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桥上铁索40吨重,康熙时候怎么建造的?
1863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转战至大渡河,由于河水冰冷刺骨,水流湍急难以架桥渡河,最终被清朝总督骆秉章包围,石达开的妻子以及追随他的很多军民都跳河自杀,场面甚至惨烈。
1935年,红军在遵义会议之后取得让敌人胆寒的战斗成果,蒋介石曾经幻想着再次上演石达开当年,但是英勇的红军战士昼夜奔袭后飞夺泸定桥,打破蒋介石的美梦。
泸定桥是横跨在大渡河上的一座铁索桥,也是现在泸定桥风景区的核心景点。泸定桥的历史要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间,康熙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力度,决定在大渡河上修建一座桥。
公元1706年4月,也就是康熙45年,桥梁顺利完工,康熙决定为这座桥赐名,没想到他却犯下一个错误。清朝时期,大渡河被称为沫水,但是康熙皇帝却错误地认为是叫泸水,再加上当时康熙刚刚平定了当地的吐司叛乱,于是选择平定二字,于是泸定桥的名字就被确定下来。
众人虽然知道康熙皇帝犯了错误,但是却无人敢指出,于是这个错误就一直延续下来。除此之外,康熙还专门为这座桥题字,写着“一统山河”,也可以窥见康熙皇帝的心愿志向。
泸定桥全长接近104米,宽度为三米,是由十三根铁索组成的,在红军抢夺泸定桥过程中,22位勇士就是攀着光溜溜的铁索,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冲向对岸的,令人肃然起敬。
在大渡河上修建铁桥并不容易,资料显示,泸定桥上共有超过一万两千个铁环,这些铁索的重量要超过40吨,按照现代人的思维,修建这样的铁索桥必定是需要用到大型设备的,但是这些条件在清朝康熙时期都是没有的。
所以,很多人会发出“泸定桥是如何建成的?”的疑问。此处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
在建造泸定桥之初,人们曾想过木桥,但是当时的条件并不适合,尤其是这里经常会遭遇山洪,经过实地勘测后最终决定采用铁索桥的办法。
在泸定桥景区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修建泸定桥的官员一筹莫展,此时有位藏族的勇士主动站出来,他表示自己可以携带绳索渡过湍急的河流。官员允许了勇士的计划,他凭借着高超的游泳能力顺利将绳索带到河对岸。在绳索的另一端绑上铁索,对岸的人通过拉绳索将铁索传递至河对岸,最终完成固定,就这样成功将十三根铁索全部传递到对岸。
这个传说只是当地流传的英雄故事,而泸定桥的建造实际上是另外一个方法,专业术语叫“索渡原理”。
详细的建造过程是这样的,首先要向河对岸送过去一根绳子,搭建起一个绳索,这样的事情并不难,虽然大渡河的水流非常湍急,渡河的难度非常大,但是古人仍然要来往于大河两岸,这些激流险滩都是家常便饭。
横跨大渡河的绳子并不是只有一条,而是有两条,第一根为主绳,是用来引导方向并且承受一定的重量,在第一根绳子上面会套有竹筒,这些竹筒上又打有小孔,小孔的目的是将竹筒与铁索环固定起来。
河对岸的大力士们通过拉动第二根绳子就可以让铁索随着竹筒跨越大渡河,在传递铁索的过程中是不能让绳子和铁索落入河水中的,因为河水湍急会冲断绳子。
由于铁索非常重,所以会形成一定的下坠弧度,于是工匠们就在大渡河的两边分别建造了高台,用以避免铁索在传递过程中落入水中。
修建泸定桥的铁索顺利渡过河面,但是建造桥面需要将锁链拉直,这也是一项颇有难度的工作。聪明的古人自然有办法,首先要在前期修建的坚固桥头的基础上安装转盘,转盘的目的是拉紧铁链。
完成这项工作需要超过70名壮汉,用木棍推动转盘一丝一毫地拧紧,最终固定下来,这样就形成了桥面。固定铁索的两端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分别在两岸的桥头挖出来两个深井,在井底放置着横向的卧龙桩和纵向的地龙桩,随后用生铁浇筑在上面,就这样,铁链就牢固地固定在地下。
最后一项工作是为铁索桥铺上木板,这样就极大方便了两岸来往沟通。泸定桥是我国川藏之间茶马古道的交通要道,在一定程度上如康熙所愿,为民族的交流融合和国家统一做出贡献。
泸定桥修建完成后数百年间,是如何能够屹立不倒延续到今天的呢?实际上泸定桥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次的铁索断掉,但是每次都会进行修补,并且会运用更加先进的技术进行复原加固。
比如1969年6月,在此次泸定桥修复中使用了低碳圆钢制作铁链,而不再是以前的手工打造的毛铁。再比如1970年,曾经使用大型起重设备将断链从河底拉起来,并重新接好。
虽然泸定桥上的铁索曾经出现过断链,但是它的质量仍然是非常好的,这主要是源于清朝当时的一项制度。
修建泸定桥需要的铁并不是当地出产的,因为泸定县铁资源稀少,连铁匠都很少,当时是从荥经县炭火锻造成形,运送到泸定桥。
为了保障每个铁环的质量,当时的监工要求每个铁环都必须刻上铁匠的特定印记,因为生铁锻打的铁环是非常容易被氧化腐蚀的,如果一条链子上有任何一个残次品,那将会直接导致整条铁链断掉,家中桥梁整体负担,可能会导致整体绷断。
其实这样的监工方式很早就已经出现,修建城墙时使用的石块等等,这些都通过特殊印记做到可以追溯。泸定桥修建完成后并不是高枕无忧了,还需要每隔三年派人来检查维修,来检查的都是极有经验的老铁匠,他们用锤轻轻敲打每个铁环,发现有问题的铁环就标记出来,随后又专人来处理。
泸定桥的美不仅仅体现在它所处的地理环境,也在于冰冷铁索背后的古人智慧和勇敢,更有发生在泸定桥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