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读一遍《论语》(第28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颜渊第十二
12.11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学生求教,就是“某某某问政”。有职位的人探讨,就是“某某某问政于孔子”。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并不是孔子的发明,而是引用前人的话。
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治国要领。孔子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君臣、父子各守其责,各行其道。
齐景公大赞,说:“非常好!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就是有吃的,也未必能轮到我吃呀!”
既得利益者是秩序的提出者、制定者和坚决维护者。
12.12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欤)?”子路无宿诺。
兼听则明,听讼需要听原告和被告两面之辞。一面之辞叫“片言”或“单辞”。
折狱,即断狱。
宿,留也。宿诺,急于践言不留其诺也。
孔子说:“仅凭一面之辞就能判断是非,大概只有子路可以做到吧?”
孔子是夸赞子路,还是挖苦子路?
12.13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听讼,是听人告状。
孔子当过两年鲁国的大司冦,“听讼”是他的本职工作。
他说:“我听讼断案的能力很一般,不比别人高明。我的理想是天下讼息,没人打官司就好了。”
如果一个平庸的警察对人说:“我破案抓贼的能力一般。我的理想是天下无贼。”不知道人们是会嘲笑他,还是会佩服他?佩服他的坦诚,和志向高远?
12.14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子张向老师请教为政之道。
孔子教给他两点:在其位勤其政,不知疲倦,不能懒政;做事要尽忠职守,忠君忠责。
12.15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叛)矣夫。”
6.27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叛)矣夫。”
弗,不;畔,通“叛”。弗畔:不至于出现离经叛道的情况。矣夫:语助词,相当于“了啊!”
文,是人文学术,即能力。礼,是行为规范,即道德。
君子饱读诗书、博学于文,获得了一定的能力,同时把自己的行为纳于礼的规范,即遵守一定的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也就能够做到(自己的言行)不离经叛道了啊!
学习可以广博地学,无止境,无边界,但是学习之后要去伪存真、去粗存精,而“礼”正是辨析和判断的最高标准。
12.16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成人之美”是以正面表扬为主,道人善即是善。
“成人之恶”是以负面攻击为主,扬人恶即为恶。
其实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解读,即使不是原文本意,但也讲得通。
看到别人做好事时,君子会搭一把手;看到别人做坏事时,君子会拦住。而小人看到别人做好事时,会扯后腿、使绊子;看到别人做坏事时,则会搀和进去。
12.1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学生求教,就是“某某某问政”,比如“子张问政”。有职位的人探讨,就是“某某某问政于孔子”,比如“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季康子问政于孔子“。
季康子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孔子回答他:“'政’就是'正’。为政者自己首先要正派,行得端做得正。领导带头正派,下面的人谁敢不正派?”
上梁不正下梁歪,下面的人往往是有样学样。好的难学,坏的学得快着呢。大的贪大头儿,小的贪小头儿。大的自己都在贪,他会管束不让小的贪?不贪他还不敢用呢!
12.18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中国古代律法,“盗”和“贼”是不同的。盗是指财产侵犯罪,贼则多是人身伤害罪。
季康子家老是被偷,他为此大伤脑筋,问计于孔子。
孔子对他说:“如果你自己没有那么多欲望,你就是奖励他们去盗,也没人会去。”
这话该怎么理解呢?因为季康子欲望多,搜刮得多,所以才招惹上盗贼?还是说盗贼多是行侠仗义、劫富济贫之辈,看不下去你的所作所为所以才找上你的?
12.19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季康子对为政有自己的想法,他说:“把坏人都杀了,多表彰好人,怎么样?”季康子认为的“好人”和“坏人”是以什么为标准判定的?大概率是会以他的喜好和利益。那些去他家盗窃的人是一定要杀之而后快的吧?
孔子对此嗤之以鼻:“维持统治干吗非得靠杀人呢?您带头向善,老百姓就跟着学善了。君子的品德就像风一样,小人的品德就像草一样,风一吹,草就倒了。关键还是风起好的榜样和带头作用。”
12.20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诸葛亮说过“不求闻达于诸侯”,“闻”和“达”连用在一起。其实这两个字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闻”是出名,可以理解为徒有虚名;“达”是练达,可以理解为实至名归。
子张求教于孔子:“士人,也就是读书人,怎么做或做到什么样就可以称之为'达’了?”
