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诸国中古历史大事 中亚诸国历史文化介绍
萨曼王朝
9至10世纪塔吉克人在中亚建立的封建王朝。9世纪后期,阿拉伯帝国在中亚的统治趋于瓦解,塔吉克人阿马德(Na-sr ibn Ahmad)建立新王朝,从其祖先萨曼而称萨曼王朝(Sa-manids, 874—999),首都布哈拉(Bokhara)。信仰伊斯兰教。国家的军队主要由突厥人组成。版图最大时,北至咸海,南抵印度河上游,东达阿姆河与锡尔河上游,西迄里海,成为当时中亚最强大的国家。10世纪中叶,萨曼王朝因地方封建贵族的叛乱而削弱,999年,被兴起于阿富汗的伽色尼王朝所灭。
伽色尼王朝
10至12世纪突厥人在阿富汗和伊朗东部建立的封建王朝。以国都伽色尼(Ghaznah)得名。10世纪后期,统治中亚和阿富汗的萨曼王朝日益衰落,该王朝呼罗珊总督突厥人阿尔普特勤(Alptigin, ?—997)在伽色尼(今阿富汗加兹尼城)宣布独立,建立伽色尼王朝(962—1186)。该王朝信仰伊斯兰教,在苏丹马穆德(Mahmud,约970—1030)统治时期,联合其他突厥部落消灭萨曼王朝的残余势力,并多次入侵北印度,掳掠居民和财富,用武力传播伊斯兰教,其版图最大时,除阿富汗和伊朗东部外,还包括中亚南部和印度北部。马穆德死后,封建主不断内讧。1037年,北部领土为塞尔柱突厥占领,1186年,其残余势力被古尔王朝所灭。
古尔王朝
1152—1206年阿富汗人建立的封建王朝,因创建者属于阿富汗的古尔(Ghur)部落而得名。古尔部落长期臣属于伽色尼王朝,乘伽色尼王朝衰落之机,于1152年在阿富汗的赫拉特地区宣布独立,建立古尔王朝。1186年,灭伽色尼王朝,夺取其全部领地,并继续征服北印度朱木拿河和恒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古尔朝信奉伊斯兰教,随着征服地域的扩大,伊斯兰教势力逐渐深入南亚次大陆。1206年古尔王朝苏丹死去,国家陷于分裂,古尔王朝德里总督自称苏丹,建立德里苏丹国,古尔王朝遂亡。
塞尔柱突厥帝国
11世纪在亚洲西部建立的突厥人国家。突厥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部落,后逐渐扩大到中亚一带活动。1000年左右,突厥人的一支,在酋长塞尔柱(Seljuk)率领下,由中亚北部草原迁至锡尔河下游,接受伊斯兰教,后移居伊朗,势力增强,征服了伊朗的白益王朝,据有其原来领地。1055年,塞尔柱之孙吐格利尔拜格(Toghrul Beg, ?—1063)率军进入巴格达,迫使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哈里发授予“苏丹”(原意为有权威的人,后来成为伊斯兰教国家国王或皇帝)称号,设首都赖伊(Rai),掌握阿拉伯帝国的军事、行政大权,形成为独立国家,习惯上称它为塞尔柱突厥帝国或塞尔柱突厥国家。阿拔斯王朝哈里发仍驻巴格达仅保留最高宗教首领地位,阿拉伯帝国名存而实亡。塞尔柱突厥帝国不断与东罗马帝国发生冲突,1071年,在幼发拉底河上游的曼西克特(Manzikert)战役中打败东罗马帝国军队,占领小亚细亚大部分地区。苏丹马立克(Ma-lik,1072—1092)统治时,是塞尔柱突厥帝国的极盛时期,其疆域东起兴都库什山,西抵地中海东岸,成为当时亚洲西部大国。马立克死后不久,由于统治阶级内讧,帝国迅速分裂,小亚成立鲁姆苏丹国,帝国东部兴起花剌子模国,两河流域和叙利亚一带小国林立,各国之间经常混战,统一帝国遂告瓦解。西欧十字军乘机入侵地中海东岸一带。
