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连载(268)《先进篇》第1章,“先进于礼乐,野人也。”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

子曰:“先进于礼乐(yuè),野人也。后进于礼乐(yuè),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原文朗读】

【注释】

先进于礼乐、后进于礼乐:是先学习礼乐文化而后做官?还是先做官而后学习礼乐文化?
野人、君子:不是从德行方面来说,而是就出身和社会地位而言。野人,乡野的平民百姓子弟。君子,卿大夫等贵族子弟。
则吾从先进:我赞成选用那些先学习礼乐文化的人。

【白话翻译】 

孔子一生教书育人,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中大多是平民子弟,也有一些贵族子弟,晚年的孔子对这两类学生做了一下大概的评价。
孔子说:“先学习了礼乐而后做官的,大都是乡野的平民百姓子弟。先做了官而后学习礼乐的人,是那些卿大夫家贵族的子弟。如果让我来选用人才,那么我赞成选用那些先学习礼乐的人。”

【解读】

1、对“先进、后进、野人、君子”这几个词语的不同解读。

对本章的解读,千百年来历来不统一,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主要是由于对“先进、后进”和“君子、野人”这几个词语的理解不同。
第一种解读,孔子以出身和社会地位的不同把学生粗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平民百姓,第二类是贵族子弟。
第二种解读,孔子把自己的学生按入门的时间先后分为两类,一类是周游列国之前的学生,另一类是周游列国返回鲁国之后收的学生。
从本章的整体来看,我倾向于第一种解读,就是按出身和社会地位来分。

2、第一段,“先进于礼乐(yuè),野人也。后进于礼乐(yuè),君子也”,孔子将学生大概分为两类。

孔子是一个大教育家,一生都在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弟子三千,精通六艺者七十二贤人,其中最突出的有十哲。
孔子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平民子弟,他们先来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然后“学而优则仕”,再出仕做官,造福一方百姓,所以孔子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
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是贵族子弟,他们都能承袭父辈的官位,这部分人先做了官,然后再来跟孔子学习礼乐,所以孔子说“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3、第二段,“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在这两类弟子中,孔子还是喜欢“先进于礼乐”的学生。

“先进于礼乐”的平民子弟一般都有朴素的品德,虽然生活困难条件艰苦,却能坚持修身养性学习礼仪,足见其志向远大情操高洁,具有救世济民的情怀。这样的人,对礼乐精神和仁爱之道的坚守,显然出自淳朴的热爱和真诚的信仰。如果有机会当政,他们必然能够用心实践礼乐教化民众。其次,这些人非常了解底层民众的处境,做官后又有机会了解社会上层的情形,所以能对国家现状有清醒和全面的认识,这就使得他们在为官一方时,能够周全考虑,不至于出现大的偏颇和失误。
而出身显赫的“后进于礼乐”者,很容易得到高官厚禄。因为不经奋斗就可以要什么有什么,也就失去了积极进取的动力。他们之所以学习礼乐,往往是由于工作和社交的需要。所以,他们对礼乐的理解多半只触及皮毛,偏重于礼乐表面的形式和流程,而缺乏真正的礼乐精神。他们对于言谈举止等个人的修养,也非出于本心,自然流于肤浅。再者,高贵的出身可能使他们失去对现实的全面认识,对民众的疾苦没有深刻的体会,在执政时很容易主观片面,很可能会误国误民。

4、为了加深对本章的理解,我们参考一下《论语》的其它章节,看看有哪些“后进于礼乐”的学生,这些学生又有什么作为?

