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方』名医周仲瑛运用求因祛瘀法治疗疑难杂症经验拾零

  瘀血是中医学特有的病理学说,活血祛瘀法是治疗瘀血证的一种独特疗法。全国著名中医药学者——本院周仲瑛教授擅长运用求因祛瘀法治疗疑难杂症,屡收奇效。笔者有幸跟随周师学习,获益匪浅。现将周师运用求因祛瘀方法治疗疑难杂症经验做一介绍,以与同道共磋。
  1  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新的病因
  瘀血的形成可由多种内外致病因素,如忧思郁怒、感受外邪、出血、外伤等,影响血液的正常循环运行,壅塞阻滞于脉道之中,或离经溢出脉道之外,停积留着为瘀,以致血液的形质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成为一种有害的物质。因此,周师认为,瘀血既是某些病因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多种病证的病理因素,是第二病因。
  瘀血在临床上涉及的范围甚为广泛,无论何种疾病,或是在病的某一阶段,凡是兼有瘀血症状,如瘀痛、青紫瘀斑、瘸积肿块、瘀热、舌有青紫斑点、脉涩或结或沉或迟等,均应重视活血祛瘀法的运用。
  2详辨不同致瘀因素.巧用求因祛瘀之法
  瘀血作为一种第二病因,其形成因素是复杂的,因此,在活血祛瘀基础上,还要结合致瘀因素之不同,灵活运用活血祛瘀方药,才能加强治疗的针对性,提高疗效。具体而言,可细分为以下求因祛瘀七法。
  2.1理气祛瘀法
  该法主要用于气滞与血瘀并见的气滞血瘀证。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滞则血凝,血瘀气亦滞。若病邪干扰气血功能,则可致气病及血,由气滞而致血瘀,或血瘀以致气滞。其临床特点为常合并气机郁结证候,可见多种痛证,表现为心胸、胁肋、脘腹等处闷痛、胀痛、刺痛或绞痛,腹满,或胁下腹中触及癞块、质尚软而不坚,性情抑郁或善怒,目青,舌质隐青,脉涩或弦迟。多见于消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及某些心血管病、妇科疾病,如慢性肝炎、胆囊炎、溃疡病、肠粘连、神经官能症、冠心病心绞痛、痛经、闭经、附件炎等。周师常用方药为血府逐瘀汤,药用柴胡、香附、木香、陈皮、乌药、玫瑰花、檀香、沉香、旋覆花、青皮、枳壳、川芎、郁金、延胡索、姜黄、红花等,重者可加入莪术、三棱。
  另外,周师强调,治疗气滞血瘀证,还应分别轻重,选用调气、行气、破气药;按其脏腑病位,选用疏肝气、理脾(胃)气、降肺气等药。在用活血药时,需着重选“血中之气药”,重者可予破血行气之品:同时还当针对病情,治气治血有所侧重。
  2.2散寒(温经)祛瘀法
  该法主要用于寒凝与血瘀并见的寒凝血瘀证。血遇寒则凝,得热则行,若寒邪外侵,或阴寒内盛,抑遏人体的阳气,气血运行涩滞,寒邪与血相结,可致寒瘀痹阻而为病。其临床特点为合并有寒凝气滞证候,表现为寒性冷痛,如脘腹及肢体冷痛、四肢不温、青紫麻木、遇冷为甚、面青、舌质青紫、脉沉迟细涩。多见于溃疡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病、风湿性关节炎、痛经、冻伤等。周师常用方药为当归四逆汤,药用桂枝、细辛、干姜、乌头、吴茱萸、小茴香、当归、川 芎、红花、桃仁、姜黄、五灵脂、乳香等。
