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选择摆在印度面前,印度选择第三条路

从中国的角度看,印度现在是很嚣张的,而且完全不自量力,居然同时在尼泊尔、巴基斯坦和中国三个方向上都挑起边界冲突,毫不妥协退让,让人很难理解,印度这么做,到底图什么?现在疫情这么严重,好好应对疫情,发展国内经济,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不好吗,干嘛非要去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争呢,还白白送了一些官兵的小命。

但这只是从中国的角度看,印度并不这么认为,印度国内舆论主流的看法都是印度被入侵了,他们是保家卫国,是被欺负的一方。不仅如此,而且这三个邻国还同时欺负印度,印度是绝不能认怂的,如果认怂,那就等于承认印度好欺负了,所以印度必须强硬,必须正面对抗,才能表明印度人保家卫国的决心。

不仅印度人这样看,从西方国家的角度看,印度也是被入侵的一方,欧美国家这次和1962年的时候一样,仍然把屁股坐在印度一边,认为印度是被欺负的一方,应该同情和支持印度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然,现在同情只是舆论上的,欧美也不会真的有什么实际行动来支持印度,最多是趁着这个机会再给印度卖一些军火。

看,你被欺负,主要就是你的武器装备不行,该更新换代了。我们这有个新式坦克、飞机还不错,要不你派个人来看看?欧美方面的媒体其实已经开始这么吹风了,主要就是夸大中印之间的武器装备差距和军事实力差距,为接下来推销欧美军火做舆论准备。这也是欧美国家的传统套路了,并没有什么新鲜的,印度一贯也很配合。

从印度的角度来看,企图改变目前边界现状的也不是印度一方,而是隔壁的强国。这次发生冲突的地区原本就是高原地区,人迹罕至,虽然之前双方都有领土主权要求,但大家都没有在那里搞什么军事设施,争端也只是偶尔巡逻到了,被对方发现了,才会出现一些争端,相互推搡一段时间也就过去了,这也是比较传统的边境冲突套路。

但这两年中印双方经济发展都比较快,在这个地区也就开始都比较忙活了。一边修路,一边修筑一些军事设施,比如供部队驻扎的军事基地,军用机场等等。这方面双方都在搞,谁也没有闲着,但问题就出在,印度搞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和速度,和基建狂魔邻居完全不在一个档次。邻居已经修成大大小小几十条公路了,印度一条还没修完。

这就让印度很着急了,眼瞅着对方的基础设施修建速度比自己快了好几个量级,印度自己也没办法加快进度,只能人为的拔苗助长,也是就是在道路和交通还没办法保证的情况下,干脆先搞一个前进基地在那里,虽然因为后勤保障等原因,无法驻扎更多部队,但好歹也是个营级规模的部队,缓急之际也还是可以抵挡一阵子的。

邻居的话其实说得也是很好听的,并没有说过修路就是为了3D打印、彩色打印、联合打印之类的说法,话一直都说得很客气,我们是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方便中巴经济走廊,印度你要愿意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也可以加入进来嘛。但印度也是千年的狐狸,并不傻,知道在边境地区修路意味着什么,所以只能尽量阻拦、拖延,为自己争取时间。

所以这些年印度一直在和中方进行边境冲突,其实主要的也还是那几个地方,发生冲突也一直都是那些地方,看上去也没什么看得见的利用价值。但现代民族国家在领土主权问题上,基本上都没有什么退路,不管印军士兵是不是愿意,都得硬着头皮去阻拦、摩擦。这次印度方面在去阻拦的时候,显然就是拿了这个老剧本,没想到出现了新情况,印度被按在地上摩擦了。

事情已经发生了,双方摆出的姿态都是差不多的,都说是对方先动的手,挑起争端,非法入侵我方实际控制区域,对对方表示强烈谴责和抗议。这时候选择相信谁,这就是个个人立场选择问题了。但无论是哪一方,甚至在旁边吃瓜看戏的欧美也很清楚,至少这一回合的冲突,印度不但又没占到便宜,而且又吃了大亏,还是1962年以来最大的一次。

那么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现在摆在印度面前的就是两条路,要么低头认怂,牙掉了往肚子里咽,要么死硬到底,绝不认怂,坚决反击。但对莫迪政府来说,第一条是政府自投死路,第二条是整个国家自投死路,反击的结果是这个争议地区以后就没争议了。所以,印度选择第三条道路,嘴上继续强硬,但实际行动方面则更加克制,开始给事态降温。

至于印度方面给了前线指挥官开枪的权利,这就是脱了裤子放屁,毫无意义的事。印军哪次冲突的时候不带枪?自己人都死了,如果真敢开枪,早开了,还用的着授权吗?如果这种情况下还不开枪,那就只有一个原因,前线士兵不是缺乏开枪的权利,而是缺乏开枪的勇气。现在印度官方授权可以开枪,这意思就是,下次再有人被打死,你们就开枪。

但问题是,这次闹成这个结果,对手也没开枪,也没使用任何武器,纯手工交流,印军就被当场打死三个,几十个重伤,已经确认的死亡人数已经二十个了,还有一百多人受伤。下次再让印军来搞摩擦,他们还有这个勇气吗?他们只要开了第一枪,后果是什么,他们自己心里没数吗?不想活着回去见自己的妻儿老小了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