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一次把脉后的心得体会
导语:“大夫,先把把脉再问吧”,这种情况大家应该都碰到过,我也不喜欢这种情况,但也明白这种情况既是对中医大夫的考验,更是难得的学习机会。
精彩文章
学而时习之——一次把脉后的心得体会
作者:李超
11月21日坐诊汉典中医医院,一36岁女性求诊,坐下后把手往脉诊上一搭,冷冷地说了句“大夫,你先把脉说说我的情况吧。”
这类情况想必很多中医同道都碰到过。先把脉,再问症是我习惯的诊病流程,但说句心里话,我不是很喜欢这类患者,一来患者多疑心重重,服中药效果会打折扣,二来把脉推测总有失手的时候,脸面上着实难看。
既来之则安之吧,我看了看患者大概情况,肤色偏白,形体消瘦,眉头紧锁,大致推测脾土运化存在问题导致气血化生不足,同时肝气郁结不疏;把脉时顺便试了试患者手温,手很凉,应该也是气血不足导致的手足不得温煦;仔细把脉,患者两寸脉细数,两关尺脉沉涩无力,重按方得,细数脉应当是“阴不足阳往乘之”的结果;另外左寸关乎肺,或有口干、咳嗽等症;右寸关乎肝,或有头晕、失眠等问题;女性患者气血不足,而手脚冰凉,月经应该量少色暗夹有血块,多数还会有月经后期的问题。
又让患者把舌头伸出来,舌淡暗苔薄白,应该也是脾胃虚寒夹有瘀血的佐证。于是我把自己推测的怕冷、心烦、饮食喜热恶冷、月经量少并后期、眠差易醒等问题告知患者,患者面色稍微好看了些,点了点头,冷冷的又问了一句“还有呢?”
听到患者这句话,我就知道自己没有把她的主要问题说出来,这倒不是很急了,因为之前的症状既然推测正确,说明中医证候的推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剩下的就是按图索骥了,我把《伤寒论》中少阳证、太阴证主症说了一下,说道“腹胀”、“呕吐”的时候,患者说了句“终于说对了”。
好吧,考核算是过关了。四诊既然正确,处方便很简单了,予柴胡桂枝干姜汤、茯苓饮、当归芍药散合方治疗。
昨日患者微信告知,服药后症状改善明显,我很高兴,依照习惯把病例总结整理一下。整理时发现几个问题,患者脉数该怎么解释呢?为何把脉发现脉数没有想到呕吐的问题?
带着疑问,我翻阅了下《金匮要略》,果然找到了答案,书中记载“问曰: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今脉反弦,故名曰虚。”这句话在《伤寒论》中也有记载,前几日我还背诵过,但是仅仅是背诵,未曾逐字逐句地细细分析过。而今再结合临床,便对这句话有了更好的理解与更深刻的体会/更牢固的记忆了。
背诵经典,反复读经典总会有收获。踏踏实实,做个好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