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谭维维上热搜:千万别在朋友圈抱怨

上个月谭维维为了新专辑发了一条微博,抱怨流量当道的时代,自己“失去”了市场。乍一看没什么问题,但字里行间的抱怨却很值得人思考。什么样的人更容易陷入抱怨,而解决抱怨的方法是什么?这篇文章3300字,花8分钟读完,希望你能够走出抱怨,握住改变命运的机会。

作者 | 有意思教练
编辑 | nana
来源 | 有意思教练(ID:MessageCoach)
记得前几天有个热搜,是谭维维发文称自己羡慕流量明星,抱怨自己的专辑无人关注。
这一篇情绪满满的小作文,文字一气呵成,没有分段而且内容很长,看得有些晕。
其实大意就是这张专辑谭维维很用心,邀请了音乐大咖和品牌制作人参与,还是自带流量的女性话题。
但在连续宣发之后,关注度仍然为零。
这种状态让谭维维感到委屈,觉得:凭什么流量比实力更容易获得成功?
最后,她还自问:难道只有放弃自我才能得到市场吗?

陷入抱怨的2种原因

不要为失败找借口

其实,一开始还比较正常,字里行间能看出她对这个专辑确实下了大功夫,她也确实是有实力的歌手。
但这不由得让我想要去探索谭维维这种抱怨,其背后的成因究竟是什么?
一、受害者心态
有受害者心态的人,经常把自己当成孩子看待。
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没有行为能力,不能为自己的一切负责任,什么事情都要靠他人。
特别是在自己遇到不成功或不好的结果时,会把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归因于他人。认为自己是被迫承担这个结果的,充满深深的无力感,觉得自己无比可怜。
这篇微博,就体现了谭维维觉得自己是“流量至上”时代下的“受害者”。
她之所以一直没有出圈,就是流量惹的祸。但她却忘了,不是所有实力咖都被流量淹没。
比如秦昊和《隐秘的角落》。
秦昊在《隐秘的角落》之前,除了“文艺片男神”和“伊能静老公”外,几乎一点流量都没有。
《隐秘的角落》主创团队也没用一个流量演员,宣发也是正常宣发,没有任何出格。
但人家就是靠质量火了,到现在还有余温。
为什么?
秦昊在采访中表示:“你演的好的话,有好的作品,他(她)不可能没流量.但如果你有了流量,永远演的不好,那流量是哪来的我就不知道了。”
一句话把流量和实力之间的关系讲得明白。

二、为失败找借口

我的朋友 Fiona,在公司竞聘失败,为这事,找我聊了3次,每次的路数都差不多:
上半场愤怒:气死我了。
中场委屈:我做了那么多努力……
下半场抱怨:不公平!为什么不是我?
耐着性子听到第3次,我觉得,如果我是她的老板,我也不会用她。遇到问题 ,只会发泄情绪和抱怨的人,哪有时间好好去工作呢?
她明显就是通过抱怨在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
觉得造成竞聘失败的结果是老板有眼无珠;
竞争对手展示了很多规则之外的东西,是公司的竞聘流程有问题;
是自己运气不好,那天出门前没烧香;
......
总之,自己啥问题都没有。但问题是,你怎么知道你努力的方向就都是对的呢?
从来没有一个逻辑关系叫做:因为我辛苦准备了很久,所以我会得到我想要的那个结果。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遇到失败与挫折,情绪波动每个人都会有。
但如果在短暂的波动之后不能分析导致失败的真正原因,不能透过失败有所学习,那么这么珍贵的礼物就会被你错过。
所以,等 Fiona 再和我聊这个话题时,我很直接地问了她 3 个问题:

1、竞聘已经失败了,你跟我重复这个流程,对这个结果有什么影响?对你有什么帮助?

2、从知道结果到现在的这段时间,如果你不去反复抱怨,你可以去做些什么?

3、如果你看到自己的下属竞聘一个岗位失败就天天抱怨无心工作,你会怎么想?

