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没有最坏期,但要有最坏打算,关键看开发商怎么做

【原创】

房地产没有最坏期,但要有最坏打算,

关键看开发商怎么做

(非特别标注,文章皆为谭浩俊原创)


“如果疫情得不到明显的缓解的话,上海市场上一手房和二手房几近零成交的局面可能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当中成为一个常态。”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近日对澎湃新闻表示,“一旦疫情得到缓解,市场也会相应比较快速的恢复。”他认为,2月份大家还是做最坏的打算。3月份除了湖北之外,大多数地方如果得到强有力的控制的话,3 月份或3月中下旬,很多地方的成交可以开始慢慢恢复。如果再加上目前金融方面的配合,二季度成交可能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恢复。

应当说,丁祖昱总裁的这番分析,还是比较客观、比较实事求是的,也是符合当前疫情防控和房地产市场销售的实际情况的。因为,在疫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是不可能恢复的,广大居民也不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出手购房的。毕竟,住房这个生活必需品的紧迫性,没有粮食、蔬菜、油类等生活必须品强,早一点、晚一点购买,不会对生活带来明显影响,更不会影响生存。

这也意味着,房地产要想尽快走出疫情阴影,就必须是疫情得到全面控制、广大居民的注意力不再放在疫情上之后。否则,是不大可能把注意力转到购买住房上的。就算有极少数居民想购买住房,有关方面也会对开发商的售房加以控制,防止人员集聚给疫情防控带来影响。

很显然,2月份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期,也是决战期。在这个月,最主要、最根本的矛盾就是控制疫情,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也是使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从而为全面战胜疫情打下坚实基础。那么,指望2月份房地产有什么动静,是完全不可能的,也是不允许的,更是不应该的。2月份,应当是房地产市场的“零交易月”,开发商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尤其是资金实力不太强,此前已经面临资金压力的开发商,可能会在2月份出现资金链断裂问题。

那么,2月份算不算是房地产市场的最坏期呢?我们说,对房地产市场来说,不存在什么最坏期的说法。一个月没有交易,也不是什么最坏期。就算没有疫情,按照目前的商品房价格,出现一个月没有交易量,或交易量很少的现象,也很正常。近几年来,房地产市场不是一直比较低迷,那是不是最坏期呢?显然也不是,而只是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也叫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吧。如果一直维持前些年那样的量价都大升的格局,那才真正会出现最坏期呢。

我们说,疫情对房地产的影响,与对其他经济领域和经济活动的影响一样,都是暂时的,是很快就会过去的。疫情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大小、时间的长短,可能主动权不在广大居民,也不在疫情,而在开发商,在于开发商会抱着怎样的心态对待房地产市场、对待房价、对待房产交易,也包括对待自己。如果认为疫情对自己是一次机会,那就应当主动降低房价,谋求与居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房产交易,而不是继续死杠房价,试图将疫情变成一次牟取更大利益的机会。如果这样,那疫情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会加剧。毕竟,疫情在给房地产市场交易带来影响的同时,对其他企业也会带来影响,对居民收入也会形成暂时性影响。自然,开发商要想不让房产继续积压在手中,就必须启动降价,用降价来吸引广大居民的购买。

事实也是,在疫情蔓延扣扩散期间,很多行业、特别是生活消费品生产企业都通过选择降价来应对疫情,关心和爱护广大居民,而不是通过涨价来牟取利益。自然,对开发商来说,也要看到这种现象,要把心放得更正一些、更具有柔情和温馨一些,而不要眼里只有利益、只有自己。

丁祖昱认为,“这次的疫情有可能是新一轮发展的开始,中国房地产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调整之后,一直是处于调整期的。房地产行业需要一次比较大的下行,这一次的疫情可能会完成最后一跌。之后在市场、政策、金融等各方面的配合下,中国房地产应该进入到新的一轮发展过程当中。”能不能如丁总所言,出现新一轮发展,就看开发商如何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处理好自身利益与广大居民利益之间的关系了,看能不能适时降价了。

市场需要买卖双方共同培育,过去十多年的市场,是广大居民用利益受损来培育的,用“房奴”这个新名词来培育的,用家庭负债大幅增加来培育的。今后的房地产市场,到了需要开发商们用利益让渡和良心发现来培育了,开发商们能做到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