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一张方子,阻断病情发展,这医案值得认真品味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内科学》、《中华脾胃病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章,我来给你聊聊,中医阻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验案。

慢性萎缩性胃炎,这是一种常见的胃病,而且距离胃癌,仅有一步之遥。

中医对此,有什么建树?

来,我给你说说这个故事。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年40岁,医案记载姓齐。

这个人,早在14年前,胃就不好了。一开始,她胃里反酸严重,胃痛,胃胀。后来,他渐渐不吞酸了,胃里面开始有烧灼感,同时不断有刺痛感传来。常常嗳气,虽然有饥饿感,但是又不想吃东西。

由于食欲差,此人后来每天进食都是流质为主。即便如此,她饭后还是会感觉到胃胀。

用患者自己的话说,她的胃,现在已经瘫痪了。

到医院去,此人很快被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经过介绍,此人求李振华先生诊治。

李师,我国首届国医大师称号获得者,在中医脾胃病治疗方面,曾是全国的标杆人物。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网上查一查。

刻诊,见患者脉象弦细,舌边有瘀斑,舌质红,舌苔薄白缺少津液。

经过一番权衡,李师的笔下,出现了一张方子。但见:

辽沙参15克,寸冬15克,石斛15克,知母10克,花粉12克,白芍12克,山楂15克,鸡内金10克,赤芍12克,陈皮10克,乌梅肉10克,丹参15克,延胡索10克,丹皮10克,甘草3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连用20剂以后,胃部的灼热感和刺痛感,基本消失了,食欲好转,胃胀减轻。这个时候,原方去掉延胡索,加上党参15克来益气生津。

就这样,原方加减应用四个多月,患者诸证消失。每天吃东西,从原先的250克流食,到现在的400到450克主食,变化非常显著。

这是李振华老师早年的一张验案,初诊时间是1987年5月份。

我个人认为,这张方子是很有代表性的验方,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属胃阴不足的人,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什么叫做胃阴不足啊?上头医案里这位就是。

你看,此人舌红,舌面少津。这说明什么?是不是说明阴津亏少?

另外,她胃部灼热,这个更说明胃中阴亏、虚热内生。

我们的胃,就是一口锅。我们的胃阴,就是果锅里的水。锅里的水没了,炒菜做饭可就都不成了。所以啊,患者反酸、吃不下东西、胃胀。这就是所谓胃阴不足,胃气不降。

另外,胃阴不足,势必影响血液的运行。日久,就形成了血瘀。淤血阻滞,患者的胃部就会传来刺痛,舌头就有瘀点。

这个时候怎么办?当务之急,就是滋补胃阴,化瘀理气而止痛。

我们看看当时李师开的配伍吧——

辽沙参15克,寸冬15克,石斛15克,知母10克,花粉12克,白芍12克,山楂15克,鸡内金10克,赤芍12克,陈皮10克,乌梅肉10克,丹参15克,延胡索10克,丹皮10克,甘草3克。

这里头,沙参、寸冬、石斛、知母、花粉、白芍、乌梅,可以养胃阴。这是关键。赤芍、丹参、丹皮、山楂、延胡索,可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鸡内金,健胃消食,陈皮,理气止痛。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我不过是用最粗浅的办法加以解读。

在这里,我想请此刻的读者朋友,别管你是专业的,还是非专业的,都把上面的验方抄下去。一来,今后提高临床技艺,二来,为自己的胃病找到一点治疗方向。当然,我绝不主张在不经辨证的前提下盲目尝试。作为名家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参考,但不能照搬。我们还是要在中医师的帮助下来借鉴化裁。

其实,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中医看来,还是以上文所述的胃阴不足类型居多。这样的患者,中医往往用滋补胃阴、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办法应对。可以说,李师在上头所用的方药,确实周正平和,十分扎实。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另外,我们应该充分理解胃阴的作用。胃阴,是胃功能正常发挥的基础物质。我们在饮食过程中,不要去伤害它。所以,文老师从来不主张吃得辛辣。辛辣的东西,是伤害胃阴的。白酒那玩意儿,不要碰,也会伤害胃阴。煎炸热性食物,不要碰,胃阴伤不起的。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