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宗伟:父母不必为了“在场”而“在场”,也不必为了“陪伴”而“陪伴”
【异史氏曰】当下,割韭菜的最大市场不外乎家庭教育,最吃香的也就是家庭教育“专家”了,这些专家惯用的伎俩无非是以所谓的教育常识和教育定律来恐吓利诱那些焦虑的家长乃至教师。因为一旦提及教育常识和教育规律往往可以让家长和教师无言以对,如果一旦提出异议就可能在“专家”那里暴露自己的无知,专家们也就可以此告诫你必须听专家的意见,以强调尊重常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对比,一朋友说得很到位:家庭教育专家一边义正辞严地告诫家长不要焦虑,要慢;一边挖空心思贩卖焦虑并寄生在这种焦虑上。他们深知家长和教师的焦虑,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壤。
前两天翻彭小华博士翻译的《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看到其中的“为他们而存在”的话题中“'在场’已经成了我们努力的核心部分,也是我们的思维方式以及作为父母的核心成就感”的句子,联想到家庭教育市场中广为流传的那句“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陪伴”,这个句子不知道吓倒了或迎合了多少家长与教师。比如,时下普遍的家长自愿的“陪读”,教师们建议的“陪读”。文中这一段文字蛮有意思:“有时我们乐得'陪伴’孩子,因为他们的需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目标和意义,无论这种需要是实际存在的,还是我们感知到的,抑或是制造出来的。一位叫乔纳森的父亲住在弗吉尼亚州的麦克莱恩,那是一个高压力、高成就人士居住的社区。他发现那里的父母定义自己的指标是:孩子是谁、孩子需要什么,以及孩子取得了什么成就。'孩子们事事依赖,而父母之所以投入这个角色,就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自我价值与这种关系息息相关。’我们想培养亲密的关系,而最终结果可能是,我们制造了一种需要,并需要那种需要。”哪里是他们(孩子)的需要,只不过是成人门制造了一种需要,说白了就是成人的需要,哪里是什么为他们而存在,完完全全是他们为父母而存在嘛。
从《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中我看到美国家长的问题是:“在孩子与其他成年人的所有交往中,我们作为第三方深度介入,有时还表现得咄咄逼人。我们从不缺席,要么亲自出场,要么通过手机远程参与;我们阴魂不散,充当孩子的眼睛、耳朵,帮他们预测问题,为他们提供文件、材料,在他们需要提问或回答问题时进行干预。我们不信任制度和权威,也不相信孩子能解决好自己的问题。简而言之,我们不相信任何人。”由这段文字我想到的问题是,如果家长们不清楚陪伴的目的与如何陪伴,仅记住了“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陪伴”这个常识或者说定律,会不会出现上面提到的美国家长们身上出现的问题呢?我们这些家长是不是也有不少为了“陪伴”同样有美国“有些父母一直都在为孩子而活,孩子长大了,进入世界了,他们也难以作罢”一样的状况呢?譬如那个“一得爹”。
关于“陪伴”彭小华老师说:“不陪伴当然不好,孩子越小越需要陪伴;同时,陪伴不只是在场,关键是陪伴的质量——如果在孩子身边不断地指挥、评论、要求、纠正……那就干扰孩子自由、自主,还会引起亲子冲突。”深以为然。 我以为一直监管式的陪伴或者无休止的陪伴下去,可能导致的恶果就是孩子一直断不了“奶”……
关于“在场”《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的作者倒是建议:“父母不必为了孩子而'在场’。如果父母与孩子共同经历,那孩子还能获得真正的经验吗?我们能不能压抑自己'在场’的需要,好让他们在将来告诉我们,当时是多么快乐,或者,根本就不告诉我们?我们可以相信,我们已经和孩子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不必一直'在场’吗?”我以为将这段文字中的“在场”替换为“陪伴”似乎也讲得通。
如果要让孩子成长又成人,恐怕需要的是需要“陪伴”与“在场”的时候就“陪伴”,就“在场”;需要放手的时候就放手,不可一概而论,更无所谓最好与最不好。对张三来说可能是最好的,到李四那里说不定就成了最坏的。说得难听一点,有的情形下,你的“陪伴”与“在场”在孩子那里就是噩梦!专家的话听听就是,但千万别轻易相信专家,尤其别轻易相信“家庭教育专家”。当然,也别轻易相信这些书,不是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吗?多翻翻不同的书,多听听不同的声音的好处是有可能减少被割韭菜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