流的两岸。公元前658年,晋献公假途灭虢,回军灭虞,晋国大胜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虞虢两国贵族强行北迁。一行人跋山涉水,一路风尘,走出灵石山口,现出一片开阔地带,此地三面环山,东向平阔,一条河在境内奔流。于是,一个种群的生活繁衍在此定格,虞虢两国的贵胄就此流放安居,他们用虢义河之滔滔流水灌田浇园,使这里五谷丰稔、人文蔚起。
然而,虢义河既有桃花落英的一河春梦,也有喧嚣暴涨的雄风烈气,更有声光雷电的洪水泛滥。东部平川地区的生计全靠农业,农业全靠水利。孝义战国时为魏地,魏文侯时西门豹凿十二渠,引漳河水灌邺田,魏国因而富庶,给马学灏深刻的启迪。他决心效法西门豹,以毕生之功治理虢义河水患,变水患为水利。
水需要引导,这是河流治理的不二法门。此种引导,是人和地势及水的协商和谐。马学灏四处奔波,与其弟马学潜(1888-1971)利用自身特有的身份和地位引导虢义河民众开沟凿河,集资兴建上渠、下渠、退水渠,水流进了田畴,流进千家万户,东部平川大河小沟的地表田面,春秋夏日,水气蒙蒙,花繁果盛,麦田泛金,牲畜饮水河畔,闻香吃草,滋润出一方祥和景色,司马遂成千顷沃野。
如同人类,河流有丰腴多姿、生动奔腾的青壮岁月,也有形容枯槁、气息奄缓的夕阳暮色。河流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马学灏兄弟是否为水命不得而知,但其家族一生诸多善业与水有缘,与虢义河有关,鼎盛时期,马家“学”字辈人名均与河流和水事有关,如洙、泗、渊、灏、汉、清、洪、濂、潜。
马纪光(1917-1993)是马学潜之子,他目睹民国战乱,农田水利建设无人问津,农业凋敝,农村衰落,为此他子承父业,一生尽瘁水务。他长期担任村闾长,带领一帮人测量地形,科学引导,总结下雨时水的流向,适当布局渠的大小,有主渠、有分渠、有支渠,特别是在下游由明到暗的地方做了一道拦河坝,抬高了河面,加宽了水面,虢义河更是碧波荡漾,下游村庄都能共享水利,共避水患,惠及周边乡民。按照“水、渠、田、林、路”五配套的治河要义,马纪光在虢义河旁修了一条路,乡民亲切地称之为“纪光路”,六驾马车可并驾齐驱,又名“六马道”。历史上虢义河下游曾因种地抢水而出过人命,为避免引发水讼,马纪光几度奔波,曾召开一次虢义河畔村庄公平用水民间会议,制定用水协定,颁布用水条约,显示出他特有的组织协调和动员能力,受到周边各村的认可和拥戴。
不为良相即为良医
马学灏毕业于山西大学堂,中西合璧,学有所长,丹青岐黄,各有专擅。但他看到中国贫穷落后,许多国民因缺医少药而被病魔夺去了生命感到难过不安。只因欣赏古人“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古训,于是立下了“悬壶济世”的志向,以行医济世救人。
马学灏精通西方医理,在此基础上发奋研究中国古代医籍,品评中西医长短,是孝义最早以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病的前驱。冯济川举人因风寒湿邪入体引发疼痛,求医多处,症状未减,他坚持中西结合治疗疾病,很快痊愈。马学灏对边缘弱势群体富有真挚的同情,行医看病,贵贱“一视之”,经常送医药与穷人,在孝义人称“马大先生”。
马纪光,少时家境殷实,聪慧好学,青年时适逢战乱,中断学业,自小受家风熏陶,通晓药理,急于乡亲疾苦,潜心学习针灸,尤以擅长治疗三叉神经痛、牙痛、头痛的奇法为世人所称道,在当地威望极佳。
教化乡里的典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人的至高理想。按照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国传统村落可以说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具基础性和根本性的文化依托。马氏家族在其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积极推行儒家为主的社会价值观,以其特殊的声望和影响教化乡里,塑造乡间礼仪,维护乡间社会秩序,为一方百姓造福。
马学灏在当地老百姓的记忆里,温良谦恭,平易近人,一生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为人处事,以转寰圆润为当,堪称儒家教化下的典范,在他的引领下,他的弟弟马学潜(1888-1971)一生操办社事,特别是致力于乡村治理,调节纠纷,规避诉讼;红白理事、和睦乡邻;严惩盗贼,保护环境,无论年轻,还是老年,不论什么时候都是急急忙忙、风风火火的样子,村里谁家有纠纷,谁家兄弟分家,都会请他主持公道,许多人思想上有想不通的事情,都会主动请教他,十里八乡人称“马二先生”。
马家几代人的思想背景可能不同,但是家族士大夫积极入世教育的影响。在他们身上是显而易见的。马纪光,字明正,人如其名,思想纯正、品性端正、处事公正,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公道人”。他重义轻财,乐善好施,处人办事,从不以贫富论人,对邻里乡亲扶贫济困。特别是生性耿直,一身正气,善于打抱不平,对恶人从不让步,追求公平正义,体现出的担当精神是一种人格的升华,是道义的践行。
(本文作者系中共孝义市委党建研究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