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皇帝点为状元,声称要为主尽忠,一句话却暴露了本性
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后,传位给了孙子建文帝朱允炆,由于建文帝年轻,急功近利,急切地希望能够控制强藩,结果造成了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其实,对比燕军和朝廷军的实力,燕王是以一隅对抗全国,根本没有胜算。然而,朱允炆昏招频出,最终形势逆转,燕王攻入京师,完成了由藩王变成皇帝的壮举,大一统王朝之中,成功者唯此一人。
就在燕王长驱直入,即将攻破南京时,几位朝廷大臣一同饮宴。这倒不是幸灾乐祸,也不是自暴自弃,算是在最后时刻的诀别吧。参加这次饮宴的,都是建文时期的新贵,分别是王敬止、胡广、解缙、吴溥。
说起治国和军事能力,他们并不强,否则也不会让燕王有机可乘,然而说起文化水准,这四个人几乎是顶尖级的。解缙是朱元璋时代的乡试解元,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自不待说。胡广、王敬止、吴溥三人,都是建文二年时的进士,而且名次高得吓人,分别是状元、榜眼和第四名。
这四人在一起,痛哭流涕,诉说着自己的无能,也抱怨天意为何如此绝情,太祖亲自传位的皇帝,却被宗室所颠覆。这种有违天理伦常的事情,让他们十分愤慨。当下,四人都表示,自己要杀身成仁,以维护封建礼法。只要城破,绝不苟活,要让燕王明白天下士子的道德人心。特别是胡广、解缙两人,慷慨陈词,大义凛然,而王敬止却只是一味啼哭。
这四人中的吴溥是东道主,饮宴过后,其余三人分别告别离开,胡广就住在吴溥的隔壁,两人又交流了一下,最后才走。等到客人散尽,吴溥的儿子忧心忡忡地对父亲说:父亲,难道您真的为了国,连家都不要了吗?
吴溥镇定自若地看着儿子,哈哈大笑起来,表情神秘而古怪地低声说:当然要为了国,都是太祖的子孙,都是一样的国。
都是聪明人,又是敏感时期,儿子如释重负,不再多言。但他仍然禁不住地说:解缙、胡广两位大人,都是天下闻名的名士,这样为国殉难,为主尽忠,实在是太可惜了!
吴溥又是一声笑,这一声却非常冷:他俩?恐怕他们才不会尽忠呢,只怕都在考虑后路。倒是王敬止,我们四人中最有可能殉国的就是他了。
吴溥的儿子不信,他争辩道:刚刚两位大人说得如此慷慨,而王敬止大人什么都没说,怎么会是他呢?此时,旁边院子里传来了胡广略带醉意的声音,他显然是在对家人发号施令:你们注意点,外面兵荒马乱的,要小心家中的猪啊!(外喧甚,谨视豚)
吴溥父子正好听到这句话,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对于猪都如此看重的人,还能不爱惜自己的生命,还敢于自杀殉主吗?不过吴溥始终还是不能认同王敬止能尽忠报国。
原因很简单,就在两年之前的科举考试中,胡广与王敬止是同乡,两人同时参加殿试。当时试官已经议定,由表现最为出色的王敬止当状元。然而,坐在金銮殿上的建文帝干预了这次结果,他认为王敬止貌丑,让他当状元实在是太丢朝廷的脸面了。
于是,建文帝让长得风流潇洒的胡广当上了状元,并且赐名“靖”,也就是“靖难”的“靖”,用意十分明显。而考试成绩最好的王敬止,却硬生生痛失魁首,屈居第二。
在吴溥的儿子看来,选不选王敬止当状元,是建文帝的自由,但愿不愿意殉节,又是王敬止的自由。皇帝以貌取人,不尊重王敬止,又凭什么希望王敬止能忠君?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这四人之中,深受皇恩的胡广、解缙、吴溥都开门投降,跪在了朱棣的脚下,而就是建文帝最对不起的王敬止,却最终自杀。虽然对于现代人看来,财产是叔叔还是侄子继承,是别人的家事,但在当时,王敬止却代表了一股礼法的正义,而胡广却显然背弃了皇恩,也背弃了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