《论语》中涉及的孔门弟子大多是“先进于礼乐”的学生,但也提到了几个“后进于礼乐”的学生,以及他们的所作所为。我们举三个人为例,孟懿子,孟武伯和孟敬子,这三个人是祖孙三代,是鲁国的贵族和执政大臣,都先后跟孔子或孔子的学生学过礼乐。
先说孟懿子,在《为政篇第二》的第5章中,原文说,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孟懿子是谁?他是鲁国的一个贵族子弟,比孔子小22岁,其父孟僖子是鲁国的执政大臣,孟僖子曾跟随鲁国君王出访外国,因不擅长外交礼节闹了不少笑话,丢了脸面深以为耻,不仅自己发奋学习礼仪,临死前还嘱咐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拜孔子为师学礼。那么孟懿子学完礼后真的能做到遵守礼仪吗?没有做到!在《为政篇第二》的第5章中,有这么一段记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段话什么意思啊?是说后来有一次,当身为大臣的孟懿子向老师问“孝道”时,孔子想借此机会敲打他一下,可碍于孟懿子高贵的身份,不便把话说得太直白,只是很隐晦地说了两个字“无违”,希望他能听出话外之音,引以为戒有过就改。孔子既然说“无违”,那就说明孟懿子肯定存在“有违”的情形,孔子这是用“无违”委婉地告诫孟懿子,不要违背君臣之礼,你作为一个为政者,既要尽家庭的孝道,更要尽国家君臣的孝道,只是尽自己的小孝,而不尽民众和国家的大孝,哪里够得上懂得孝道?
再说孟武伯,在《为政篇第二》的第6章中,原文说,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孟武伯又是谁呀?他是刚刚提到的孟懿子的儿子。孟武伯的爷爷孟僖子不懂礼仪出了丑,临终前让儿子孟懿子跟孔子学礼。当孟懿子问孝时,孔子淡淡而说“无违”,算是给孟懿子留足了面子。孟懿子大概也让他的儿子孟武伯继续跟孔子学礼,而当孟武伯问孝时,孔子多说了几个字“父母唯其疾之忧”,语气就显得很不客气了。因为孟武伯平日里骄奢淫逸,如果不改掉这些毛病,如何能治理政事善待百姓啊,所以孔子借此机会狠狠敲打敲打他,让他不要给他的爷爷和父亲蒙羞。
第三个人,说一说孟敬子,在《泰伯篇第八》的第4章中,原文比较长,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biān)豆之事,则有司存”。孟敬子又是谁呀?他是刚刚提到的孟武伯的儿子。这时候孔子已经去世了,他的好学生曾子得到了鲁国君臣的重用,有一次曾子患了重病,鲁国的大臣孟敬子去探望他,可能是向孟子打听一些有关祭祀之礼的细节问题。孟敬子的爷爷孟懿子和父亲孟武伯曾一直跟着孔子学礼,现在孟敬子又向曾子问礼。但孟敬子的为人和为政都不太好,举动任情,出言鄙倍,做事苛刻,正事大事做不好,却热衷于礼仪上的一些细枝末节。曾子一生说话做事都小心谨慎,不过这一次实在忍不住了,便鼓起勇气毫不客气出言正告劝诫孟敬子。
我们一口气说了鲁国三桓之一的孟氏家族的四代人学习礼乐的情形,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学习礼乐的目的和之后的作为。孟僖子是由于不懂礼乐在外国人面前出了丑,才让儿子跟着孔子学礼。孟懿子问孝是为了尽自己的家庭小孝,而忘了自己作为大臣既要厚爱民众,也要向君王尽忠。孟武伯更是离谱了,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礼乐孝道。孟敬子向曾子问礼乐祭祀之道,只是关注其中的细枝末叶而已。

5、为什么孔子倾向于重用“先进于礼乐”的人?是因为孔子本身就是一个乡野的平民百姓。

孔子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野人并不是指不开化的野蛮之人,而是与居于庙堂的贵族相比的,指的是没有社会地位的平民百姓,孔子当时就是一介平民。
孔子的始祖本是商王室的贵族,周武王灭了商纣王,夺取了商王朝的天下,把商王室的后裔封在了宋国。孔子的祖先便是宋国的国君,算是根正苗红的帝王之家,但能继承国君之位的只有嫡长子一个人,不是嫡长子的在五代之内还可以算是王室家族,出了五代就变为平民了。孔子这一脉不是嫡长子,再加上后来在宋国还受到了迫害,混不下去了,他的祖先就逃到了鲁国定居。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身高一米九几,是一个武士,曾做过陬邑县的县长。但孔子3岁那年父亲就死了,他的母亲是他父亲的第三个老婆,且没有明媒正娶,所以在父亲死后,他的母亲就带着孔子回到了娘家。
至此,孔子彻底沦为穷苦百姓,可以想象得到,孤儿寡母的生活该多么艰辛啊。可以说,孔子的童年和青年阶段是十分艰难的,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孔子从小什么苦活累活脏活都干过。
由此可见,孔子自己就是一个“先进于礼乐者”,再加上经过一辈子的观察,所以他总结说“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6、为什么把第十一篇命名为《先进篇》?《先进篇》全篇主要讲什么?为什么孔子不是按入门先后区分学生的?

《论语》的编撰者把论语分为20篇,每一篇都有一个主题,比如《学而篇第一》讲学习之道,《为政篇第二》讲为政之道,《八佾篇第三》讲礼乐之道,《里仁篇第四》讲仁义之道,《公冶长篇第五》和《雍也篇第六》分别展现人的不同遭遇,《述而篇第七》讲孔子的为人为学之道,《泰伯篇第八》讲礼乐之道的渊源,《子罕篇第九》展现孔子的一生磨难,《乡党篇第十》展现孔子的与时偕行。
到了《先进篇第十一》,全面展现了孔子的得意门生的面貌,主要指的是“先进于礼乐”的这部分学生。
为什么说“先进于礼乐者”指的不是先入门的那些学生?因为在本篇中还提到了子张子夏子游这些后入门的学生。况且也不能武断地断定,先前入门的那些学生是“野人”,而后入门的那些弟子就是“君子”。

【给我们人生的启示】

孔子这段话的主张是先读书,先学习立身处世的学问,积累了一定知识之后再参与社会政务。因为社会政务是一维性的,它不容许一而再、再而三地“缴纳学费”。因此,他说,如果要我选拔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孔子的这一主张,具有极强的社会意义,在当时也是对世袭门阀制度的一种挑战。主张平民子弟也有出仕做官的权利,的确是一种进步,它可以给死气沉沉的官场注入一股青春的新鲜活力。现在我们选用人才提拔干部,仍然是要强调文凭但不唯文凭、强调真才实学而不论出身,与圣人的思想是吻合的。
但孔子的说法拿到今天来说也有一定的片面性,我们选用人才既不能歧视平凡出身,也不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那些出身高贵的人,他们并不都是纨绔子弟,而是应当以德才兼备为标准。

版权声明: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合作QQ:30462249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