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忆兵:我的导师刘敬圻先生

我于1984年秋考入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师从陶尔夫先生,攻读中国古代文学之唐宋词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学位。从这样的角度出发,我应该称呼刘敬圻老师为师母。

刘敬圻先生

然而,刘师同为黑龙江大学古代文学教研室的老师,对我平日的教育和帮助不亚于陶师,对我人生观最后定型之影响亦不亚于陶师,我始终认为我读硕时期有两位极其优秀的导师。

刘师对我第一方面的教育和影响来自其学术论著。

刘师研究方向为明清小说,与我读硕研究方向略有距离。但我清楚地知道:做好一段时期文学之研究,必须首先通览大局,故从先秦至近现代文学作品和研究论著,我皆努力有所涉及。

明清小说方向,首选刘师论著阅读,不仅仅因为我们的近亲关系,更是倾服于刘师的才情。刘师论著观点新颖,证据充分,论述细密,尤其是那一份行云流水般的流畅通达,深深吸引了我。

《明清小说补论》(增订本)

刘师言及《红楼梦》描述大事件、大波澜的艺术经验,有“淡淡写来,淡淡带出”、“高潮蜿蜒而来,又逶迤而去”、“照应在无意随手之间”等层面的论述,余以为此三点正是刘师学术论著之特征。

在学术著作中达到如此论说境界,需要缜密细致的逻辑思辨能力、自由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刘师如烹小鲜,操纵自如。其学术论文不避口语化,如同家常絮叨,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某次,刘师对我说:文学创作可以利用模糊、晦涩等等创作手段,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拓展审美空间,而文学研究正是要把这些模糊、晦涩变得清晰明白,帮助人们阅读和理解。换言之,学术论文要写得让人读懂。

《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学科通志》

这是刘师学术论文的标准,也成为我以后学术研究的圭臬。我给自己学术论著的规定是:“其一,要让有高中文化水平的读者读懂;其二,专家读完后能发现其创新之处。”即遵循了刘师的教导。

学界总有一些混混,故意扭曲语言表达,以晦涩掩饰肤浅,以佶屈遮盖无知,此种歪风尤其坑害学生。未入门之学生,最初接触这些晦涩佶屈,惊为天人,顶礼膜拜,以至部分堕入恶障。

我一直认为“文艺学”领域,此风最盛。曾多次有人以“我也能读得懂”来批评或贬低我的学术论著,我只能无奈而已。

刘师对我第二方面的教育和影响来自其课堂教学。

刘敬圻先生在授课

刘师上课,从不需要看讲稿,所有的讲解、论说、文献资料,随手拈出,一一板书,毫不费力。其课堂教学亦如行云流水,且精彩纷呈。

我在读硕以及留黑龙江大学教学期间,多次前去蹭课,获益良多。我刚刚走上高校讲台,刘师即告知自我教学经验:每到上课的前一天,无论是多么熟悉的内容,无论是讲述了多少次的课程,她总是独自面对备课教案,反复阅读,最后在脑海中演绎课堂教学过程,甚至进入空明状态。

我遵从刘师教导,对待课堂教学从不敢马虎放松,三个步骤一定要完成:广泛阅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献资料,认真写出备课教案,反复熟悉以至背诵教案。

刘敬圻先生讲座海报

如此备课和教学让我尝到多种甜头。第一,往往一次备课,就是一篇学术论文的完成过程,我的许多论文来自我的备课教案;第二,由于教案娴熟,上课不会有阻隔停顿之感,思维和语言非常流畅,且时时灵感突现,下课后马上记录下来,成为学术论文新的起点。至今我仍然保持每次上课前重新备课的习惯,教案每每更新,不敢凭借记忆对付。

80年代,黑龙江大学中文系曾召开一次青年教师座谈会,交流如何向刘师学习课堂教学经验。我的发言是:只要像刘师一样认真投入,一定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在工作中,我遇到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拼凑文字发表以求名求利特别积极,课堂教学或是随意闲聊,或是拿一本他人教学用书一字不落朗读,基本职业道德都不具备,我每每总是相当气愤。可恨的是,当下这样的精致者总是获利。

《南宋词史》

刘师对我第三方面的教育和影响来自日常生活。

刘师为人正直善良,乐于助人。据我所知,所有需要刘师帮助的后学晚辈或青年教师,刘师总是不吝付出。我是陶师招收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此后陶师、刘师门下都称我为大师兄,在陶、刘门下也享尽了大师兄的优惠。

