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绍功应用调肾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经验心得
作者简介:
沈宁(1970-),号永宁,绍功先生之子,199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执业医师、国家执业药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委员、全国老中医药专家沈绍功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第一批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沈氏女科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之一;北京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崇厚堂沈氏女科疗法”传承人。
代表性著作《沈氏女科六百年养生秘诀》,讲述了沈氏女科的养生精华,弘扬完善、创新提升了沈氏女科养生保健家学。主编《战胜糖尿病》、同仁堂《蔬菜养生事典》和其它任副主编及编委的著作20余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篇。擅长中医妇科、中医内科。
沈绍功教授从医40余年,是全国第三批师带徒名老中医、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其祖上善治妇科病,自明代起相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在跟师学习期间,对老师运用调肾法治疗妇科病的经验有颇多体会,现将老师治疗子宫肌瘤的经验做一小结。
子宫肌瘤属中医瘕、崩漏范畴,为临床多发病,常法均按俞嘉言所云:“不外水裹气结血瘀”而疏通治之,大多投王清任之逐瘀汤类。沈师临证以调肾立法,佐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藏精气,在五脏六腑中惟独肾脏既阴又阳,既水又火,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调肾者必调阴阳。由于阴阳互根,阳衰可及阴,阴损可及阳,故当遵循景岳之训:“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即在温补肾阳时,稍配滋阴之品,如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杜仲、寄生辈。在滋补肾阴时,稍佐温阳之品,如蛇床子、仙灵脾、菟丝子、肉苁蓉、巴戟天类。
临证时应用“调肾法”,一般以杞菊地黄汤为基本方,再佐以1~2味温阳之品。其中生地滋肾阴为君,以黄精易山萸肉伍枸杞子滋肝肾之阴,且兼补脾气,系气阴双顾,山药滋脾肾之阴为臣,4味相得益彰,肝、脾、肾阴俱滋;泽泻、云苓,淡渗利湿,滋而不滞为佐;丹皮、菊花,清泄虚火,温而不炎为使;伍1~2味温阳之品,常用蛇床子、仙灵脾以阳中求阴。然后再随证和随病加味,成为有效的调肾基本方。
子宫肌瘤与内分泌紊乱有关,沈师还多用经验方“二仙汤”化裁。方用仙灵脾、蛇床子(因仙茅温燥有小毒,故以蛇床子代之)、知母、黄柏、当归、巴戟天各10g。
临证加味:如行气活血透窍,调整大脑皮层功能加石菖蒲、郁金各10g;调肾阴阳加生杜仲、桑寄生各10g;调理冲任加泽兰、鸡血藤各10g;升清降浊加川芎、川牛膝各10g;宁心安神加炒枣仁15g,夜交藤30g;补而不滞加茯苓、陈皮各10g。
瘀血闭阻,郁久成,沈师常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桂枝、茯苓、赤芍、丹皮、桃仁、香附、当归、鸡血藤各10g,红花5g,丹参30g。
“桂枝茯苓丸”有成药,其服法为经期汤剂每日2次送服成药,平时汤剂每剂煎2次,分2个晚上服,上下午各服成药。
软坚散结可用夏枯草、海藻各15g,山慈姑、浙贝母各10g,生牡蛎30g。以上诸药随证选加,与调肾法配合可大大提高消的疗效。
案例:
徐某某,37岁,近半年来经潮如崩,近旬方尽,经行腹凉且痛,腰酸下坠,五心烦热。经后神疲乏力,形寒怕风,纳便尚调,夜寐亦酣。检查诊断为“多发性子宫肌瘤”。如怀孕6周大小,西医动员手术切除,因恐惧而服中药百消丹等成药,活血化瘀汤剂,经量不减,肌瘤不小而来诊。
检查:
苔薄黄,质较红,脉沉细,尺部弱。
辨证:
舌红脉细尺弱虚证之象。肾司天癸,肾阳不振,形寒腹凉,烦热经崩,肾亏则腰下坠,神疲乏力。其病在肾,证属阴阳失调,水火俱亏。
诊断:
肾阴阳俱亏证,子宫肌瘤。
治法:
调肾阴阳,宗《医级》“杞菊地黄汤”出入。
枸杞子、白菊花、生地、蛇床子、黄精、丹皮、当归、仙灵脾、桂枝、茯苓、白芍、仙鹤草各10g,川断15g,三七粉3g。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服药1剂,月经来潮,共服7剂,经行已尽,经量明显减少,烦热腰酸均有缓解。嘱服杞菊地黄胶囊和益母草膏,至下月经临再服原方,坚持调理,3个月后复诊,月经已正常,症状亦消失,苔薄黄,脉弦细。B超复查,子宫肌瘤数量明显减少,体积缩减,现仅存3个,最大1.8cm。
上方加生杜仲、桑寄生、山药、山慈姑各10g,5剂。共研细末,装入1号胶囊,每日3次,每次5粒。坚持服药半年,带病友门诊,告之B超检查子宫肌瘤完全消失。
按语:
本案无气滞血瘀证候可辨,反以肾亏阴阳失调所见,症脉均显,故不能绳之以疏通,以免更伤其正。用“杞菊地黄汤”佐“阳中求阴”而调肾之阴阳,兼以柔肝。滋阴者生地、黄精、枸杞子;温阳者仙灵脾、蛇床子、川断;双补者杜仲、寄生;柔肝用当归、白芍、白菊花;丹皮清肝止血又定痛,仙鹤草补气止血又健脾,三七和血止血又疗痛。
再投“桂枝茯苓丸”专治子宫肌瘤的两味主药,桂枝温中调经,阳中求阴,云苓健脾宁神配山药脾肾同治。
全方突出调肾,兼顾肝脾,配伍全面,相得益彰,故收桴鼓之效。
原文刊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年第11卷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