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吉金 湖北省博物馆典藏商周青铜器(7)
1、曾侯乙铜簋
战国早期
通高31厘米,口径22.3厘米
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出土
食器。侈口,束颈,圆鼓腹,圈足,下有中为缺口的方座。有盖,盖顶中心为五瓣莲花形盖钮;盖缘有等距离的3个兽面形衔钮,用以扣合器身。腹部两侧各有卷曲成弓形的龙形耳,龙形耳的头部作鸟兽形。盖腹有镶嵌的纹饰。盖上莲瓣饰云纹。盖面以菱形纹为界分内外两圈,内为联凤纹,外为一圈勾连粗云纹,颈部一周菱形纹,中间为云纹和鸟首龙纹。曾侯乙墓出土8件簋的器盖内和内壁均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
2、曾侯乙牛形钮铜盖鼎
战国早期
通高40.4厘米
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出土
食器。盖上有3个造型生动逼真的牛形钮饰。鼎外壁原用绿松石镶嵌有精美纹饰,出土时绿松石已佚。鼎内壁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
3、牛钮环耳铜盖鼎
战国中期
高21.8厘米,口径16.1厘米
1965年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
食器。器形较小,口微敛,子母口承盖,盖顶隆起,盖上有3个牛形钮饰和一套环钮,鼓腹,口沿有一对附耳,圜底,三蹄足,蹄足细而高,足上部的兽面纹尚可辨识。
3、铜方盖豆
战国中期
通高29.5厘米,口长19.8厘米,口宽17.1厘米
1973年江陵滕店1号墓出土
食器。直口,弧腹下收,平底,高柄,圈足。有盖,盖上有捉手,盖缘有衔扣。素面。 豆为盛放肉酱或腌菜的器皿,在仪式中,豆的多寡也象征主人身份。
豆常与鼎、壶配套使用,构成了一套礼器的基本组合。用豆之数,多以偶数组合使用。《礼记·礼器》∶'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4、曾侯乙铜
战国早期
通高25.4厘米,口长31厘米,口宽24厘米
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出土
食器。器、盖相同。器口长方形,直口,壁略斜,四蹼形足。器壁以绿松石镶嵌蟠螭纹,绿松石已佚。器内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
5、曾侯乙镶嵌纹提梁铜圆鉴
战国早期
通高29厘米,口径44.6厘米
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出土
水器。方唇,短颈,鼓腹,平底,圈足。有盖。盖面隆起,盖中心有环钮,近周缘处立有4个环钮,边缘有对称的4个兽面衔扣。颈部有对称的双龙形耳,套接提链。全器饰勾连云纹、垂叶云纹。鉴盛水供沐浴之用,也兼作镜。器内有 '曾侯乙作持用终' 铭文。
6、曾侯乙铜镇
战国早期
高8厘米,径11.8厘米
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出土
用具。出土4件。器身中空,表面隆起,浮雕蟠龙,正中有一环钮。战国时代人们席地而坐,铜镇是压席角之物。
7、蟠虺纹铜缶
战国早期
通高24.5厘米,口径12厘米,腹径21.3厘米
1988年宜昌当阳草埠湖季家湖三分厂1号墓出土
酒器。子母口,方唇,束颈,溜肩,鼓腹下收,圈足,平底,有盖。盖面隆起,盖上有四环钮。肩部有四个环钮,盖面饰卷云纹,器身饰蟠虺纹。
8、曾侯乙铜鉴缶
战国早期
通高 63.2厘米,边长 62.8-63.4厘米过滤器通高88.5厘米
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出土
酒器。由青铜方鉴、方缶组合而成,缶置于鉴内。鉴直口,方唇,短颈,深腹,4个兽足承托鉴底。鉴身
四角及四边中部用榫接8个方形或曲尺形附饰和8个龙形耳钮。鉴盖中部留有方孔套合方缶口部。鉴盖浮雕变形蟠螭纹,鉴体浮雕蟠螭纹,下腹饰蕉叶纹。方缶小口,方唇,斜肩,鼓腹,平底。缶上饰勾连纹、菱形带纹、蕉叶纹等。放置时,方鉴底部有3个弯钩套合缶底的方孔,其中1个有活动倒栓,插入自动落下,固定方缶。鉴缶均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使用时,方缶盛酒,鉴缶之间的空隙盛冰。《周礼·天官·凌人》有'大丧共夷盘冰'、'祭祀共冰鉴'的记载,尊盘、鉴缶亦可称'冰盘'、'冰鉴'。
9、铜方鉴缶
战国中期
缶∶ 通高47厘米,腹径22厘米鉴∶ 通高25厘米,口径38.8厘米
2002年枣阳九连墩1号墓出土
冰酒器。由方鉴与方缶组成,出土时缶放在鉴内。缶是盛酒器,鉴为盛水或盛冰容器。缶盖有 4个对称立鸟钮饰,盖面饰三角云纹、变形勾连云纹。缶身肩部有一对兽面铺首衔环,器身饰波折纹、云纹、垂叶纹。 鉴身四边各有一对称兽面铺首衔环,环面饰勾连云纹,器口沿及身四周饰蟠螭纹。
10、曾侯乙镶嵌纹铜盥缶
战国早期
通高36厘米,腹径43.8厘米
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出土
水器。方唇,束颈,溜肩,鼓腹,平底,圈足外撇。有盖。肩部有一对衔环兽首钮,盖上、腹部铸有凸起的圆饰饼,上面饰以涡纹。腹部以红铜铸镶双龙纹样。缶内壁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