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文:泥瓦匠

我的泥瓦匠父亲

小时候,家乡的周围是成片的树林,成片的甘蔗和花生,绿浪翻滚,鸟语花香。那里有袅娜的炊烟,成群的鹅鸭,还有闰土般质朴的乡亲。

傍晚,披着一身灰土的父亲回家了。他从水桶里泼出水洗了一下手,坐在门槛上,掏出一包劣质的香烟,粗糙的双手捧着火柴燃烧的火焰,点了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特别满足的样子,仿佛身体的疲惫随着烟雾散走了。父亲抽了半截香烟,然后掐灭,剩下的半截留待下一次解决烟瘾。

父亲是一个兼职泥瓦匠。农忙时下田干活,赋闲时当泥瓦匠。一般在本村或是邻近乡村做泥工活儿。

父亲做泥工的画面一遍一遍地在我脑海浮现,仿佛过电影一般。最难受是在大热天,骄阳似火,连石头都被烤得发烫。阳光热辣辣地烘烤着工地上的每一个人。父亲热汗淋漓,他站在“吊桥”上砌墙,由于两只脚的分别用力,两支屋梁架成的“吊桥”也随之上下摆动。父亲拿起吊着小石头的线(现在叫吊锥线),靠近墙体,闭着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瞄了瞄,然后抱起一块大石头,吃力地放到墙上去,小心地挪动,直到最佳位置,然后才拿一些薄薄的石块塞进缝隙里,用灰匙铲一些灰砂浆刷上去,一起刷上去的,还有点点汗珠。

乡村建房子的人家,大多数都是靠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对于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能建一套房子就是人生大件事。大多数村民都要精打细算,一些费用能节省就节省。

在本村做泥工,每户家底大家都清楚。父亲对工钱极少计较,给少些也不会面红耳赤。如是本村比较“吝啬”的人家,中午招待师傅的那餐饭,他也从不挑剔。有些年轻师傅埋怨:“就这么两个菜,两个巴掌大,两下子就没了,我的筷子不知伸向哪里?”父亲总是说:“多一个菜也是吃,少一个菜也是吃,饭能吃饱就行了。”有时还习惯性地插上一句:“俭食胜过勤赚钱。”久而久之,父亲的这句话成了村里的“名言”。

父亲说这话还有特定的含义:都是乡里乡亲的,工钱怎么算?是高了还是低了?都不要计较太多,彼此都不容易。这种不容易更多是针对建房子的人家。有的人家的建筑材料是经过几年甚至十年以上慢慢筹备起来的。可想而知,作为一个泥瓦匠,用父亲的话说,做工就是半帮半送,大多只能象征性地拿点工钱。

有时候,我会见到一位乡亲拿着一吊猪肉送到我家里,说是父亲没有收他家的工钱,人家过意不去来答谢的。

父亲在我们面前说:“如果大家都斤斤计较,有些乡亲的房子就无法建成。”后来我觉得父亲说的话在理,父亲一生勤劳节俭,也只能分两次相隔6年才勉强盖完一座“下山虎”(房子规格名称)。所谓的勉强,就是凑合,低档次,用的是最少和最便宜的材料,那会儿“偷工减料”成为一种时尚。盖另外半座房子时,我大约8岁。我看着父亲耙了一大堆泥沙,而白灰(贝壳烧制)却掺得很少,懂行的,都知道这黏度肯定不够。为节省人工费用,父亲没有请其他师傅,只有他和两个哥哥一手一脚盖完另外半座“下山虎”。父亲这大半世的最大成就,也就这座完整的粗糙的“下山虎”了。

八十年代后期,村里两位泥瓦匠先后脱颖而出,成为这一行业的头领,实际上就是包工头。父亲手艺不够精湛,技不如人,只能做一个打工师傅。性格决定命运,既使父亲能雕龙刻凤,也做不了包工头。村里的两个包工头,年纪比父亲轻,骨子里谦卑的父亲甘愿被他们呼来唤去,领他们发的工钱。两个包工头各自有相对固定的一帮人马,两支建筑队一度活跃于乡间。父亲倒是例外,有时在这个包工头这边干活,有时被叫到另外一个包工头那边干活。父亲说:“功夫在身不误人……”

父亲有时候会在晚上到包工头家里串串门,聊聊天谈谈事。即使被拖欠工钱,父亲上门从来不谈工钱的事。有时还当上“和事佬”;又一次,一位包工头与老婆吵架,父亲马上劝架。这位包工头在家里倒不是十分的强势,实际上是招进门的女婿,他老婆那边人多势众,岳父岳母加上小姨子群起而攻之。父亲赶紧劝解:“他是一时由着性子发火,他现在后悔了……”,父亲把抹墙的本事用在吵架上:两面抹光。在父亲的劝说下,包工头和岳父母及小姨子的怒火才得以平息下来。

父亲一生安分守己,从不与人起争端,也教育我们对人不要苛刻,要将心比心。父亲给人的印象就是老实,可父亲并不是没有脾气,我小时候一些令人讨厌的行为曾让他忍无可忍,偶尔也对我一阵打。

随着年岁增长,我渐渐懂得,父亲很不容易,年纪轻轻就失去父亲,40多岁就成了鳏夫。那时候我才2岁。假如环境和遭遇能影响父亲的性格的话,那么,父亲勤劳、善良、厚道、本分的性格是早早的形成了,如那一片质朴的土地。

又农又工的父亲,在忙碌中老去。晚年的父亲,大概六十多岁吧,不做泥工活了,但还在旱地里种一些庄稼,直到他去世的前几个月,他还忙碌着……

炊烟又起,我又想起门槛上抽烟的父亲了!


