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神童诗那么多,为什么只有《咏鹅》被选入小学课本?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张爱玲曾说:“成名要趁早”,虽说少年成名不见得能代表一个人最终的成就,但越早成名能让人生起点更高。尤其是幼童时期成名的“神童”,往往一朝成名后会受到名家青睐收为学生,往后的科举入仕也更受关注。

古时很多神童都是凭借一首“神童诗”成名的,比如骆宾王七岁作《咏鹅》、杜甫“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杜甫的神童诗已失传)、寇准八岁咏《华山》、黄庭坚七岁作《牧童诗》。

在古代诗歌史上,神童诗比比皆是,即使经历千年,依然有很多传世。宋人汪洙就曾专门收集历代神童诗,编纂了一本《神童诗》集子,里面收录了很多神童诗。

很多至今脍炙人口的名句都是出自《神童诗》,比如: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再如: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

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

还有: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神童诗》大多为幼童所作,故而语言多浅显易懂,诗中的道理也很朴素,因而很适合幼童少年学习。古代很多私塾都将其作为启蒙教材。

不过时至今日,作为启蒙教材的现代小学课本中,唯一一首入选的神童诗却是骆宾王的《咏鹅》:

咏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这首《咏鹅》是小学一年级课本中的第一首古诗,想来大家都能倒背如流了。那么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神童诗,只有这首《咏鹅》被选入小学课本呢?

其实原因有三:

其一,《咏鹅》是一首咏物诗,所吟咏的是单一的主体——鹅。相比“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等其他神童诗,《咏鹅》的主旨很集中,更加适合小学生学习理解。

其二,《咏鹅》的艺术手法通篇采用白描,却有静有动、有色彩映衬,把鹅的形态动作之美表达得极为鲜明。可以通过此诗培养小学生从形态、动作、色彩、环境等方面学习对一件事物的描绘方法。

其三,《咏鹅》的艺术美极为出众。既有听觉上的鹅之“歌”、又有视觉上的鹅之“白毛”、“红掌”,水之“绿水”“清波”;既有静态的“浮”,又有动态的“拨”。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极富画面感,非常有益于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

而相比之下,黄庭坚的《牧童诗》,过于早熟;汪洙的《神童诗》大多浅薄;寇准的《咏华山》少了些生活美。其余神童诗也大多不如《咏鹅》远甚,因而骆宾王的《咏鹅》能被选入小学课本可谓实至名归。

附:

牧童诗

北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咏华山

北宋·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答钟弱翁

宋·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