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地稿讨厌,稿子“被洗地”也很讨厌

原创稿件,转载请授权
本公号一向自诩老实本分,从不参与任何派别争斗,但近来莫名被划归至洗地党麾下,实在冤枉。同时我心生困惑,到底什么是洗地,洗地的逻辑是什么?
其实我本来知道什么是洗地,只是后来总被别人说成是洗地的,我就懵逼了。
据度娘介绍,“洗地”在网络上引申为替别人(尤指做坏事的)处理后续收尾工作。原见于周星驰的电影《功夫》开场中,斧头帮大哥杀人溅得四地皆血后,其一头目高喊了一声“警察,出来洗地了”。

(电影《功夫》截图)

近期就有一个比较受关注的“洗地”案例。哈尔滨天价鱼事件曝光后,网上随即流传开来一篇文章——《“天价鱼”事件:别黑我大东北,你们嫌贵别吃啊!》,此文一时间竟也霸屏,业内人士对此呵呵一笑:这地洗得也太直接了!
2月18日,新京报刊发专栏文章《为“天价鱼”洗地是怎样一种心态》,质疑撰写该文章的网友,“如果你不是店主本人或者在这个店有股份,为什么要作这个保证?为什么要把自己、把一座城市、甚至整个地域的荣誉与一家小饭馆捆绑在一起?”
本来是一起消费纠纷,洗地党非要上升到地域歧视。于是,有业内人士就此总结到,转移话题,是洗地党的核心技术。
“正常的争论是围绕一个事件,针对一个观点,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观点可以是批驳对方的论据不实,也可以是批驳对方的逻辑漏洞,但底线是围绕一个观点进行交锋。而洗地则是另一种情况。洗地的目标是洗掉对当事人的批评或反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往往就偏离所争论的问题”。
这是洗地党的逻辑,还有一种逻辑或更应该注意,那就是“被洗地”的逻辑。
昨天,本公号推送了方舟子回应屡次打断“诺贝尔哥”的博客原文,认为该事件具有关注度可供读者讨论,结果读者认为我们收了方舟子的钱在给他洗地。我们发现,南方都市报、京华时报等媒体官微都转发了该文章,难道它们也在给方舟子洗地?
再举个例子,春节前夕本公号推送原创文章——《为什么春晚一定要有六小龄童》,我们认为,让六小龄童上春晚是一种群体性情绪的弥漫、感染、带动,而实际在此之前,鲜有人意识到今年春晚应该有六小龄童。
而且我问一些前辈,你觉得六小龄童必须上春晚吗?得到的回答都是无语,而且他们压根儿就不理解为啥会有这个问题。
但是网友并不买账,坚决认为我们在给央视洗地,查看当天的文章留言,理性评论的声音不多,指责我们的声音却不少。
我们给央视洗地?呵呵,人家看得起我们才行啊!(看不起也没关系)
现在回头看,还好大圣没上春晚,你们童年心中的大圣形象才得以完存!
推而广之,动辄指责某某为某某洗地的现象很是普遍。客观原因是,洗地文的确越来越多,比如某公司某人曝出丑闻后,不久会有言论为其辩护,高明的洗地文比较隐蔽,甚至有直接洗白的可能;低劣的洗地文,则可能会让事件愈发恶化。
洗地文见得多了,读者就不能好好地看文章了,会下意识地认为这篇文章可能就是洗地文。所以,一篇文章“被洗地”的逻辑也很简单:狼来太多次了。此外,一些偏负面的文章动辄被认为是“抹黑”,也是同理。
显然,万事不是非黑即白,真理也许存在于灰色地带。
再细究其中原因,个人认为,与当下营销行为盛行有很大关系,而且现在的营销手段越来越高明和隐蔽。一般而言,营销事件发于网络首先成为热门话题,然后成功引起媒体的注意,经媒体传播成为全国关注的新闻事件,在消耗了大量的注意力资源之后,才知一切只是闹剧。
如此反复再三,媒体的公信力被严重消耗,部分读者对媒体失望,由此及彼,部分读者便随意扣帽子,正常范围的讨论被粗暴划分阵营。
近期突出案例如上海女与江西男的故事,事发之后,屡屡传出“营销说”、“假新闻”等说法,历经多次反转。最新消息是,江西媒体证实该事件为假新闻,但诸多业内人士指出,江西媒体的辟谣也十分可疑。
值得思考的是,该事件中,上海媒体新闻晨报推出的评论文章《放开那个上海女孩》,被认为是给上海女洗地;江南都市报报道的《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假的!》,被认为是给江西男洗地。
不知道新闻晨报和江南都市报是否真的在洗地,至今,该事件仍是悬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