  周师进一步指出,治疗寒凝血瘀证应选用偏于辛温的祛瘀类药,以加强行瘀通脉、散寒止痛的功能;若与阳气虚衰有关者,应温且补,具体可与补阳祛瘀法互参。

  2.3清热(凉血)祛瘀法
  该法主要用于血热与血瘀并见的热郁血瘀证。一般而言,血遇寒则凝,得热则行:但另一方面,又有“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的双重特性。如热郁于血,热与血结;或因血热妄行,出血之后,离经之血留滞体内,均可成为瘀血。其临床特点表现为瘀热在里的一类证候,如身热、烦躁、谵语如狂、小腹硬满、肌肤斑疹色泽深紫、或吐衄下血、或瘀热发黄、口干燥、渴不多饮、舌质深红、苔黄、脉沉实。多见于热性病过程中,邪入血分及“蓄血”证而影响神志或血液系统病变,如某些急性全身感染性疾病、败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出血性紫癜、红斑狼疮等。周师常用方药为犀角地黄汤,药用水牛角、赤芍、牡丹皮、生地黄、栀子、桃仁、大黄、大青叶等。  周师强调,在用本法时,应注意选择具有清热凉血与活血化瘀双重作用的药物。若内无瘀结者清之即可,宗叶桂“入血直须凉血、散血”之意;内有蓄瘀者,则当下其瘀热;若瘀热动血、出血,又当加用凉血祛瘀止血之品。
  2.4补阳祛瘀法
  该法适用于阳虚与血瘀并见的阳虚血瘀证。血属阴类,非阳不运,气为阳化,气行血行。若阳虚火衰,不能运行血液,使其循经而行,寒自内生,则血凝为瘀。其临床特点为合并有阳虚的虚寒证候,甚者可见厥脱,如心胸猝痛或绞痛、气短气喘、心慌心悸、怕冷肢凉、汗出肤冷、或神昧不清、面色黯紫、唇青、面浮肢肿、舌体胖大而质淡呈青蓝色、脉沉迟或歇止。多见于心肺病变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如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周师常用方药为急救回阳汤,药用制附子、肉桂、干姜、人参(党参)、炙甘草、桃仁、红花、川芎、丹参、葱白等;。肾阳虚者配鹿角、补骨脂、骨碎补等。  周师进一步指出,阳虚阴寒内盛所致的血瘀必兼气虚之候,治疗当助阳消阴与益气通脉之药配合而用。一般而言,心肺阳虚的血瘀,病情多急,可见喘悸、厥脱之变;肾阳不振的血瘀,则多见于慢性病。
  2.5益气祛瘀法
  该法适用于气虚与血瘀并见的气虚血瘀证,气帅血行,气旺则血循经,气虚则血滞为瘀,在本虚的基础上形成标实;另一方面,因血为气母,若瘀血日久,血不生气,亦可导致气虚。其临床特点表现为气虚络瘀的一类证候,如手足弛缓痿软不用、肢体麻木或面足虚浮、舌痿而质淡紫、脉细软无力。多见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痿证等。周师常用方药为补阳还五汤,药用黄苠、人参(须)、当归(须)、桃仁、红花、川1芎、穿山甲等。  周师强调,对于本法的应用,一般当以补气为主,活血化瘀为辅,寓通于补,使气足而血行,故黄芪用量宜重。气虚血瘀一|1殳泛指气虚络瘀证,但涉及的脏腑之气实非一端。如心气虚,血脉运行不利,心络瘀阻,可见暴痛、厥脱:肺气虚不能调节血液运行,可见喘满;脾胃中虚气滞,可致久痛入络。凡此俱当结合病位处理。
