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杂文 给“引进热”降降温
杂文
给“引进”进一言
野蒺藜
在“全球一体化”日渐逼近的形势下,“引进”这个词点击率最高,而且被炒得火热。在此,笔者冒天下之大不韪,想斗胆给“引进热”淬淬火,谈一些自己的不成熟的想法,有待商榷。
借它山之玉,攻己之石,这很好!“引进”,可以借用外来的力量,激活本地的生产要素,进而推进一个区域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统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革故鼎新的明智之举,理应大力提倡!但是凡事,总要保持一种冷静、客观、理智、唯物的心态,笔者不想故做惊人之语,但也不想人云亦云!
就“引进”而言,笔者认为“引进”不难,难得是如何科学长期的用好“引进”的要素,如何把“引进”的要素与本地的要素科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并融为一体。如果我们的“引进”不是立足全局和长远的深思熟虑,如果只是为了追求一时的效益和一种轰动的效应,那么我们的工作,就可能无法接受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就可能流于形式。
着眼“全球经济社会一体化”,我们所谓的“引进”,更大意义上应该说是在全球范围内“人”与“物”间的互动。我们要想发展,就应知道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本地呈现的和潜在的优势是什么,我们引进的理论依据、实践前提和要素是什么?笔者认为要想推动一个区域的发展,就要首先分析自己的基础、特色和优势,就应首先在充分调动本身所具有的各个发展基础要素上下功夫。这就如同学习,没有脱离基础的技巧,如同练功,如果下盘不稳,一切套路都只是花拳绣腿。
决定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是“人”,“人才”备受我们这个社会所推崇。然而,什么是“人才”?却有着不同的理解,这里笔者引用《读者》2000年第8期刘军宁《知识经济以人为本》中的一段话:“我们的教育首先注重的是政治人才的培养,其次才是科技人才的培养,而其中却没有关于人本思想的培养。只要尊重人,人人都是人才,同时尊重知识和才干便包含其中了。目前,这些朴素的道理已经被简单的实用主义所代替。中国在经济领域的落后表明,当人变成才的时候,当才变得比人重要的时候,我们既得不到人,也得不到才。越把人当才,被视为才的人,就流失的越多。而那些被勉强扣留住的人才,人还在,才却无从发挥。历史告诉我们,我们所应尊重的关键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运用知识去创造的那个人。”那么,就此而论如何看待引进人才与本地人才之间的关系,如何把二者融为一体呢?笔者认为:本地人才是一日三餐,引进人才是上等补品。本地人才优势在于了解当地情况,熟悉工作思路,缺点是思想僵化,工作守旧;引进人才优势在于素质高、观念新,一石激起千层浪,缺点是缺乏对当地情况的了解,更有甚者可能存在工作不踏实,时常冒出“得陇望蜀、见异思迁“的想法。科学地讲,二者互为依托、相辅相承,笔者认为只要科学摆正二者之间的关系,给二者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他们中真正的人才就一定会脱颖而出。
下面再谈一下“物”,科学技术、资金市场,把这一切联系到一起的是企业。如果我们承认“全球经济一体化”,广义上就很难再界定区分本地企业与引进企业之间的区别,他们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同类企业所生产的同种产品,也都在经受着同一消费群体的检验。这些企业理应享受同样的礼遇和厚爱,我们不应该人为的造成他们竞争上的不平等。无论哪一个企业,如果因为政策调整而导致生产能力下降,生产成本提高,从而失去了市场竞争力,这都不是我们所愿看到的,所以我们应该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给引进企业与本地企业搭建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让市场去裁决孰优孰劣。
给“引进”进一言,目的不是反对“引进”,而是为我们这个社会扫去一丝“浮躁”之气,给科学决策拂去眼前的“政疾”,实现更好的“引进”。如果我们各级各部门,都能树立“以人为本、科学统一”工作理念,都能把科学发展观统筹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我们就会尽量减少决策和工作上的失误,就会尽量避免顾此失彼、满盘皆输这种局面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