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心爱名画题跋9处,身临其境后却大怒:画反了,烧掉
济南和乾隆的渊源很深,也是乾隆心上的禁区。在乾隆三十年正月南巡时,乾隆就在诗中提到:“四度济南不入城”。其实,何止是四度,在他的一生,前后有九次路过济南都没有停留。这是因为在乾隆十三年时,他携富察皇后东巡时,富察皇后就是在济南病发,并死在返京的御舟之上。
也就是在这一年,乾隆在济南城头远眺风景,他发现从未来过的济南风光,却似曾相识。经过再三回忆,他突然想到,这不就是元代画家赵孟頫笔下的《鹊华秋色图》。眼前的山峦,正是济南的鹊山和华不注山。乾隆赶紧下达命令,让人立即从宫中取来《鹊华秋色图》。
没有几天,就有侍卫快马加鞭从宫中取来了《鹊华秋色图》。这是赵孟頫最杰出的山水画,在此之前,这位伟大的画家还从来没有一副知名的山水画,也就是因为《鹊华秋色图》,让他在山水画领域的地位同样稳固。
创作《鹊华秋色图》,还有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当时,四十二岁的赵孟頫深得元世祖忽必烈的信任,官越做越大。然而,作为宋朝皇室之后,他却被南宋遗民嘲讽,被蒙古人鄙视。他的内心十分苦闷,要求辞官归隐,却得不到批准,反而官升一级。最后,他只好采用折中的办法,请求外放为官,这才如愿以偿。
他外放的地方,就是济南,三年之后,他终于辞官归隐,回到了吴兴老家。在这里,赵孟頫遇到了著名词人周密。周密隐居不仕,在遗民中有很高的声望。他并没有看不起赵孟頫,两人相谈甚欢,亦师亦友。周密虽然是吴兴人,但祖上是山东,听赵孟頫来自济南,就让他讲讲济南山水。赵孟頫感念周密的人品,以妙笔丹青作画,完成了这幅伟大的杰作。这在《鹊华秋色图》的题跋中有所记载:
公谨父齐人也,余通守齐州。罢官归来,为公谨说齐之山川。独华不注最知名,见于《左传》。而其状又峻峭特立,有足奇者。乃为作此图。其东则鹊山也。命之为《鹊华秋色图》。
这幅作品确实堪称山水画的佼佼者,赵孟頫用大笔描绘鹊华二山和汀渚;用细笔勾勒精细的芦苇、扁舟和人物,让它们纤毫毕现;最后用中笔画出树木和茅舍。整个画面清旷恬淡,虚实相生,意味悠长。更为重要的是,它表达了一种恬静而悠闲的田园风味,显然是向隐居的周密致敬。
这幅画作流传有序,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先后有许多文人收藏,并且提拔、盖章,最后流入清宫,成为了乾隆的藏品。乾隆对它也大加赞赏,在上面题跋就多达八、九处,而且还盖满了密密麻麻的印章。虽然这样的行为破坏了审美,但却表达了乾隆的由衷喜爱。
然而,这一次,乾隆拿到《鹊华秋色图》之后,却总觉得不对劲。他用画作与眼前景象对比,越看越有问题,最后找到了症结所在。原来,现实中的鹊山和华不注山隔着黄河相对,《鹊华秋色图》中的两座山却画在了同一侧。这样的地理关系,自然是弄反了。
据说,乾隆当即大怒,认为赵孟頫是无中生有,胡乱作画。加上当时富察皇后身染重病,让他的情绪更加不稳定,甚至说如果行军打仗按照这图,那怎么能安营扎寨?于是,乾隆一度想将这幅杰作销毁,后来考虑到是赵孟頫的真迹,便下令封存,再也不打开。
对于字画来说,封存反而得到了最好的保护。不过,赵孟頫真的是弄错了两座山的相互关系吗?还是他根本没有亲临此处,是自行脑补的画作?
绘画与写文章不同,写文章不用身临其境,比如范仲淹从没有去过岳阳,却写下了千古流传的《岳阳楼记》。没有听说哪位画家,不去现场写生的,即便不是当场作画,也是根据脑中的印象完成的。其实,并不是赵孟頫错了,而且乾隆欣赏水平有限。
乾隆接触的画师虽多,大多数却是宫廷画师,讲究的是写实。然而,赵孟頫却是文人画的典型代表人物,文人画不必写实,完全可以是超现实主义。只要满足空间布局的合理,能够达到写意的目的,不必拘泥于实景。赵孟頫将鹊山和华不注山放在一侧,正好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否则都挤在画面的半边。这种巧妙的艺术加工,让济南山水更美,以此慰藉周密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