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推荐 |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介入硬化治疗的效果观察

《广东医学》

2016年7月第37卷(增刊)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介入硬化治疗的效果观察

陈冬,唐新华,王世知,朱仙花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南昌330006)】

摘要:

目的:观察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介入硬化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回顾6例行介入硬化治疗的病例,术前行MRI检查明确瘤体大小范围等,术中经皮穿刺瘤体,DSA造影显示其分布形态、引流血管等情况,然后在透视下缓慢注入聚桂醇泡沫,直至硬化剂充满瘤腔、瘤体肿胀不能注入,术后1个月根据病灶缩小、症状缓解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治疗,1~3次治疗后消退较明显者复查MRI,完成全疗程者随访3个月,评估疗效。

结果:6例患者均完成全程治疗,注射1~3次,并经随访3个月,其中疗效Ⅰ级者0例,Ⅱ级者1例,Ⅲ级者2例,Ⅳ级者3例,1例术后出现咳嗽不适,经吸氧、平卧休息后好转。

结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介入硬化治疗安全有效。

关键词:

血管瘤;血管畸形;硬化治疗

文献编号:

DOI:10.13820/j.cnki.gdyx.2016.s1.087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是一组小儿常见的脉管性疾病,新生儿发病率2%~10%,多发生在头颈部。根据生物学分类,将具有血管内皮增殖和消退行为的归为血管瘤,而不具增殖和消退倾向的病变归为血管畸形[1]。血管畸形包括毛细血管畸形、淋巴管畸形、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和混合畸形[2]。临床上对其治疗方法较多,但尚无十分完美的方法。回顾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皮硬化治疗的6例不同类型的体表血管瘤及血管畸形患者,分析其疗效及不良反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中男3例,女3例,年龄2~38岁。发生部位:左锁骨上1例,左背部1例,右髂腰部1例,右大腿2例,右膝关节上1例。6例患者均依据病史、临床表现、MRI和术中穿刺回抽液性质明确诊断。其中淋巴管瘤1例,血管瘤3例,静脉畸形2例。左背部1例为血管瘤,有血管瘤手术切除史,硬化术前左背部肿胀、疼痛,伴左上肢麻木不适。

1.2 方法

硬化剂采用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聚桂醇注射液(规格10mL∶100mg,批号:20080445),造影剂采用碘伏醇。在DSA手术台上,术区常规消毒、铺巾,静脉输液针直接穿刺瘤腔,缓慢拔针,见血液或淋巴液流出后,透视下注入造影剂行瘤腔造影,明确瘤体形态、有无引流静脉等,采用手工、双注射器和三通阀制备技术(Tessaritechnique)制备泡沫硬化剂,三通阀连接装有2mL聚桂醇+2mL碘伏醇的10mL注射器和装有6mL空气的20mL注射器各一支,快速交换推注注射器内的药液与空气混合约20次,在完成10次后将三通阀尽量关小,再推注10次,DSA引导下沿穿刺针缓慢注入泡沫硬化剂,直至瘤腔变苍白肿胀为止。若注射过程中引流静脉显影,可压迫引流静脉行硬化注射治疗[3-4]。首次硬化注射治疗后1个月复查,视瘤体情况决定是否行进一步治疗,1~3次治疗后消退较明显者复查MRI,术后随访3个月,综合评估疗效。

1.3 疗效评判标准及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根据磁共振或术中造影评估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及对症处理。采用Achauer等[5]的评判标准进行疗效评价。Ⅰ级(差):瘤体缩小≤25%;Ⅱ级(中):瘤体缩小26%~50%;Ⅲ级(好):瘤体缩小51%~75%;Ⅳ级(优):瘤体缩小76%~100%。

2

   结果   

本组6例患者介入硬化治疗1~3次,注入聚桂醇剂量6~15mL,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其中Ⅰ级者0例,Ⅱ级者1例,Ⅲ级者2例,Ⅳ级者3例,左锁骨上静脉畸形患者术后出现咳嗽不适,经吸氧、平卧休息后好转;左背部血管瘤患者总共行2次硬化治疗,第1次术后背部疼痛、肿胀及左上肢麻木感消失。6例患者术后均出现一过性局部肿胀、发热、结形成,无特殊处理均在2~4周内消失,未出现皮肤破溃、过敏、心梗、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完成完整疗程后3个月随访疗效如初。见图1~6。

3

 讨论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是一组小儿常见的脉管性疾病,多在出生时或出生后出现,血管瘤在1岁内快速增长,1~5岁不同程度消退,血管畸形随机体生长同等比例的生长,在激素水平变化如青春期、妊娠时可刺激瘤体迅速生长,病灶快速增长可导致周围组织破坏,出血、感染、影响容貌,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由于其发病率高,病变部位特殊,影响患者的外貌和生活质量,所以其治疗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和临床问题。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治疗目前主要有随访观察、药物、激光、介入和外科手术治疗。由于其病灶快速增长可破坏周围组织,影响外貌和生活质量,原则上应给予积极的治疗;对大多数病灶,手术治疗无法根治,且存在术中出血、创伤大、术后复发、瘢痕明显等缺点;激光治疗组织穿透性差、疗效有限,且存在术后色素改变及瘢痕形成等问题;普萘洛尔已逐渐成为血管瘤药物治疗的一线药物,但其主要用于增生期(1岁内)血管瘤治疗,且对血管畸形无效[5-6],所以其应用有一定局限性。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是在 DSA 监测下进行的治疗,适用于大部分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病变,相对于传统手术切除,介入治疗既能使瘤体缩小,又能保持正常外观; 相对于传统直视下注射硬化剂,介入治疗在硬化剂中加入了造影剂,术中可在DSA引导下进行硬化治疗,如有引流静脉显影,也可在DSA引导下压迫引流静脉,从而能有效把握硬化剂的流向,确保疗效并减小不良反应的发生。故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聚桂醇又名聚多卡醇或乙氧硬化醇,是一种比较温和的醇类药物,静脉注射后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栓形成、阻塞血管,并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促使结缔组织增生、纤维化,使病变萎缩、消退,聚桂醇制作的泡沫硬化剂增大了聚桂醇与血管内皮的接触面积,延长了接触时间,减少了用量却提高了疗效[4-8]。聚桂醇的安全性已得到公认,美国FDA于2010年3月批准聚桂醇上市[9]。

本组6例患者介入硬化治疗疗效满意,1例术后出现咳嗽不适,经吸氧、平卧休息后好转。1例患者术前患处肿胀、疼痛,伴左上肢麻木,术后上述症状消失。介入硬化治疗有以下优点:(1)微创;(2)可重复性;(3)硬化剂中加入了造影剂,在DSA引导下可监测硬化剂流向,确保硬化剂注入瘤体,增强疗效并减小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介入硬化治疗疗效安全有效,但本文临床样本数量较少,还有待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积累、并做好进一步随访。

硬化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