她被我问的有点语塞,开始意识到一些什么,絮絮叨叨的祥林嫂模式终于被按了暂停键。
我也没继续说什么,被留白的空间里,有些什么浮躁的东西渐渐沉了下来。
▲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解决自我抱怨的3种方法
从心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前面分享了抱怨的原因,接下来就讲一讲容易陷入抱怨之中,我们该怎么办?
一、识别状态
无论你是由于以上的哪种原因陷入抱怨,一旦你无意识地陷进去,都是你的一种习惯或行为模式。
想要有所改变,就不要让自己沉浸在这种模式中。
当你能够抽离出来,以一种第三方的视角看待自己,并且意识到:“我现在在抱怨了”,那你一定能马上停下来,停下来才有可能做调整。
否则,抱怨是会自己发酵的,就像被持续充气的气球一样。
当这个气球大过你的理智时,在你还没意识到情况下,一些不理智的决定和行为就已经发生了。
反过来,当你能够识别自己抱怨的状态了,你就能够识别出他人的抱怨,避免被这种负面情绪传染。
就像谭维维这次,微博整段文字情绪化,不是很理智。
并不像那个能和华阴老腔合作演唱《给你一点颜色》的女歌手,会说出的话。
从她的歌能听出,这个女人应该是有民族感,有力量,很大气的。
之所以没控制住自己,就是因为她没及时把自己从抱怨的情绪中抽离出来。
使得那种指责外界的情绪会越来越强烈,污染自己,传染他人。
二、焦点在我
暂停之后,无论你抱怨的是什么人,什么事,什么规则,什么决策,都把焦点拉回到自己身上。
就好像你和很多人一起站在舞台上,幕布拉开,聚光灯的一束光就只打在你身上,周围的一切都看不到了,你也只能看到自己。
把焦点拉回到自己身上,问问自己:
分析原因:我做了什么/或者没做什么,直接或间接导致了这个结果的发生?
理解现状:结果已经发生,我还能做点什么,降低这个结果对我的负面影响?
展望未来:虽然这个结果不太好,但我从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可以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三、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其实说白了,就是“面对现实,积极认怂”(这是高琳老师的原话)。
很多人都没有活在现实中,而是活在自己的幻想里。
而那个幻想的世界,自己是完美的,或者在日渐完美的过程中,也有很多对他人的期待,期待他人能成为自己希望的那样。
这些都不是现实。
面对现实,积极认怂有好几层意思:
1、现实就是每个人的人生中,不如意的事情都是十之八九。
就像罗曼罗兰说过的那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爱它。”
享受自己生活中如意的部分,接纳不如意的,做更多的尝试,让自己的生活经历更加丰富。
我们决定不了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掌控它的厚度。
而当你的经历变厚,意味着高光时刻更高,低谷更低,那么,你的反思空间和成长空间就会越大。
2、还有一个现实叫做:你是你,别人是别人。
就算再亲密的父母伴侣儿女,你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每个人有自己的思想与需求,没有人永远有义务满足对方所有的需求,尤其当这个对方是一个成年人的时候。
所以,能够为每个人生命负责任的,只有自己。
任何推卸这个责任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就算你心甘情愿把自己的人生遥控器交到别人手上,人家愿不愿意用它还是另外一回事。
3、认怂大家都明白,对。就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但是我想说的放弃,并不是永远放弃追求任何的改变与成长,满足于自己一切的现状。
这不是自我接纳,而是盲目自信。
我想说的放弃是,不是我不行,是我还不行,或者是我在这方面不行。
言外之意是,我未来有行的可能,我在其他方面很行。
这是对自己的客观描述,也是对自己的接纳。
我很喜欢知乎上对自我接纳的一个描述:
“自我接纳是这样一种感觉,我知道我现在是这个样子,我接受这个事实,我接受现在的我就是有缺陷、有不足、不完美的,我接受我就是现在这个样子。”
认怂也好,接纳也好,都只是个开始,后面就要开始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我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才是”积极“两个字的意义所在,也是为自己负责任的体现。
反正吧,小吐(槽)怡情,大抱(怨)伤心伤身伤关系。

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

不要放弃改变自己的机会

越是觉得自己失败的人,往往越看不起规则。

因为如果承认规则是公平的,那就等于否定了自己。
所以很多抱怨的根源,都来自于我们感受到了规则的不公平,而我们不是某个结果的收益方。
其实,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绝对公平。
当我在甘肃支持公益组织EGRC(乡村女学生教育基金)的项目时,看到那些出身贫困的女学生积极乐观地面对现实,通过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时,我非常感动,也倍受鼓舞。
一个人的出身也许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 TA 的命运,但如果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其实,就放弃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每个人都只活这一辈子,反正我不想放弃这么难得的机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