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笑着吃亏的,都是聪明人
一、 学习时吃点亏,不是坏事
曾国藩小时候并不是个聪明的孩子。
有天晚上一个小毛贼偷偷摸摸进了曾国藩家里,等待合适的时机准备行窃。
恰值曾国藩在背书,贼无奈,只好安静的等着曾背完入睡后才方便行事。
谁知曾国藩翻来覆去不知道背了多少遍,就是背不过,贼都睡了一觉醒来发现曾国藩还在背。
小毛贼实在是不耐烦了,于是破门而入,指着曾国藩说:“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啊!”说完,贼当着曾国藩的面将那篇文章一字不漏的背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
曾国藩实在是笨极了,区区小贼文章听几遍即能成诵,他却迟迟记诵不过,可见,在学习这条路上他实在很是吃亏。
他自己也常说,“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他人顷刻立办者,余或沉吟数时不能了。”
他没有技巧,没法抄近道,只能咬着牙硬着头皮走下去,被左宗棠这样13岁中秀才、20岁中举人的人不知甩了几条街。
可是恰恰因为曾国藩天资不足而以勤奋坚忍补之,学习虽慢但面面俱到没有死角,悟性虽差但经世大道细细琢磨于是了然于胸——曾国藩的“吃亏是福”是一种生存策略和生活智慧,代表着一种应对磨难的能力和成长。
看起来曾国藩吃透了愚笨的大亏,实则却是扎扎实实地走完这一步再踏出下一步,应了他自己所说的“能吃天下第一等苦,乃能做天下第一等人”这话,完成了从“笨小孩”到中兴名臣、一代儒宗的蜕变。
而那个小贼呢,即便记忆力超群,终究是偷奸耍滑不走正途,整日行鸡鸣狗盗之事,以至于到现在姓何名谁也没人知道了。
二、 生活中吃点亏,收获尊重
据史料记载,清代名臣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老家住宅旁边有空地,与吴氏是邻居,但是吴氏越地了,两家开始争地。
家人给朝中做官的张英写信说明原委,他批阅后写了首诗一并寄回家,说:“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见到诗书,于是撤让三尺。
邻居吴氏被张家的举动所感动,亦退让三尺,六尺巷因此得名。
张英虽然身居高位,却一直谨言慎行,遵循“务本力田,随分知足”的家教,宁愿自家吃点小亏让个三尺地,也不贪不争。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懂得宽容与忍让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吃得了小亏方可避免吃大亏,受得了小气才不至于受大气!
活得收放自如才是人生最自在又惬意的姿态,吃亏并不是一件坏事,重要的是用吃小亏换来更有价值的东西,像是尊重,像是口碑。
《菜根谭》中说“处世让一步为高”,这里倒不如说,做人吃亏为最妙。
三、商场里吃点亏,赢得口碑
清康熙八年,浙江宁波人乐尊育在北京创办了同仁堂。
那时的北京并不是很繁华,再加上在同仁堂之前已经有了几家药店,老百姓们都习惯去那几家店抓药,知道同仁堂的人并不多。
后来通过宣传,同仁堂的名号打出去了,人们都爱来这家用料实在、价格公正的药店抓药了。这时候,老板乐老先生说,咱们也不能知足得这么早啊,得想想办法拓宽知名度。
于是,每逢有庙会的日子,同仁堂就在隆福寺、护国寺等地,摆上茶桌,夏天准备绿豆汤,向百姓免费供应;
每逢朝廷会试,同仁堂便在北京各个十字路口设置带有“乐”字的大红灯笼,还给来自各地的每位考生送上一盏带有“乐”字的小灯笼,做路灯照明用。
同时,同仁堂还给每位举子免费送上一剂平安药,,以免因水土不服而误了考试。
就这样,同仁堂通过一系列“吃小亏”的做法,使北京城男女老少都来抓药,那些进京赶考的学子,离京前也会去同仁堂道谢,顺便抓几副药带回家去。简而言之一句话,同仁堂火了,而且一火就是几百年。
人生在世,和乐老先生一样吃点小亏是算不了什么的。郑板桥也说过,“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通常情况下,往往占了小便宜、投机取巧的人表面上现在混得不错,但实际上却完全陷进了当前的机会中,开拓新的机遇变得非常艰难。
相反,在生活中能吃小亏的人,则始终把未来发展的主动权掌控在自己手中,尽管失去了一小部分也无伤大雅,毕竟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
四、比别人多吃点亏,未来一片大好
听说过有一个比我大几届的师姐,曾经在大学期间加入了一个创业团队。
别人不愿意跑的业务,她都会主动接下来;别人找些小借口推辞的工作,她也会笑着帮着做完;很多时候她为了要完成工作,凌晨了也没有休息,黑眼圈一度成为了标配。
后来因为某些原因团队解散,团队的一个老大觉得这个师姐任劳任怨,是个靠谱的人,于是就把她吸纳进了他自己的新公司。
还有一个学长,在本科期间什么课也不去上,考试全靠抄,竟然每年还能拿个奖学金奖状。
后来决定考研,昔日自己嘲笑那些死学习的书呆子发力迅猛,考上名校的不在少数;而他自己呢,基础知识完全不成体系,一战完全败北,现在正在准备二战。
所以说,有些吃了的亏,短期看的确是吃力不讨好,很多时候只能默默忍下来。但从长远来看,能通过这次的亏带来下一步的转机,也就是福了。
总而言之,为人处事呢,还是宁可吃亏,也不要贪小便宜、耍滑头的好。