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竹庄先生《惜春作画》图赏析兼议曹雪芹论画

朱竹庄,(1916~2005),原名兆其,时春等,江苏苏州人,吴湖帆入室弟子。生前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一九九二年春,朱竹庄先生开始构思红楼梦系列画,着手查阅大量有关资料,并多遍阅读几个版本的《红楼梦》。

从一九九二年冬季开始创作,历时二年多,从每个人物、场景、服饰、头饰等都几易其稿,反复斟酌,且多次征求有关红学专家的建议,采用中国传统工笔画技法与现代美术观念相结合,精雕细琢,一丝不苟,终于在一九九四年秋季时收笔完成了《大观园》、《大观园四季图》、《惜春作画》、《鹤舞图》等红楼梦相关作品。朱竹庄先生可称是继承梅景书屋画风当之无愧者。

《惜春作画》

贾惜春是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她是贾府四春中年纪最小的。父亲贾敬沉溺修道炼丹,最后死于金丹中毒。母亲在她出生不久去世,惜春在荣国府贾母、王夫人身边长大。四大家族的没落和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最终削发为尼,缁衣乞食。

熟读《红楼梦》最有趣的,不仅仅是领略宝黛爱情的幽微曲折。惜春作画,听宝钗高谈阔论,从画具到画法亦有无限丘壑。曹雪芹在绘画领域的观念主要是通过薛宝钗之口娓娓道出。这也与宝钗博学多闻的才情有关,从宝钗嘴里道出这炫技般的绘画理论也不会让读者觉得突兀。第四十二回众人商讨惜春画大观园的时候,宝钗的论述极为合情合理,令人信服。(图中贾宝玉、林黛玉正在欣赏惜春画作)

宝钗道 : “……藕丫头虽会画,不过是几笔写意。如今画这园子,非离了肚子里头有几幅丘壑的才能成画。这园子却是像画儿一般,山石树木,楼阁房屋,远近疏密,也不多,也不少,恰恰的是这样。你就照样儿往纸上一画,是必不能讨好的。这要看纸的地步远近,该多该少,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减的要减,该藏的要藏,该露的要露。这一起了稿子,再端详斟酌,方成一幅图样。(图上捉笔人是贾惜春,正在呤听薛宝釵高谈阔论)

曹雪芹论画,并非一味写意,尤其是大观园有很多亭台楼阁,并非纯粹的山水画作,因此又提出了“界划”问题。宝钗的原话是 : “这些楼台房舍,是必要用界划的。一点不留神,栏杆也歪了,柱子也塌了,门窗也倒竖过来,阶矶也离了缝,甚至于桌子挤到墙里去,花盆放在帘子上来,岂不倒成了一张笑‘话’儿了。”按,“界划”即“界画”,亦即陶宗仪《辍耕录》里“画家十三科”中的第十科“界画楼台”。界画需要用尺引笔,虽然工于细致,但不免近乎“死笔”,易成匠气。但若以写意为之,又难免如宝钗所言,可见画亭台楼阁之难。(图中薛宝钗论画)

在传统的文人画中,不但要求景物的写意,人物同样要气韵生动。这也是宝钗画论中的第三个要素———“要插人物,也要有疏密,有高低”。写意山水、飘渺楼阁,于大观园来讲是不够的,起码是不完整的,正如贾母所讲“成了房样子”,因此人物是必不可少的。总的说来,如果真要创作出一幅完整的《大观园图》,工笔界画,写意经营都是必不可少的,这对创作者要求是很严格的,无怪乎四姑娘犯难了。

曹雪芹令惜春画大观园图,很可能就是受到《清明上河图》的启发。倘若世上真有惜春其人,真有一幅完整的《大观园行乐图》,可真要惜春“慢慢儿地画”上一年半载了。

(图中落款:竹庄 钤印)

发布于 前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