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分享:金匮要略方解与释义(6)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百合病篇

版权所有,可转载不可剽窃!

金匮要略方解与释义(6)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百合病篇

王东海

【原文】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欲饮食,或有羹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每溺时头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时头不痛者,但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快然、但头眩者,二十日愈。其证或未病而预见,或病四、五日而出,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微见者,各随证治之。

【注释】百合病之由,因人素有心怀抑郁,谋虑太过,暗生内热,偶感寒温大病,大邪已解,余热未清,因之内外合邪,心神为热所扰,则神情恍惚。心主全身血液循环,则百脉皆受其病,脑神经主宰全身之知觉、运动,为最受病之处,因而出现伤神失志之证。溺(排尿)时头痛者,溺则膀胱之气外泄,则太阳经气感应而热冲动,六十日(六十年一甲子,此六十日。),月令之阴气再复则热渐解而愈;溺时头不痛但淅淅然如凉气之感则邪轻,四十日愈;溺时不知不觉头无所感,为邪更浅,二十日愈,其证有在未病之前预见,或在病中出现,或二十日或一月出现,未有定期(皆五日的倍数,五日,共六十个时辰)。

【原文】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见阳攻阴,复发其汗,此为逆;见阴攻阳,乃复下之,此亦为逆。

【注释】百合病究属内热扰其神明,大抵治法用阳和阴,用阴和阳,汗下之法无从可施也。

【原文】百合病,不经吐、下发热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

【注释】不经吐、下发热者,属阴液虚而阳亢也,故用百合地黄汤养阴液而和阳。

【原文】百合地黄汤

百合七枚(擘)、生地汁一升。

上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内生地汁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中病勿服,更服大便当如漆。

【注释】百合色白甘平,众瓣重叠,如肺,甘而能补。肺朝百脉,故治百合病;生地汁凉血清热、滋阴宁神,治百合病之主方(以阴和阳之法)。

【原文】百合病,变发热者,百合滑石散主之。

【注释】百合病本不发热,若因误治或因他故而变发热者。

【原文】百合滑石散

百合一两(炙)、滑石三两。

上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当微利,则止服,热则除。

【注释】滑石色白、味淡、性寒、质滑,色白入肺、胃、大肠、三焦气分,淡能利窍以利小便,寒能清热,滑能行滞,同百合以清百脉之热也。

【原文】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

百合洗方

百合一升。

上以水一斗,渍之一宿以洗身,洗已食煮饼,勿以盐豉也。

【注释】一月不解,热久而耗胃液,则胃燥作渴。渍水洗者,盖胃主肌肉,胃液燥则肌肉亦热,以冷水渍百合洗身,肌肉之热、胃燥亦可分消,洗已煮食其滓,其味淡以养胃液也。

【原文】百合病,渴不差者,用后方主之。

【注释】百合病,热久则伤胃液而动热变成渴者,用洗不差(差通瘥,病愈),当以栝蒌根以清热滋液;牡蛎以镇升浮之热也。

【原文】瓜蒌牡蛎散

瓜蒌根、牡蛎各等分。

上为末,饮服方寸,日三服。

【注释】百合病邪热久羁,胃液伤而燥渴,以花粉之甘苦而寒以清胃热而滋液,牡蛎咸寒以镇肝胆上升之热而渴自止。

【原文】百合病发汗后,百合知母汤主之。

【注释】百合病非关外邪,本不宜发汗,若误汗之,徒伤肺胃之液,以百合知母汤以清肺胃而养阴也。

【原文】百合知母汤

百合七枚(擘)、知母三两(切)。

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则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滓,合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注释】知母多宜用于汗后之热,知母色白味苦,滋阴以清化源。二味分煮而又合煮,分煮各得性味之全而自成其功用,合煮则不仅清金滋阴而清百脉相合病之热也。

【原文】百合病下之后,滑石代赭汤主之。

滑石代赭石汤

百合七枚(擘)、滑石三两(绵裹)、代赭石如弹丸大一枚(末之,绵裹)。

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取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升煮滑石代赭石取一升,去滓后,和合重煎,取一升五合,分温服。

【注释】百合病,本不能下,但因其人胃素燥或感他邪而成可下证,下后益助其热则或肝气上逆而为眩,胃气上逆而为呕,滑石代赭石汤荡热而镇逆也。

【原文】百合病,吐后者,用后方主之。

百合七枚(擘)、鸡子黄一枚。

上先以泉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内鸡子黄,搅匀,煎五分,温服。

【注释】鸡为木畜,其子黄位中央,具坤静之体,生赤而熟黄,形如地轴,又类心形,味甘入脾,体阴味咸入肾,赤以入心,能补心、脾、肾三脏,交媾水火,补心体抑心用,治百合病人因思虑太过,久而生热,医误吐之,伤其液而心用自恣,凡心用恣者,心体必虚,故以百合鸡子黃汤,补心体而抑心用也。

王东海读书感悟点滴

《伤寒论》里治病的理是完美的,然方与法用于今天,每多失之于俊烈(有霸道感)。《石室秘录》中多用王道,喜欢用人参归芍二地。李中梓在《医宗必读》里说“元气古厚而今薄”与《石室秘录》中说的清代离三国已远,宇宙气薄,天人合一,宇宙膨胀,人身应之,人之禀赋薄于从前,同源一理。

观察到:肝肾阴虚,常欲引水自救,而外来有形之饮用水,究不能解无形之虚(阴虚、真阴不足),况今人受“多饮水可排毒要饮足多少水”的误导,多摄入的水液一时输布不了,徒增脾胃之湿。当此时,肝肾阴虚、脾胃蓄湿或兼见脾肾阳弱,阴虚之象全被屏蔽。

交流讨论请加作者微信:w1597340601

本公众号历史消息查阅方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