花剌子模
中亚阿姆河下游的古国,一译火寻。阿姆河流域为古代游牧民族活动地区,古波斯人、匈奴人和突厥人都曾在此活动过。约7世纪前,花剌子模人就已生活在阿姆河下游一带,并建立了早期奴隶制国家。8世纪前后,被阿拉伯帝国征服,逐渐接受伊斯兰教。阿拉伯帝国衰落后,9—13世纪,长期臣属于萨曼王朝和塞尔柱突厥帝国,受突厥文化的影响较深。13世纪,花剌子模取得独立后,建都玉龙杰赤(Urgench,今之昆涅·玉龙杰赤,老玉龙杰赤),占有中亚、伊朗和阿富汗等地,成为中亚大国。1219—1221年,被蒙古帝国征服。1388年,又被帖木儿帝国征服。后长期臣服于乌兹别克。1873年为俄国合并。
帖木儿帝国
14世纪兴起于中亚的突厥国家,13世纪蒙古帝国兴起后,中亚沦为蒙古帝国的一部分。14世纪蒙古帝国瓦解,中亚属于西察合台汗国的领土,居住在西察合台境内的多为游牧的突厥人,信仰伊斯兰教,征服者蒙古人也同化于突厥族。出身于突厥化蒙古贵族家庭的帖木儿(Timur,1335—1405。绰号“跛子”),为人机智勇敢,野心勃勃,以成吉思汗继承人自居,妄图依靠突厥人的骑兵重建突厥帝国。1370年,他攻占撤马尔罕,推翻西察合台国家,自称苏丹,史称其所建国家为帖木儿帝国。帖木儿利用周围国家互相混战之机,多次发动侵略战争,14世纪80年代,征服呼罗珊、伊朗等地,90年代占领伊拉克,多次进攻钦察汗国,攻陷萨莱,后又入侵印度,毁灭德里,屠杀居民近十万人。15世纪初,在小亚的安哥拉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发生激战,土耳其苏丹失败被俘。帖木儿晚年曾梦想征服中国。帖木儿帝国内部发展不平衡,缺乏统一经济基础,所以帖木儿死后不久,帝国四分五裂。16世纪初为乌兹别克人所灭。
布哈拉汗国
16世纪乌兹别克人在中亚河中地区(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的地区)建立的封建汗国。15世纪后期,强盛一时的帖木儿帝国由于封建混战陷于分裂割据状态,北方游牧部落乌兹别克人,在首领昔班尼领导下,于1500年推翻中亚的帖木儿王朝的统治,占领帝国全部领土,建立两个新汗国:一是以布哈拉城为首都的布哈拉汗国;另是位于阿姆河下游的花刺子模,首都基华,通称基华汗国。1740年,两个汗国均受到波斯的入侵。19世纪中期,两国先后成为俄国的“保护国”,后为俄国合并。
胡拉米教
8世纪在里海西南部下层人民群众中为反对封建统治形成的教派。伊朗的摩尼教和马资达克起义在本地遭到镇压后,其宗教主张仍然在中亚一带下层人民中流传,成为反抗统治阶级的重要思想武器,并直接影响到胡拉米教的形成。胡拉米教与马资达克的主张基本相似,认为世界上存在着善神与恶神、光明与黑暗、上帝与恶魔的斗争;先知摩西、耶稣、穆罕默德都是善神的化身;胡拉米教的“先知”也是善神的化身。还认为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封建社会和封建国家机关都是恶神所创造,号召信徒要在“先知”领导下同这种黑暗的不公正的势力作斗争,废除租税徭役,解放农奴和奴隶,恢复土地为自由农村公社公有的社会制度。胡拉米教主要根据地是里海西南部阿塞拜疆、吉朗和马朗一带,以后传播到伊朗和中亚广大地区,并成为这些地区下层人民反抗阿拔斯王朝封建统治的一种主要斗争形式和思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