  2.6养血祛瘀法
  该法主要用于血虚与血瘀并见的血虚血瘀证,血是脉道中流动的液体,盈则畅,亏则迟,如体弱血少,或出血之候,脉络不充,营血虚滞,则可凝而成瘀。其临床特点为合并的贫血证候,如面色萎黄、头晕、心慌、肢麻、肌肤斑疹青紫淡红、妇女月经色黯且量少或闭经、舌质淡红、脉细。可见于各种原因的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周师常用方药为桃红四物汤,药用当归、赤芍、川I芎、熟地黄、鸡血藤、丹参、桃仁、红花等。
  周师指出,在应用本法时,所选活血药不能过猛,宜和血而不宜破血,用量亦审慎,不能希求大剂速效,应与养血药两相协调而达到瘀祛新生的目的。
  2.7滋阴祛瘀法
  该法主要用于阴虚与血瘀并见的阴虚血瘀证,血属阴类,若血虚日久,营阴耗损,津亏不能载血以行,或瘀血在内,郁而化热,灼伤阴血,阴虚内热,均可致干血瘀结为患。其临床特点为干血内结而合并有阴虚内热的表现,如久病不愈、形体消瘦、肌肤甲错、面色及两目黯黑、心烦、潮热、骨蒸、妇女月经不调、或腹有瘾块、口干、舌质红、脉细涩。可见于结核病、某些血液病、慢性肝炎、肝硬化、红斑狼疮等。周师常用方药为活血润燥生津汤,同时可另服大黄廑虫丸,药用当归、赤芍、丹参、生地黄、熟地黄、墨旱莲、鳖甲、桃仁、鹰虫、虻虫等。
  周师强调,阴虚血瘀证多属慢性久病,邪正虚实明显对立,治疗非纯攻纯补所能取效,可采取汤丸并进。汤方濡养而兼行、丸剂缓攻以求效,如干血瘀结较重而体质尚任攻消者,亦可先攻后补,选用大黄廑虫丸缓中补虚,祛瘀生新。
  3验案举隅
  案例1:患者,女,61岁,2002年9月24日初诊。2001年冬以来,两手清冷,肤色苍白,接触冷水加重,多家医院确诊为“雷诺氏症”,久治无效。查:舌苔少,舌质淡隐紫,寸1:3脉细。证属寒凝血瘀、气血失调。治当温经通脉、益气活血。药用当归四逆汤化裁:炙桂枝10 g,当归10 g,赤芍15 g,细辛5 g,炙甘草5 g,红花10 g,川芎10 g,路路通10 g,炙水蛭3 g,生黄芪20 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
  2002年10月8日二诊:天气转凉,肢端青紫反复,接触冷水加重,肤色苍白,时有麻感,舌苔薄黄,舌质黯,脉细。此为同气相求,内外相引,寒凝血瘀,仍当温经益气通络。原方加鸡血藤15 g、丹参15 g、青皮6 g,继进7剂。
  2002年10月15日三诊:肢端青紫发凉转红转温,舌苔薄黄腻,舌质红,脉细。于10月8日方加石斛10 g、姜黄10 g,继进14剂。
  2002年10月29日四诊:天凉,肢端青紫明显,清冷不温,指端苍白,舌苔黄,舌质黯,脉细弦。此为内阳难御外寒,于10月8日方加干姜5 g、制附片6 g以温肾阳,继进14剂。
  2002年11月12日五诊:双手苍白清冷有减轻,手指色红,凉感不著,双手时有发胀、晨显,舌苔薄,舌质黯,脉细。药已中的,于10月8日方加干姜5 g、制附片6 g、熟地黄10 g,继进28剂。
  2002年12月10日六诊:两手食指苍白麻木有改善,现虽值冬季,亦无明显手冷,但仍有发作,舌苔黄,舌质红偏黯,脉细。于10月8曰方加干姜5 g、制附片10 g、熟地黄10 g、鹿角片(先煎)10 g,继进14剂。
