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真正的病因学,了解它马上懂中医!

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就是病因,如果不懂病因,那么治病就没有方向,更难以治好病。可是,中医学上的病因到底是什么呢?
当下的中国中医界,经方派一家独大,可是,这仅仅是一种机械的方证对应,并没有真正的中医病因学,它早已严重地阻碍了中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最典型的就是能够和经方对应上的疾病只占所有疾病的20%左右,而其它80%的疾病则和经方对应的症状似是而非,或许遇到正好对应上的疾病你疗效可以立竿见影,但对其它80%的疾病你疗效就很难提高。如果才能够突破经方派的局限,进一步提高中医的临床水平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领悟出真正的中医病因学,那时治病就能够随心所欲,疗效卓著。
中医的病因学到底是什么呢?要了解这一点,我们就必须了解中医背后所揭示的大自然最普遍规律。这个规律从气一元论的角度来看就是气聚散的规律,用阴阳学说来说就是物质系统的发展规律,用哲学的话来说就是整体决定局部的系统学规律。
了解了这个规律,中医的病因学就来了:整体的自然决定局部的人,由此得出了人顺应自然则生,违背自然则死,疾病就是人与自然矛盾激化的产物,这可以看成是疾病的外因。整体的环境决定局部的细胞,由此得 出了细胞之所以病变,根本不是细胞的原因,而是不平衡引起的整体管理失控造成的。这可以看成是疾病的内因。而中医本质上就是一门通过调节整体的管理,使人体不断顺应自然的学问。
很多人不了解中医到底是如何治病的?原来,它所依据的是整体决定局部的系统学规律,如果整体管理上秩序井然,局部细胞都是整体的一个缩影,此时疾病是不会发生的。只有整体上管理乱了,才给了局部细胞病变的机会。如果才能够让病变细胞改邪归正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调节整体的平衡,恢复整体的管理,此时,局部病变的细胞就会在整体力量的控制下改邪归正。
平衡是秩序之本,失去了平衡,整体的管理就乱了,而疾病就是整体管理失控的一种结果;而恢复了平衡,整体的管理就恢复了,此时百病皆消。中医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门用中药之偏来平衡身体之偏的一门学问。
《内经》上说得好: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简而言之,用《内经》的话来说,主不明就是病因。这个主在中医学里不是大脑,而是以心脏为中心的脏腑系统,因为作为人体真正的中心,它有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控制着整体的资源分配,中心就是通过资源的不对称分配来实现对整体的管理的。在人体当中,整体的资源就是血液,可谁控制着血液的不对称分配呢?它其实就是以心脏为中心的脏腑系统,就是它通过血液的不对称分配控制着全身,也包括大脑中意识的产生,大脑在这里只是按照”心“的意志对来自全身的信息优胜劣汰的一个容器。形象地说,在人体当中,五脏六腑是人体的董事会,心是董事长,大脑不过是按照董事长意志管理人体的总经理。
明白了主的本义,就知道中医学上把一切疾病都归于心病,或者说偏心,更确切地说就是血液对各组织的不对称供应,血液总是优先供应某一组织,它就会功能亢进,血液总是对某一组织供应不足,它就会功能低下。比如,血液优先供应肝,肝就会功能亢进,与此相对应,它对脾的供应就少,脾胃就会功能低下。不过,这往往并不会对外表现出疾病,疾病都是各个组织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达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的结果。
简单地说中医认为不平衡为病。这个不平衡有先天和后天两个原因,先天就是生来就具有的体质偏性,它是由最初的出生环境决定的,比如,有的人先天肾阳虚,有的肾阴虚,有的心火旺,有的燥气胜,有的肝功能亢进,有的肝功能低下,总之,从一出生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体质偏性,它可以看成是疾病的内因。
疾病的外因有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变化引起的七情,一个是自然变化引起的六淫,它们都会不断加剧人先天的体质偏性,使之偏上加偏,疾病就是体质偏上加偏的结果。在这里,由于七情从精神上直接影响人体,而六淫则是从外向内影响人体,因此,七情对疾病的影响因素更大。
显而易见,中医的病因学有两个大的方向,一个是细胞的功能亢进引起的,一个是细胞的功能低下引起的,它们的治病方法完全相反,对于细胞的功能亢进,中医就用中药堵塞细胞的营养通道,缺乏了营养,细胞就亢进不起来了,这就是中医学上的祛邪法;对于细胞的功能低下,中医就用中药疏通细胞的营养通道,得到了更多的营养,细胞的功能自然增强,这就是中医学上的扶正法。
因此,我们只需要了解了五脏六腑的功能情况,它们分别是功能亢进还是功能低下,以及它们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的程度多少,然后用中药之偏分别来平衡它们就行了,简单地说就是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身体平衡了,百病皆消。这就是中医治病之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