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江:阅读石头的史书
◎履痕处处
□袁 冰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还有人说,建筑是一部石头筑成的史书。位于太行腹地的河北省井陉县南障城镇大梁江村,无疑,既是凝固的音乐,又是一部石头筑成的史书。
大梁江村,始建于元末明初,迄今600多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也是“中国最美古村落”,至今仍有保存完好的314座完整四合院落和4000多间全部由石头建成的房屋,有着历史的厚重感和美丽的发展前景。
不曾进村,就被村前的那棵唐槐震撼,一条条枝干粗壮遒劲,伸向天空,浓荫遮蔽,四方阴凉。细看,树心已经镂空,被保护性填塞,舒展的枝干也被托起,以减轻枝干的负荷。即便如此,那唐槐还是用沧桑褶皱的树皮从地下汲取营养,源源不断地滋润着头顶一方枝繁叶茂,旺盛的生命力令人连连赞叹。这棵唐槐树龄已逾1300多年,以“太行古槐”闻名遐迩,是大梁江的第一道独特风景。
在唐槐树左侧,有一座阁庙相接的古老建筑,灵慈阁。上为楼阁、下通行人,中间用巨石券成拱形,匾额上书“襟山带河”四个大字。左侧竖一石碑,依稀可辨记载着阁庙的修建过程。灵慈阁是进入大梁江古村落的入口。踏着脚下的鹅卵石由阁门而入,古道遗痕尽收眼中,大青石块、鹅卵石已被行人、车辙碾踩得凸凹不平。过了阁门,扭头回望,可见一面影壁,由镂空的六棱青砖组合而成,上面雕满了花纹。中间一幅犭贪兽图,告诫子孙们做人要戒贪知止,为官要廉洁清明,经得起良知的评判。由此可见,这是大梁江人在时刻提醒着子孙后代,切莫贪得无厌。
街道高低错落,纵横交错,房屋依山而建,顺势而成。或层台高耸,或小桥曲径,或灰墙黛瓦,这些砖、石、土、木、瓦,在大梁江人的手中,宛如高低强弱的音符,组成一首首多变的乐章,在清雅婉转、古朴雄厚中建成了一栋栋民居古建筑。大梁江村内主要街道有上街、下街、中街以及5条巷子。巷子有宽有窄,有长有短,房子布局独特,功能明确。有“垂花门楼”“八大会馆”“县长楼”“翠屏院”“月光院”“京风四合院”,更有“古戏楼”余音悠悠,仿佛戏台上还唱着世事沉浮、悲欢人生。戏台上的楹联更是抒评了戏剧人生的真谛,上联:可删可存格外文章图外注;下联:不真不幻水中明月镜中花。
在大梁江村,热情的村民们只要听说是来游玩的,都会热情地指向“武举人院”。武举人院,也就是“武魁院”。“武魁院”占地两亩,房屋百间。进一道门,可以走遍九重院落,院中有院,院里有楼,楼上有楼,楼顶有院,楼能通楼,院能通院,所以当地人称“一宅九院”。整座院落高大宏伟,气势威严,可以说是深山里的“大宅门”,还有一说,这是河北的“乔家大院”。村中还有一“秀才院”,秀才梁润,就是武举人梁深的胞兄,梁氏兄弟一文一武,一门双杰,成为大梁江经久不衰的佳话。
那些古村落里的建筑,就像一个个凝固的音符,奏出美妙的音乐;那些沉默的石头,就是一个个文字,筑成传奇的史书,让我们在大梁江村,一起聆听,一起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