孔子反问:“你所谓的'达’是什么意思?”子张说:“或者以事诸侯有一定名气,或者以事卿大夫有一定名气。”
孔子给他指出来:“你说的是'闻’,而不是'达’。'达’是本性正直善良,为人行事干练讲究,善于察言观色,说话办事谦卑。这样的人,无论'在邦’'在家’都会'达’。'闻’是属于大奸似忠一类,徒有虚名,满嘴仁义道德,喜欢到处标榜自己,实际作为却恰恰相反,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自以为是,缺少反省。这样的人,会有一定名气,但并不是'达’。”
12.21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欤)?攻其恶,勿攻人之恶,非修慝与(欤)?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欤)?”
樊迟跟随老师在舞雩台下散步,一口气求教三个问题:“请问老师什么是'崇德’'修慝’'辨惑’呢?”
老师鼓励他说:“问得好!问的问题好,提出问题这个行为好!”
“崇德”就是向善,崇尚道德,追求道德。孔子教给樊迟的是要先事后得,先难后得,先付出劳动,再考虑收获。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也不行,耕耘的目的就是收获,但是光盯着收获也未必就有好收获,还是先要把耕耘做好,把心态放平,不要急,一步一步来。
慝,te,4声,是“恶”的意思。修慝,就是去恶。孔子教给樊迟要严以律己,宽以律人。多自我批评,少批评他人。眼睛要多向内看,不要光盯着别人的错误。
因为一时的愤怒,失去理智,冲昏了头脑,随便发脾气,甚至施暴,不管不顾,不考虑后果,不就是'惑’吗?
这些明显是针对樊迟的缺点提出的批评。
12.10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者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德”是行道而有得于心。崇德就是以德为崇,就是尊德、向德、求德。
“惑”是心有所昏昩不明。辨惑就是辨去其不明,看得清楚,想得明白。
主忠信:忠信存于己心。以“忠厚”“诚信”为主要坚守和主要目的,而不是争身外之功名利禄。徙义:闻义, 徙己意以从之,犹云“迁善”。主忠信则本立,徙义则日进,此为崇德之方。
人之惑,主要从其心之好恶来。故求辨惑,尤贵于辨己心之好恶。爱一个人就希望他长命百岁,恨一个人就希望他马上去死,但是他人的生死并不能以你的“希望”为转移。你爱他的时候,希望他长生;你不爱他了,又希望他速死。对这同一个人,你既爱又恨,这就是惑。
“明”是能够对外来信息进行正确的的分析、判断。而“辨惑”是对内心思路、想法的理清。
9.25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者勿惮改。”
12.22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智)。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措)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智),子曰:'举直错(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科!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樊迟向老师请教“仁”的意思,孔子说:“仁就是爱人,既爱自己,也爱别人。推己及人,与人为善。”
樊迟又向老师请教“智”的意思,孔子说:“智就是知人,既悦纳自己,又能理解和包容他人。”
看樊迟没有领会,孔子接着解释:“把直的放到上面,把弯的放在下面,就能使弯的也变成直的。”
樊迟听了更糊涂了,但他没好意思再问老师。退下来以后,见到了子夏,他就把刚才的问答跟子夏说了,请子夏再给解释解释。
乡,通“向”,刚才的意思。
子夏说:“老师的话含义真是太丰富了!舜的时代,从群众中把皋陶(gao,1声;yao,2声)选了出来,不仁的人就避而远之。汤的时代,从群众中把伊尹选了出来,不仁的人就避而远之了。”
知人善任,知人只是“知”,还停留在意识层面;善任则是“行”,到达了实践层面。知人善任,把能力高的人,把德行好的人发现出来,提拔上来,树立成榜样,没有能力或者德行不好的人就成不了气候,多少也会向好的方面转化。
风气好了,好人才能做好事。风气不好,好人不好当,好事也做不好。
2.19 “举直错(措)诸枉,则民服;举枉错(措)诸直,则民不服。”
得位不正,德不配位,群众肯定不服呀!
12.23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子贡问交友之道。
孔子主张:对朋友要“忠”,诚心为他着想,好言相劝,如果他不听那就算了。适可而止,不自讨没趣。
对“友”与对“亲”与对“君”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对“友”,合则是朋友,不合则可以断交。听得进去,我们还可以做朋友。听不进去,道不同便不再为谋。
12.24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曾子的话也是讲交友之道。
君子应该以文章、学问来结交三观相同的朋友,借着朋友间的思想交流、碰撞来增进己身的仁德修养。
而不能以权势、利益论交,相互利用,相互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