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读了李商隐的名作《贾生》,也即兴创作了一首七言绝句《贾生》,却更有远见
一个重大的事件,一位杰出的人物,一处优美的风景,都会吸引众人的注意。文人墨客们还会根据自己的感受,将其凝固在诗行,也让更多的人可以体会和深思,于是又会激发后人进一步感悟,又得出不同的结论。
比如对于昭君出塞这件事,杜甫、刘禹锡等人都曾赋诗抒怀。再如,对于西施这个历史人物,也是有褒有贬,李白、罗隐等人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却很难说谁的评价更显正确。
晚唐诗人李商隐怀才不遇,于是便想起了西汉的才子贾谊,还写了一首《贾生》,其中的名句“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大家一定印象深刻。
(附:贾生
唐·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义山在作品中抒发了新警透辟的议论,让人很受启迪,可是北宋的一位诗人却不以为然。下面分享王安石读了李商隐的名作,也即兴创作了一首绝句,却更有远见。
贾生
北宋:王安石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司马迁在《史记》里将贾谊与屈原同传,在于显示他们都有忠君爱国之志,经邦济世之才,但又都生不逢时,无以施展抱负,具有共同之处。
司马迁之后的班固创作了《汉书・贾谊传》,他对贾谊在历史上的影响看得更为分明,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贾谊的正确主张,基本上都得以施行,所以贾谊虽然离世较早,位不至公卿,却并非怀才不遇。王安石的这首诗,就是以班固的论点为依据而写的。
唐代诗人贬官后,经常作诗安慰自己,往往以贾谊被贬长沙作比,而诗句之中总不免提到汉文帝薄恩、贾谊不遇的意思。如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还有李白的《巴陵赠贾舍人》都是如此。
而王安石一方面接受了班固的论点,另一方面又按照自己的实际遭遇,写出了翻案文章。起句就采用《汉书》的原话,申明主旨;次句以反诘的口吻,反衬出正面的意思。
后两句则对《汉书》里的文字稍加改写,班固说贾谊虽然没有被封为公卿,但政治主张已被施行,不能算是不遇,是就贾谊立论。
王安石则说自古以来,虽然许多人位列公卿,可是他们获得的只是爵位。而其政治主张却被皇帝搁置一旁,并未付之实施,这才真是对臣子的薄恩,是针对古人泛论。
前人多以为,皇帝赐予臣子很高的爵位,就是恩深,否则就是恩薄。而王安石则认为,皇帝对臣子施恩之厚薄,不在于所赐爵位之高低,而在于是否采纳他们的政治主张。
如果言听计从,就是恩深;否则,即使爵位再高,也只能算是恩薄。这种看法,反映了作者卓越的见识。
王安石得到宋神宗的赏识、提拔和支持,在保守派与顽固分子的围攻之中,坚决地推行新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皇帝对他付托之重、信任之久,在历史上也是极其罕见。
这种君臣之间相知相识,使他对皇帝充满感激。作者又因这种知遇之恩、以及在改革中取得的实绩而自豪,因而他对汉文帝和贾谊的关系,也有超出常人的深刻体会,能够做出正确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由于李商隐和王安石所处时代不同,身世和见识各异,两位诗人在处理同一题材时,表现了完全不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风格。
李诗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带有普遍性的历史情况,用笔曲折,出之咏叹,以韵味见长。王诗则更深刻地发掘了古代君臣知遇的实质,用笔奔放,纯为议论,以见解取胜,字里行间都展现出一位杰出人物的光辉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