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成都九眼桥的老照片
这是一张成都九眼桥的老照片,是英国植物学家欧内斯特·亨利·威尔逊 1908年拍摄的。我看过好多张外国人拍摄的九眼桥老照片,这张最大的特点是拍摄到了河岸边的植物,估计作为植物学家的威尔逊想记录下成都河流植物的种类和生长情况。
老照片里,左侧岸边有人弯腰,似担柴的农民。右侧有模糊的船影,河中木船密集。当时威尔逊的相机应该是固定在三脚架上的,曝光时间较长,而图片右侧的行船位于江心,水流急,船速快,所以成像模糊。大桥横跨大河,九孔,中间一孔最大,依次往两侧缩小。桥栏残破,桥上有不少简陋的小屋。
九眼桥一直是成都内河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代桥梁。直到20世纪90年代拆除后异处重建。有人说,桥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有人说是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还有说法是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也有记载是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到底哪种说法准确呢? 其实,明万历二十一年是附近一座叫回澜塔的砖塔开工建设的时间,万历二十二年该塔完工。而万历二十二年是九眼桥动工的年代,三年后,也就是万历二十五年该桥建成投入使用。
九眼桥孔跨92.8 米,加上两端引桥,全桥有120米长,桥面宽9.7米。中间最大桥孔净空9 米左右。桥栏杆为石板,1953 年改为砖砌筑。
大桥为什么要设计为9孔呢?只是为了好看吗?
明朝时,锦江夏季洪水流量很大,为满足泄洪需要,故尽可能多修桥孔。该桥用9 孔泄流,9 个孔的孔跨净空加起来为河面宽度的76%,而一般古代这样的九孔桥孔跨总净空和河面的比例不过56%左右。也就是说,成都九眼桥看起来更加“空”,排水泄洪的能力更强一些。此外,“九”与“久”谐音,象征吉利长久。
从威尔逊拍摄的这张照片可以看出,此处河道中心水流是比较急的。九眼桥选择在两江交汇后相对比较窄的地方修建,起到了锁江的目的。在有桥之前,这一带过河非常不便,所以建桥也有济渡的意味在里面。
许多成都人心中都有关于老九眼桥的美好记忆。夏天,桥头有跳“炸弹”的孩子,河中有用废旧轮胎和木板组合成小船往下游漂流的“调皮蛋儿”。河边有钓鱼的大叔、洗衣的妇女。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端午节,桥上和岸边挤满了围观划龙舟、抢鸭子的市民;六七十年代还有纤夫拉船逆水而来;80年代依旧看得见穿蓑衣的老人摇船从桥下穿过。听老人讲,过去有小孩子爱在桥头帮过往的载货架架车推车上坡,每次挣几分钱,转身就在城门洞买锅盔吃。
在我的记忆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桥上人行道边是一个接一个的卖旧书的地摊,生意不错,大概是离四川大学比较近的缘故吧。
1962年,李劼人在菱窠家里设宴招待四川大学的蒙文通教授。事前,李劼人写了一封短信给他的好友蒙教授,告之如何赶车去菱窠:“由九眼桥东头河岸边赶公共汽车(起点站),上车买票,花一角六分,到师范学院路口下车即到”。
林文询描述老成都九眼桥水码头:每天天刚亮,密密麻麻的船就停泊在那里,准备上乐山。船老板们都坐在船头吹牛摆龙门阵,或到岸边的小茶铺子喝茶。
艾棣在20世纪80年代写过一篇文章,建议将老九眼桥整体往下游迁移一公里,与望江楼公园、古石牛堰连成一片景区,蓄水泛舟,成为成都一景。
文人笔下是少不了九眼桥的,讲成都故事,九眼桥也总是故事的主角。不管九眼桥如何变迁,成都人对它的感情是一点也没有减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