审阅:吴周生

简评:这篇散文以核心事件为线索,通过烈日下打工、工钱事件、“下山虎”的来历、和事佬的故事等情节的叙述,勾勒出了“父亲”正直、善良、厚道、本分的性格特征,同时反映了八九十年代农村的社会状况以及农民勤劳节俭朴素的精神风貌。内容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朴实无华。

终审:严景新


作者:林宏生

编辑:卜一


本头条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0)

相关推荐

  •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玉荷丨散文/退休的大瓮

    作者简介 玉荷,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曾在<人民文学><清明><时代文学><山东文学><安徽文学><湖南文学><北方 ...

  • 砌好能砌的墙

    16岁,父亲拜师学艺,跟一位有名的泥瓦匠,学习造房子.起初,他只能给师傅打下手:拌拌水泥浆,递递砖头.如此三年,师傅才肯将瓦刀下的功夫,倾囊相传.垒筑地基,砌砖抹墙,铺贴盖瓦,父亲渐渐样样精熟,出了师 ...

  • 陶绪宏 | 我住过的三栋老屋

    你我的平台,大家的舞台 麻城文学微刊 主办单位 麻城市诗词学会 麻城市作家协会 智慧搜索 麻城文学微刊 <从大别山走出的共和国将星>卷一|老屋湾大赛全部作品|大赛评奖|颁奖盛典|获奖作品电 ...

  • 乡土散文:家

    老家怀想 家对我来说太普通了,可什么是家呢?是高楼别墅还是民房土瓦?是生活的港湾还是不老的牵挂?家对我来说就是父母住的地方,有父母就有家.有一首歌唱得好"家有父母的情,家有父母的爱,父母在家 ...

  • 乡土散文:交公粮

    难忘那时交公粮 我出生于农民家庭,并且亲身经历过多年的交公粮过程,品透了交公粮的滋味.而这种在我国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制度,于2006年给全部取消了.那一时刻的如释重负之感和无比愉悦之情,充满 ...

  • 乡土散文:菜窖

    记忆中的菜窖 "菜窖"一词对于现在人来说可能是陌生字眼.可对于我这个上世纪60年代出生在农村的孩子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因为小时候北方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菜窖.菜窖是北方农村用来储存 ...

  • 乡土散文:老屋依旧在,无处话凄凉

    任凭时光如何变迁,留在心底的那份记忆是无法忘怀的.曾经满园的欢笑,吵吵闹闹,鸡鸣狗叫,上树爬墙 ,不知天高地厚的我们,再也回不去了,而有些人却再也见不到了. 再一次老家,回到爷爷奶奶曾住过的老屋,心里 ...

  • 乡土散文:推磨

    磨道·推磨·磨面 总有一块热土令人魂牵,总有许多往事记忆犹新. 一个阳光明媚星期天,我回到五十里外的老家.吃过午饭,闲着没事儿,出大门右拐正北走了百十米远.走到路口往左前方看,有一块不太规则.有点艺术 ...

  • 乡土散文:远去的土灶台

    2021-04-27 08:30:00 这些日子,每当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常常在梦境里穿行,在故乡的烟雨中徘徊.饱经风霜的老树在浅睡低眠,孤独寂寞的老屋亦沉默无语.脑海中忽然想起老家的土灶台,那红 ...

  • 以张文翰散文《忆母背柴》为例谈乡土散文的重构和本土化语言之美 || 作者 尹新武

    乡土散文的重构和本土化语言之美 --以张文翰散文<忆母背柴>为例 作者    |    尹新武 乡土散文是和乡土小说并驾齐驱的重要文学现象.随意翻开一本中国散文集子,其中有不少我们耳熟能详 ...

  • 乡土散文:推磨人

    推磨 我家院子的角落里有盘老石磨,像一个隐退的孤独老者默默地蹲在墙角.抬眼看去满目灰尘,没有当年的丰润和活力.看着眼前的些许凄凉,我突然想起老石磨从前热闹繁忙的红火时光. 在我幼小的时候,适逢使碾推磨 ...

  • 乡土散文:回忆农村脱坯

    文:乔玉璞 脱坯(鲁西阳谷一带说pēi,普通话说pī),就是制作土坯."脱坯"的事儿,恐怕40岁以下的人没有记忆了. 以前,很多地方,盖屋垒墙用不起砖而以土坯代之,而我的老家阳谷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