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你们的悲伤不再是我们的新闻

原创稿件,转载请授权
一张默默无闻的报纸该如何出一个轰动性的新闻?
或许最好的方法是——把自己变成新闻。
今天我第一次知道有一张名为《南国今报》的报纸,知道它的原因是因为它用11个版面悼念该报一位自杀离世的记者。这位记者是《南国今报》经济专刊部主任,5天前离世,年仅40岁。
一位记者的离世没有成为新闻,11个版面的悼念却反而让报纸成为新闻。《南国今报》一下子火了,火得像极了一个黑色幽默。
在报纸上悼念离世的记者,这本来是一种非常有人情味的做法。《南方周末》曾有一句颇为流传的广告语:“当你看见我时,我和新闻在纸上;当你看不见我时,我和新闻在路上”。读者能看到的记者,往往只是报道标题下小小的一行“本报记者 XXX”。甚至在知识产权不被保护的今天,一篇新闻被转载往往连记者的名字都会被删除或者篡改。所以一个记者离世时,所在的报纸能够为他腾出一个版面,让他以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形象同他的读者最后告别,这完全合情合理。
《南国今报》产生争议的原因是它一下子用了11个版面来进行悼念,11个版面的内容全部都是这位离世记者的亲朋好友表达的回忆和不舍。就像是一场私人的追悼会被开到了公共的报纸上,每一个参与者都发表了长长的感言而旁观者却完全一头雾水、不知所云。离世者的亲友们或许得到了心灵的慰藉,而被迫参加这场追悼会的读者们却不得不为这11个版面掏钱。
报纸的版面能用得如此铺张,这在十几年前完全无法想象。在那个很多人怀念的“黄金年代”里,读者们相信报纸上刊载的一定都是重要的消息,报纸的版面“寸土寸金”,广告商排着队得等着上报纸,为了占一个好的版面,广告商还得向记者巴结。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网络媒体的兴起,让报纸的存在变得非常尴尬。网络大量需要新闻,却又用海量的信息稀释新闻的价值。报纸成了手工的作坊,而网络成了垄断读者和广告的大工厂。报纸日薄西山,曾经被巴结的记者沦为新闻民工,报纸的商业价值不断滑坡,社会公器的价值也就不为记者们自己看重了。春城晚报深度新闻部主编温星指责《南国今报》的行为“公器滥用且史无前例”,可事实上就算不用11个版悼念一个记者,报纸的版面也会被软广告和鸡毛蒜皮充斥。
然而如果报纸的内容无法成为“社会公器”,那它也一定不会再为读者所需,不会再为广告商所需,不被需要的报纸不可避免得走向灭亡。《南国今报》的哀悼就像是对现今报纸现状的一个隐喻:一张不为人知的报纸为一个不为人知的记者悲伤,读者却不愿意再为报纸悲伤。莫怪读者冷酷无情,单纯的悲伤本该就不该成为新闻。
蓝媒汇——传媒圈第一新媒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