读硕期间,刘师除了指点我学习方面以外,对我的生活起居关心入微,略举数例。

某节日前后,学校窜休,星期天授课。我因前一天节日喝酒聊天过晚,第二天呼呼大睡。刘师穿过整个校园,到宿舍唤我上课,当时我是在陶师书房,一对一授课的。早上八点的课程,我10点才在陶师书房坐下,刘师立即端上热牛奶和饼干。

《说诗说稗》

某腊月我感冒发烧,晚上刘师居然踩着冰滑的地面,送滚烫的鸡汤到我宿舍。其他大米、水果之类,叨扰老师甚多。同学戏言:你从老师家拿来这么多吃的东西,不是“硕士硕士”,而是“硕鼠硕鼠”。

陶刘二师做事原则:只允许老师帮助学生,不允许学生帮老师干活,学生惟一的任务是读书学习。多年以后,刘师曾经表扬我“不俗”,理由是我读硕期间从来不给老师送礼。我现在也努力以陶刘二师的做事原则对待学生,期望师门能有一个很好的传承。

刘师退休已经多年,自称不给晚辈和学生添麻烦,尽量快乐健康地生活着。刘师在八十华诞师生聚会上说:看待生命之流逝,就应该如同看待大海之潮起潮落,寻常而平淡。我也临近退休,再度从刘师处获得教诲。

刘敬圻先生

文末致意:愿先生健康长寿,快乐幸福!

(0)

相关推荐

  • 播音专业评职称出书 播音方向专著著作10万字出版

    播音专业评职称出书 播音方向专著著作10万字出版 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成立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广播电视台和其它企事业单位中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播音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名称为:播音指导. ...

  • 张小萍教授脾胃学术思想研究

    本文在探析脾胃学说发展源流基础上,主要通过搜集和整理张小萍教授的学术论著.医案.医话.医论,临床病例,既往研究张小萍教授辨治脾胃病经验的论文论著及历代医家阐论脾胃理法方药的论著等相关资料,按一定的逻辑 ...

  • 文史知识 | 诸葛忆兵:宋代武举

    宋代武举考试,承唐代而来.唐代武举比较简单,不是常选科目.<新唐书·选举上>云:"又有武举,盖其起于武后之时.长安二年,始置武举--其选用之法不足道,故不复书."北宋前 ...

  • 文史知识 | 诸葛忆兵​:宋代科举之“期集”活动

      期集,即约定时间聚集,原来指各种聚会活动.唐代新科进士的"期集",指赴固定地点"期集所"举办宴席等联谊活动.<新唐书>卷四四载:"举人 ...

  • 诸葛忆兵:《宋词百首译释》校读后记

    陶师<宋词百首译释>将由商务印书馆重版,我奉师命,重点校读"说明"部分并出记,即校读词作阐释和艺术欣赏的章节. 这是一项令人赏心悦目的工作,我仿佛面对陶师,再度回到那青 ...

  • 诸葛忆兵:漫谈高阳历史小说

    台湾历史小说家高阳的众多作品在大陆流行畅销,已有数十年,多家出版社争相出版,盗版书随处可见,都说明了高阳的受欢迎程度.大陆读者还从电视屏幕上熟悉了改编的高阳历史小说<八月桂花香>(讲述胡雪 ...

  • 诸葛忆兵:《南宋孝宗时期词风嬗变研究》序

    陈丽丽老师2010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跟随我攻读博士学位,其时她已经是河南大学文学院的副教授.带着相对厚实的学术积累来到国学院,她再度从零开始,踏踏实实地将自己埋进了专业书堆. <南宋孝宗 ...

  • 刘上生:古代小说批评方法的新探索——评刘敬圻先生的还原批评

    刘上生:古代小说批评方法的新探索——评刘敬圻先生的还原批评

  • 【军旅琐忆】刘敬行||冰峰(五首)

    冰  峰 --献给冰雕连 刘敬行 一个冬天记忆的沉重 扺不过长津湖一小片薄冰 和透骨的冰冷 冰花没有香气 专注于绽放 绽放雪窝子里永久的安宁 阵地像一张白纸 书写着世间最温暖的绝望 留给一代代的雪花吟 ...

  • 【忆我的父亲】/ 刘向阳

    忆我的父亲 刘向阳 站在父亲的坟前,看着燃烧的烛泪在痛楚中流逝,我何常不想念我的父亲. 这种痛心的伤怀成了我挥之不去的伤,这样的伤怀在痛割着我的身体和灵魂.慢慢地让我痛失,它触到了我的痛点,任凭这带血 ...

  • 形意拳十二形·教程(刘敬儒)

    形意拳十二形&#183;教程(刘敬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