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羽为何姓关?关帝庙的由来

帝庙,先要说说这个关帝是哪个?实际上这个关帝就是三国的时候的关羽。这个关羽是山西解梁人,也就是现在的山西解明人,他年轻的时候力气非常大,但是不姓关。他老早的时候为了救人家父女两个,斩杀了当地的官员,然后官府里就通缉了要捉拿他。他朝外逃的时候,中途经过陕西的潼关口,脸就变得黑红的了。关口官问他姓什么,他一直在想怎么过关,就随口答了说的姓关,然后就这么蒙混过了关,然后从这个往后他就姓关。然后再往后他和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就变成了蜀国的开国元勋。因为关羽的重义忠勇在天下非常有名,所以后世历代帝王对他都加了封号的,一直到清朝,还被封了做了皇帝,就叫了关帝,还建了非常多的一些庙,就叫了个关帝庙,实际上关帝庙的说法还有很多,比方说叫关圣庙、关公庙、武圣庙、武庙这些,假如说的是在庙里再加个岳飞的塑像,然后就连到一起儿叫了个关岳庙。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喜欢关羽的忠义神勇,江湖帮会喜欢他的义气坚贞,平民百姓敬他的济危扶困,所以关羽深受帝王将相、江湖帮会、普通老百姓的尊崇爱戴,然后也就在很多地方都建了关帝庙。大家不管是求财、求子、驱邪、治病、抗灾,都非常喜欢到关帝庙去敬香祷告,有的人家还在家里或者店堂里常年供关帝也就是关公的神像,各行各业的会馆也建了关帝祠这些,来求保佑。关帝庙是道教的庙。

岔河的关帝庙,岔河的关帝庙,原来叫关岳庙,后来叫的关帝庙,又叫武庙,原来的地方在岔河镇东河边、永宁桥西桥尾的北边,直对了正街的地方。最早建在明朝崇祯八年,由姓马的人建的。清朝嘉庆二年,由汤氏20世孙汤世贤在庙后头买了义田建了义舍,收养病的那些乞丐,给他俫一些治病的药和吃的。嘉庆六年汤述曾、汤临捐钱建庙照墙。道光年间汤敬亭、汤萃严等人捐钱修庙。道光三十年汤吉裳、汤一山等又捐钱重修,而且给庙里神像重塑金身。1946年之后被移到别的地方去了。

岔河的关帝庙前头有一对鸳鸯石狮,母狮子抱了个细狮子,门两边各放了一个石鼓墩儿,一个石鼓墩儿上头各雕了三幅三狮戏绣球的九狮图。进了庙门,两边有木栏栅,栏栅里头分别塑了红、白马神,这个也是关公、岳飞的坐骑。进了里头的大院子,朝南是正殿,东西各有厢房。正殿神龛里供奉了木身的关公神像,神像的手脚都是活络了可以动的,关公身上穿的绿颜色的龙袍,左右两边分别是关平、周仓,这两个塑像是泥塑的金身,只有一尺多高,可以搬了走的。神案上头摆的关公、岳飞两尊牌位,这个是方便打渔的渔家举办鱼会用的。

在岔河的关帝庙正殿两边有三副对子,这里有两副对子还有人记得,一副是这么说的:“读左氏春秋列国本来一统,考紫阳纲目汉室原不三分”,还有一副是:“英雄几见称夫子,豪杰於是乃圣人。”

正殿东边的一间,供奉的准提菩萨,西边的一间,供奉的天后娘娘。

正殿两边分别有十二尊泥塑像,东头是姜维、廖化、傅彤、王平和南宋抗元将领统制张世杰,西头是关兴、关平、关索、周仓和南宋抗元名臣礼部司郎陆秀夫。西厢房供奉的华佗神医,两边也有对子:“痛痒本相关,顾为关雄疗骨;头颅虽未劈,以令奸贼寒心。”偏角那边设了火星殿,里头供的火德星君罗宣。这个庙把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三定了是关帝出生的日子,到了那时候庙里肯定热闹得不得了,远近香客,红男绿女,都到庙里来顶礼膜拜,天天香火缭绕,钟鼓声不断,鞭炮响得不歇劲,经常是大家来了就不愿走。

掘港的关帝庙。掘港的关帝庙也叫武庙,原来的地方在东北大街蒋家儿桥巷子南巷头儿的东边,也就是老街那边的机关幼儿园那边,坐北朝南,庙门正对了武庙巷。大约建了在明朝后期,主体建筑共有三进,前头有山门、中间是岳武殿,后头是正殿,供奉的是关帝、关平、周仓的神像,旁边有厢房10几间。关帝庙虽然列了在祀典之列,但是平时的时候香火不旺,变成了一些少年伢儿踢毽子、打钱墩儿的娱乐的地方。原来是道家管理的,后来因为没有生活来源,道士跑散了,然后就由国清寺的和尚代管的。

掘港的关帝庙把农历的五月十三看作是关帝的生日,这一天是最热闹的一天。由掘港的地方官员、乡绅名人带人到关帝庙祝祭,万年台演关公戏,意趣相投的两个男的,或者就是两个女的在关帝像前头焚香立誓,结拜金兰。这天,假如说的是碰到下雨,就说的是“关老爷磨刀水”,预兆了当年就会四方平安,五谷丰登。

洋口的关帝庙。洋口的关帝庙在范公堤十八都南边,建了在17世纪初期,是个四合院。前头大殿三间,有哼哈二将、四大金刚;后头正殿三间,东边供的眼光菩萨,中间供的关帝、关平、周仓这些神像,西边供的马神。院子中间东西各有三间厢房。大殿前头有一对石头狮子,旗杆立了在大殿正前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