  2002年12月24日七诊:两手苍白、怕冷现象明显减轻,虽寒冷亦肢端暖,接触冷水亦不发白,舌质黯红,苔薄黄,脉细弦。补通兼施,药终获效,当守方善后,巩固疗效。处方:炙桂枝10 g,赤芍15 g,当归12 g,生黄芪25 g,细辛5 g,干姜6 g,制附片6 g,炙甘草5 g,熟地黄10 g,鹿角片10 g,炙水蛭5 g,鸡血藤15 g,青皮10 g,红花10 g,川芎10 g。继进14剂。
次年冬随访,手足厥冷未发。
  按:当归四逆汤主治阳虚寒凝致厥,手足厥冷、脉细。方中当归味甘、性温,入肝经,补血和血,能补能散,为温补肝经之要药:桂枝味辛、甘,性温,功能温经通脉,祛散经脉寒邪且能畅通血行;细辛味辛性温,外温经脉,内温脏腑,通达表里,以散寒邪,可助桂枝温经散寒,专司温经散寒而止痛;赤芍专入肝脾,功专柔肝止痛、养血滋阴;黄芪味甘,性微温,能补血中之气;川芎为血中气药;合红花、路路通活血理气、搜风止痛。在三诊疗效不显情况下,又合四逆汤、阳和汤方义,用制附片、干姜温补。肾阳;熟地黄温补营血;鹿角胶温肾助阳、填精补髓、强壮筋骨,并籍血肉有情之品以助熟地黄养血;小剂量水蛭和血活血而无破血之弊。诸药合用,共奏温经通脉、行气活血之功。    案例2:患者,女,68岁,2002年8月2日初诊。2个月前突发腹部疼痛,多方诊为“附件炎性包块”,予抗生素治疗,但包块大小无改变。右下腹隐痛不舒,略有腰酸腹胀,带下不多,大便正常,舌苔黄薄腻,舌质黯红,脉细弦。拟从肝郁气滞、湿热痰瘀互结治疗。处方:柴胡5 g,赤芍10 g,制香附10 g,青皮10 g,川楝子10 g,红藤25 g,败酱草15 g,莪术10 g,乌药10 g,土鳖虫5 g,制胆南星10 g,生黄芪15 g。7剂,每日1剂,水煎服。
  2002年8月9日二诊:服药后大便稀溏,每日2~3次,有时如水、有时呈细条状,肠鸣矢气,腰酸,舌苔薄黄腻,舌质黯红,脉细弦。上方去土鳖虫,加失笑散(包煎)10 g、八月札10 g、焦白术15 g、生薏苡仁15 g,继进7剂。
  2002年8月16日三诊:上周大便出现稀溏1次,其余时间成形,腹部隐有阵痛,食纳欠馨,舌苔黄,舌质偏红,脉细弦。8月2日方加桃仁10 g、失笑散(包煎)10 g、八月札10 g、焦白术15 g、生薏苡仁15 g,改生黄芪20 g,继进14剂。
  2002年8月30日四诊:8超复查示:右侧附件包块显著缩小,右下腹隐痛减而不尽,大便正常,食纳尚可,体重略减,舌苔黄中薄腻,舌质黯红,脉细。仍从肝郁气滞、湿热痰瘀互结治疗。处方:醋柴胡5 g,赤芍10 g,制香附10 g,青皮10 g,乌药10 g,莪术10 g,桃仁10 g,八月札12 g,法半夏10 g,制胆南星10 g,红藤20 g,败酱草15 g,生黄芪20 g,当归10 g,生薏仁15 g,炒延胡索10 g,牡丹皮10 g。继进27剂。
  2002年9月27日五诊:右侧附件炎性包块已缩小,偶有右下腹隐痛,舌苔薄黄,舌质黯红,脉细。此为瘸瘕顽疾,须继施化痰破血之剂以冀根治。处方:醋柴胡5 g,赤芍10 g,制香附10 g,青皮10 g,乌药10 g,红藤25 g,败酱草15 g,莪术10 g,桃仁10 g,制胆南星10 g,生黄芪20 g,当归10 g,牡丹皮10 g,丹参15 g。继进10剂。
