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山水画名家赵振川谈父亲赵望云和长安画派
“一手仲向传,一手仲向生活”是长安画派初创时的创作宗旨。这不仅仅是一种创作模式和方法,还是艺术创作上的文化主张。从40年代到60年代代将近20年的创作实践和生活实践模索总结出来的一条道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这个口号确实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文化主张,而且是革命性的主张,是一种革新中国画创作的思想论和方法论。说穿了就是思想感情的变化,在这种感情支配下去寻找中国画笔墨的出路,寻找笔墨的新形式、新感觉,运用新的绘画方式表达与时代相吻合的新情感。长安画派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其他画派没有能够很好解决的问题在长安画派的老先生那里很好地解决了。
长安画派对于传统,不是为技巧而技巧,他们对传统的认识是一个宏观把握,不是技巧的把握,是对传统文化的宏观认识,技巧只是一种方法。技巧是方法向题、语汇问题,不属于思想问题。长安画派的老画家在谈艺术时一般不是谈技巧,而是谈生活,谈感情,谈表现,技巧为它们服务。他们把人生的精力和人生的喜怒哀乐溶在了绘画中间。
记得有一回,何海霞在北京,我去看何老,何老先生说:“振川,咱们以后要谈艺不谈技。”我觉得说的非常好。实际上画家之间、艺术家之间就应该谈艺术,艺术这个东西就是情感、发现、萌动,就是一种对生活的独立见解和认识,没有这些东西,笔墨就是僵死的。从技巧到技巧是没有生命的东西,笔墨始终与时俱进,因为时代变了,人变了,感情变了,笔墨跟着就变了,而且笔墨要表达的情感必须发生变化,我认为这オ是大道。
比方说赵望云,他不是旧文化人,而是新文化人。当时有些老画家没有这个变化从张三到李四、从李四到王麻子,在传统技巧里面打转转,转不出来。长安画派在那个历史时期,提出这样的看法,解决那样的问题,是个不得了的事情。至于在创作中间各种细枝未节的方法论,我觉得就不足为论了。主要的问题是把创作的大路径定下来,从古典形态到现代形态这个大路径定下来了。至于创作里面还有很多道道,很多创作方法,这跟每个人的取向有关。但是有一点,你的思想感情必须要发生变化。
赵望云从30年代农村写生到40年代边塞写生,成为最早描绘西北风情的画家,他实际上已经把中国画走向现实了。当时他已经完成了开路的使命。赵望云晚年两次受到推残,但是他的艺术也得到了升华。叶浅予评价赵望云的画说:“这就象柴火烧到最后,烟熏火嫌的感觉没有了,炉火纯青了。”赵望云晚年的作品有点禅意,把生活里的东西纯净化,入了世又出世了。中国画家到最后就是走了这么一条路,长安画派的老画家最后也都走了这么一条路。
其实绘画到了一定时候,既要深入进去,还要能走出来,还要回归到个人本心上。最后画面上的每一个点,都是他整个生命状态的浓缩。人生的觉悟、人生的感触、人生的精神都纯化了,集中到画上,已经全部溶解到纸上,一点一画都能体现自己的全部。最厉害的画是纯净的,非常单纯的,那是中国画的高境界。长安画派一个很重要的精神就是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得到了重新体现。
西安市徳风堂画廊以“传承弘扬、诚信求真”为宗旨。长期购、销近现代书画名家作品。当代名家、名人字画订制(带视频或作者本人与作品的合影),帮您免费鉴定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