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破译老子之圣人
老子说的“圣人”是彻悟平衡法则之人,是老子理想中的统治者,老子希望统治者能遵循平衡之道来治理天下。圣人之道是天之道与人之道之间的一个过渡。天之道:生存智慧→求存求活;人之道:剩余智慧→求名求利;圣人之道:剩余智慧→求存求活;所以,圣人相当于本论“三我一体”中的那个“超然我”。圣人的特点:遵循天道,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虽有剩余智慧但不求名求利,而是用剩余智慧为种群部落(天下苍生)求存求活。
由于人类的剩余智慧而求名求利,存在不符合天道的种种反平衡表现。所以,老子希望通过圣人的作用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衡、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平衡、人类与自然的平衡。老子说的圣人就是一般平衡论说的第三存在模式中,那个超然于名利、超然于小我,受国之垢、受国之不祥、处众人之所恶,为了众生求存求活的“超然我”,是通晓并能运用平衡之道的人。天之道即平衡之道,得平衡之道者为圣人。圣人不仅得平衡之道,而且还厚平衡之德。
《老子》中有关“圣人”的表述往往都分三个部分:天之道→圣人之道→人之道。老子的表达基本格式:天之道如何法自然而行之(道法自然)→所以圣人之道如何如何顺天道而行之(顺其自然)→人之道又是如何反天道而行之(破坏自然)。老子的理想是人人都成为圣人,按照三我一体理论,每个凡人都有圣人的一面,人人都有“超然我”的一面。老子的观点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圣人是平衡的榜样、师法自然的模范。
老子往往先描述天之道如何如何的平衡,再描述圣人是如何如何求平衡,批评人之道如何如何不平衡、反平衡,最终指明人应如何如何效法天道。《老子》中有二十几处“是以圣人”,都是如何如何地悟平衡之道、厚平衡之德、立平衡之言…圣人的这些行为符合天之道,而人之道却反天道而行之。老子以天之道反观人之道,反思反省人之道种种悖天之道的反平衡行为。老子说的圣人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应当是人性中的那个“超然我”。
有关“圣人”是《老子》中用得较多词之一,在以下23章中达28次之多:
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第三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第五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第七章: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第十二章: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第二十二章: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第二十七章: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第二十八章: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第二十九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四十七章: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圣人皆孩之。
第五十七章: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第六十三章: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第六十四章: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第六十六章: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第七十章: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第七十一章:圣人不病,以其病病。
第七十二章: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第七十七章: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第七十八章: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第七十九章: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第八十一章: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圣人的主要特点是:大知无欲、无我无求、无欲无为、为而不争、为而不恃、光而不耀、不现不争、去甚去泰、抱朴守真,剩余智慧用于为众生求存求活。圣人之道是“天之道”与“人之道”之间的一个过渡。天之道——生存之道:生存智慧→求存求活;人之道——名利之道:剩余智慧→求名求利;圣人之道:剩余智慧→求存求活,也就是三我一体中的“超然我”。老子希望个人由“当然我”回归“自然我”,更希望升华为“超然我”,人人都成为圣人。天道自然,人道当然,圣道超然。天地自然平衡,人类破坏平衡,圣人师法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