  2002年10月8目六诊:8超复查盆腔炎症包块已消,天阴时心慌胸闷,偶有腰酸,苔薄黄,舌质红、中裂,脉细,面色转佳。瘾瘕已除,转从益气养阴以治胸痹,兼顾化痰活血以善其后。处方:太子参12 g,党参10 g,丹参15 g,生黄芪15 g,当归10 g,桃仁10 g,制香附10 g,青皮10 g,失笑散(包)10 g,郁金10 g,牡丹皮10 g。继进14剂。
  按:附件炎性包块属于中医“癜瘕”范畴,每因正气虚损,湿热之邪乘虚侵袭而致。治疗此类疾患,除活血化瘀外,须伍以疏肝理气、化痰消瘾、清热利湿解毒之品,正如《济阴纲目》所说:“善治瘸瘕者,调其气而破其血。”故药用柴胡、香附、青皮、川楝子、乌药、八月札诸品疏肝理气解郁,既顺肝木喜疏泄之特性,又宗“气行则血行,血行瘀白化”之训;当归养血活血、芍药和营敛阴、生黄芪益气,合用则气旺血行、肝气柔顺;取红藤、败酱草清热解毒、破血消痈;制胆南星、生薏苡仁化痰散结;失笑散、丹参、莪术、桃仁、土鳖虫破血消瘢’合用可促进局部粘连与结缔组织松解、吸收作用。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清热利湿、化痰消瘸、活血祛瘀之功。
  案例3:患者,男,46岁,1999年12月16日初诊。患者形体丰盛,体重达103 kg,多次检查示血脂增高。视之形体臃肿,大腹便便,腹壁脂肪肥厚,头额有包块隆起,面色红泛油光,时或左侧头痛,困倦乏力,舌质黯紫、苔黄薄腻,脉细滑数。证属痰瘀阻络、津血输布失常。治当化痰祛瘀通络。处方:生大黄(后下)4 g,炒莱菔子12 g,生山楂肉15 g,泽兰15 g,泽泻15 g,荷叶15 g,决明子15 g,海藻15 g,天仙藤15 g,炒苍术10 g,大腹皮15 g,鬼箭羽15 g,川芎10 g,法半夏10 g。每曰1剂。
2000年1月14日二诊:服上方1个月,初始大便每日2~3次,粪便中夹有大量油脂,近来大便曰行1~2次,且粪便中油脂亦见减少。自觉身体舒适轻松,面容渐瘦,腹壁肌肉减薄,困倦改善,面红泛光变淡,伴右侧肩臂疼痛,舌质黯红,苔黄腻。此乃痰瘀有化,络脉得通,津血输布转畅,当击鼓再进。原方加制何首乌12 g、姜黄10 g。连续服用3个月后,体重降至86 kg,查血脂亦已降至正常范围,腹壁脂肪明显减小,肢体灵活,体力增加,已无不适。
  按:周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提出了“痰瘀同源”学说,认为痰瘀为津血失于正常输化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而津血本属同源,为水谷精微所化生,流行于经脉之内者为血,布散于经脉之外、组织间隙之中则为津液,通过脏腑气化作用,出入于脉管内外,互为资生转化。在病理状态下,不仅可以津聚为痰,血滞为瘀,且痰瘀常可兼夹同病。因此,在肥胖症的辨证治疗中,除了要注意健脾利湿、益。肾化痰药物的使用,还要运用活血化瘀通络药物。若仅化痰而不祛瘀则痰浊难消,痰不消则瘀滞愈甚,最终将影响气血运行,导致中风、胸痹等并发症。故选用法半夏、苍术、莱菔子、大腹皮、荷叶、海藻燥湿运脾、化痰泄浊;何首乌滋补肝肾、养阴润津;生山楂肉、鬼箭羽、川芎、天仙藤、泽兰、泽泻、姜黄祛瘀通络、化痰利水;大黄、决明子通降郁火、荡涤瘀热、推陈出新,借阳明为出路。诸药合用,共奏化痰祛瘀治标、健脾益肾治本之功。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